叢莽

叢莽

叢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cóng mǎng,是指山林上的草叢與樹叢。出自唐·柳宗元《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用作名詞。

釋義


1.山林上的草叢與樹叢。
2.指大片茂盛的草。

出處


唐·柳宗元《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叢莽下頹,萬類皆出。”

例句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向杲》:“﹝向杲﹞下山伏舊處,見己屍卧叢莽中,始悟前身已死。”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明季有書生獨行叢莽間,聞書聲琅琅,怪曠野那得有是。”
袁鷹《紅星永不隕落》:“幾十年前,在多災多難的中國,正是這閃閃的紅星,使我們在暗夜中看到晨曦……在叢莽荊棘中聞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