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山鎮
廣東省高州市下轄鎮
廣東省高州市祥山鎮,地處高州市西南部,207國道,毗鄰高州、化州、公館三地,祥山東面通茂名(茂南)、西面通麗崗(南山寺)、南面通化州、北面通高州,交通十分便利,廣東省高州市祥山鎮,舊稱長山鎮,由於重名的原因,80年代更名為祥山鎮。祥山鎮於2005年正式併入高州市石鼓鎮,原祥山鎮管轄的自然村包括:祥山村、深沖村、大水田村、上垌村、小營村、塘陂村、低水村、鶴山坡村、南茂坡村、埇口村、白沙村、林坑村、良文塘村等。
廣東省高州市祥山鎮,地處高州市西南部,207國道,毗鄰高州、化州、公館三地,祥山東面通茂名(與茂南區金塘鎮接壤)、西面通麗崗(南山寺)、南面通化州(與化州南盛街道辦接壤)、北面通高州,交通十分便利,三高農業發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自207國道通車之後,祥山鎮發展工業,不少人士在祥山207旁邊投資設廠,多了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區 號:0668 | |
地 址: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石鼓鎮 |
廣東茂名市繼2000年,在高州鎮江發現野生稻后,2001年,人們又在高州市祥山鎮發現野生稻。這些野生稻分佈在該鎮的祥山、鶴山坡、小營等村委會,比較零星分散,面積暫時無法估計。據初步鑒定,這種野生稻和鎮江野生稻是同屬普通野生稻品種。在祥山、鶴山坡村委會只要在低洼潮濕的沼澤地和小河邊,都不難發現野生稻的蹤跡,和野草一般無異,亂蓬蓬地瘋長著,但仔細分辨,它卻有水稻的特徵:有葉片、葉舌、葉耳、葉環。這種野生稻根系發達,生命力強,水浸不死,乾旱時逢水即生。正值野生稻抽穗揚花時期,穀粒依稀可辨,每一穗大約20~30粒,但谷內是空的,並沒有灌漿。
據該鎮領導介紹,根據中國野生稻普查資料記載,過去在祥山的山底塘一帶分佈著大約500畝的野生稻,密密麻麻覆蓋在水面。由於當時人們對它的認識不足,對長在眼皮底下的珍貴野生稻種熟視無睹。隨著歲月的流逝,大片低洼田改造為農田,加上人畜破壞等因素,野生稻的面積日益減少,連片大面積的野生稻早已不復存在。
祥山鎮擁有2所初級中學,包括祥山中學和祥山第一中學。
高州市祥山中學創建於1968年8月,校園佔地面積66800多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5200多平方米。
有27個教學班,學生1500多人,專任教師90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一級教師35人,本科以上學歷75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有一個400米田徑運動場,有4個標準籃球場,一個排球場,4個羽毛球場,有水泥乒乓球台近20張以及其它體育器械一批,學生體育活動場所充足。學校有圖書近4萬冊,生均26冊,設有電腦室、電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及美術、音樂、閱覽室。
學校管理完善,教育教學規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以來,中考連創佳績,一年上一台階。2007年考入高州中學18人,考入一、二、四中106人;2008年考入高州中學20人,考入一、二、四中113人;2009年考入高州中學25人,考入一、二、四中119人;2010年考入高州中學26人,考入一、二、四中124人;2011年考入高州中學28人,考入一、二、四中144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多年來一直處在高州市初級中學領先地位,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2007、2008、2009連續三年被評為高州市初中畢業生綜合評價一等獎,2010年被評為高州市高中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學生中考總平均分、優秀率均居全市農村中學前列。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治安事故為零單位,2005年以來先後榮獲高州市法制教育先進單位,茂名市一級學校,高州市、茂名市美麗校園,高州市、茂名市文明單位,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園,高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高州市衛生先進單位、高州市普教系統優秀食堂等。
祥山一中為抓好教學質量,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與名校交流、函授、進修和校本培訓等形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教師合格率達100%。並制訂一系列規章制度,推行校務公開,實施陽光工程,規範學校內部管理,狠抓學校“三風”建設,建立全天候的值日制度,對學生校內校外活動進行跟蹤管理,有效促進該校教風、學風迅速好轉。校長鄧鈞明為抓好教學質量,經常和校班子成員深入課堂聽課,與教師一起共同研究教研教改,制訂中考備考方案,根據考試的有關規定,抓好學生考試前的複習準備工作。通過扶優轉差,使一批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質量更加穩定,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採取查漏補缺,指定教師輔導學生,使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祥山已發展成為祥山工業長廊,以木業、製革業為主,是石鼓鎮四大工業園區之一。
工業強村——石鼓鎮深沖村沿著207國道一路飛馳,我們很快便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高州工業第一村——石鼓鎮(祥山鎮)深沖村。除了鬱鬱蔥蔥的樹木和零星分佈的農田,還能感受到一些鄉土氣息外,這裡幾乎跟城市工業區沒有區別。深沖村地處石鼓鎮南面,毗鄰化州南盛、茂名公館鎮,207國道貫穿其中。近年來,該村突出發展工業,夯實農業基礎,著力改善民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昔日小山村一躍變成“高州工業第一村”,走出了一條“以工帶農”的強村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