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空運
軍事空運
以運輸機或其他空中輸送工具輸送軍隊、軍用裝備物資的行動。它是現代戰爭中一種重要的機動方式和保障手段。
目錄
軍事空運具有機動性強、速度快、航程遠、能超越地理障礙等特點,但運輸機、直升機自衛能力較弱,且易受惡劣天氣制約。軍事空運按其性質的活動範圍,分為戰略空運和戰役、戰術空運。遂行帶有關係戰爭全局性質的空運行動,為戰略空運。遂行戰區範圍內直接支援戰役、戰鬥的空運行動,為戰役、戰術空運。
基本任務 主要是保障地面部隊從空中實施機動;輸送空降部隊實施空降作戰;空運人員和空運、空投武器裝備和物資器材;支援在敵後作戰的部隊、游擊隊和民兵等。組織與實施軍事空運的主要內容:①制訂計劃,運輸航空兵要根據所遂行的任務明確出動飛機的型別、數量、空運梯隊編成、起飛和降落機場、起飛時間、航線、乘載方案和防敵襲擊的措施等;②組織協同,要根據上級統一的作戰意圖,與被輸送的部隊以及擔任掩護的殲擊航空兵搞好協同;③組織乘載,空運部隊時,要按建制乘坐,首長和領率機關人員不要集中乘坐一架飛機,空運武器裝備時,應盡量保持系統完整,不要拆散分裝數架飛機,乘載要迅速而有秩序地進行,盡量縮短在機場停留的時間;④空中輸送,要利用夜間、複雜氣象、低空和有利地形,採取欺騙、佯動和電子干擾等手段,達到隱蔽突然的目的。著陸后,被輸送的部隊須立即組織卸載,集中各種運輸工具,迅速撤離卸載地點,飛機迅速返回疏散或準備再次出動。
簡史 軍事空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英、法等國曾空運少量人員空降到敵後執行偵察、破壞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型專用運輸機的相繼出現,使軍事空運得到迅速發展。如1944年6月美、英軍隊實施諾曼底登陸戰役,曾使用運輸機2390餘架,滑翔機800餘架,空降3個空降師。1943~1945年的中、印空運(即“駝峰空運”),美機從印度起飛,經橫斷山脈飛至中國西南地區,給國民黨軍隊運送物資,月最大空運量達7萬餘噸。1950~1953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出動各型運輸機1300餘架次,空投各種物資,支援地面部隊迅速進軍西藏。60年代以來,軍事空運有新的發展,一些國家特別重視戰略空運力量的增強。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於1967年出動各型運輸機近400架次,將空降101師1萬餘人及其裝備5000多噸,由美國本土緊急空運至越南邊和;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前夕,美軍出動各型運輸機近900架次,由越南撤運人員13萬多人。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10天之內,美、蘇共出動了大中型運輸機1300多架次,共運送了3.7萬多噸的武器裝備,支援各自支持的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許多戰例表明,軍事空運在現代戰爭中已成為戰略、戰術機動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