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望魯台的結果 展開

望魯台

中國陝西省千陽縣境內景點

徠望魯台是孔子弟子燕伋尊師孔子之地,位於寶雞市千陽縣境內。被稱為“中華尊師第一台”。燕伋是七十二賢之一。

歷史沿革


望魯台為春秋戰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賢徒燕伋所築,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境內,距今2400餘年,是中華尊師第一台。

歷史

燕伋(前541-前476年),字子思,秦地千陽燕家山(今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水溝鎮水溝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燕伋一生三赴魯從師孔子。歸里后在漁陽(今千陽縣裴家台台)設教18年,積極傳授孔子學說,伋辭世后歷代朝廷對其大加封贈: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伋漁陽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伋千源候;明追稱"先賢燕子"。山東曲阜孔廟供有燕。
望魯台[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燕伋望魯台]
望魯台[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燕伋望魯台]
伋牌位和石刻像,聖賢祠內還塑有燕伋像。燕伋為人謙虛誠厚,很受孔子常識,深得其親傳。燕伋二次從魯歸里后,於公元前501年在漁陽設館辦學,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傳播儒學,為秦隴、川、滇、寧、蒙、新等地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推動了當地的教育、經濟、文化事業的巨大發展。燕伋是西北大地上孔子唯一賢徒,"開西秦設館教學之先河",在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儒家學說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燕伋在漁陽設教的18年間,因思師心切,便每日在學堂後面的黃土塬邊,登高遠望魯國。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遠,燕伋日用衣襟撩土墊足登高以望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遂形成了一錐形土台,這個土台後世人稱"望魯台"或"燕伋望魯台"。

詳細介紹


望魯台徠
望魯台徠
望魯台高11米,底徑35米,四周及廣場佔地約8000多平方米,雖幾經滄桑和歷史變遷,但保護完好,氣勢仍舊巍然,形體依然高大。它不但是燕伋用心血和日撮土的具體行動日積月累而成的真情台,而且是燕伋以思師念師感師敬師之大德大美品性、精神層加澆鑄起來的尊師台。其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涵蘊全在燕伋篤敬恩師的赤誠與日撮土登高以望魯的尊師情結中,此是燕伋尊師真情、尊師行為的凝定與釋放,是中華民族尊師重教優良傳統的歷史見證和真實寫照,在中國教育史上都是極具創意的偉大之壯舉。燕伋-我國古代尊師第一人,望魯台--我國尊師第一台。
望魯台有設教塾門、啟文壇、思師亭、六棱碑、尊師祠、民俗宮、燕居宇等景觀。這裡人傑地靈,景觀獨特,是旅遊休閑、暢適心志、陶冶情操、潤澤靈魂、激勵後輩、育化學子的好地方和理想之選擇。望魯台,"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規模之巨、體象之奇、人文意蘊之豐、史學價值之大、震撼人心靈之深,在當代堪稱我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