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搶花炮的結果 展開

搶花炮

民間傳統體育活動

搶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壯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 體育活動,深受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歡迎,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

搶花炮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由於有強烈的對抗性、娛樂性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湘、鄂、渝、黔等省邊境地區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深受該地區少數民族同胞的喜歡,所以,數百年來長盛不衰。

簡介


介紹

富祿“三月三”花炮節歷史久遠,始於清朝乾隆而盛於嘉慶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搶花炮”始於閩粵商人到此經商,由於信奉“媽祖”,興建廟宇祭祀。在“媽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三”舉行大型廟會祭祀活動時舉行的。“搶花炮”運動,每年廟會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為“發財炮”,意示搶得第一炮,得炮者當年財運來到,生意一定興隆,紅火。
第二炮:命名為“添丁炮”,意示搶得第二炮,得炮者愛人當年定能懷上男孩。為你添丁,延續香火。
第三炮:命名為“如意炮”,意示搶得第三炮,得炮者當年生意、生產、生活各方面順順噹噹、天隨人願、萬事如意。
在神權統治時代,由於人們的思想素停留在歷史局限,封建意識濃厚,所以“搶花炮”得到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因此規模、場面逐年增大,非常熱鬧。加上三枝花炮吉祥物,都是經過廟宇殺豬宰羊供奉過,更相信他的靈驗。此種思想意識一直延襲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適應的傳播,普及除舊立新、破除迷信,這種封建意識才逐漸淡化。六十年代,在極左路線的影響下,民族花炮節被定性為封建迷信,活動遭到禁錮后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炮節得以恢復,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傳播,“搶花炮”活動被確認為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具有競技性、被譽為“東方橄欖球”。
一九八二年在國家民委、體委的重視下,把“搶花炮”運動推介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作為表演項目。並由我富祿花炮之鄉扎制花炮吉祥物—“花炮座”專程送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作表演項目,由王仁生同志進行表演指導。
一九八六年,國家民委、體委認為“搶花炮”具有傳統特色,且具有競技性,將“搶花炮”項目列入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競技項目,同時聘請我富祿張新忠同志到新疆木齊市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搶花炮”運動項目裁判員。為使“搶花炮”運動在全國範圍能進一步普及推廣。一九九一年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把“搶花炮”列為大型競技項目,聘請張新忠再次出任該項目裁判員。
到如今,“搶花炮”項目已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八屆,已在全國得到普及及推廣。“搶花炮”這一體育運動項目將會隨著時代進步、發展得到升華。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花炮式樣及盛況

搶花炮,在農曆三月三或秋收以後最為踴躍。侗鄉流行這樣的詩句:"侗鄉三月風光好,天結良緣搶花炮;要得侗家姑娘愛,花炮場中稱英豪。"
在搶花炮的日子裡,遠近侗寨的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的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踴向岩坪,有的是為了給本村寨的花炮選手呼喊助威,有的姑娘卻是為了尋找如意郎君,但大多數侗胞還是去看熱鬧。凡是主持搶花炮的村寨,事先請編織手藝高的人用青細竹篾或藤條編織三至五個茶杯口大小的圓圈,外面纏以紅布,在以紅綠絲線扎牢。主持人宣布搶花炮開始時,將紅炮圈放在鐵炮的筒口上,然後點上火藥放炮,紅炮圈被射上高空中,各村寨的選手爭先搶奪,頓時全場歡聲雷動。紅炮圈有時落地,有時也可能落到水塘里或懸崖上、屋頂上、樹技上……不論落在哪裡,大家總是爭先恐後的跳到塘里、爬到懸崖、層頂、樹技上……去尋找,個個奮不顧身,人人勇往直前。
誰搶到紅炮圈之後,還必須在人人爭搶中,"過關斬將",將其送到廟裡的裁判台上才算獲勝,因此,搶一炮一般都要爭奪兩個小時左右。當選手把紅炮圈送到廟裡的裁判台上后,廟裡頓時便鐘鼓聲齊鳴,並鳴炮三響,以表示"頭炮"勝利結束。接著還要進行二炮、三炮的爭搶。一般是搶三炮結束比賽,但有的地方搶到四炮、五炮后、鐘鼓聲齊鳴,鞭炮聲不絕,最後放三炮宣告搶花炮活動結束。
凡是搶得"頭炮"者,來年的搶花炮活動便由該村寨主辦。當年他們得到了一頭染紅的大肥豬和其他獎品,次年他仍得準備這些獎品,這叫做"還色"。哪個村賽連續搶到花炮者,說明該村寨連年五穀豐登,也是侗家姑娘嚮往的村寨。搶花炮
廣西的搶花炮,"花炮"是鐵制圓環,直徑約5厘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然後置於送炮器上。送炮器即鐵炮,內裝火藥,然放后即把花炮衝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時參加者均可奮勇爭奪。廣西南寧、百色兩地傳統的送炮器的形狀最為美觀,外現為六角柱形,六邊飾有圖案、花紋,共分三層,底層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鑲上桂花邊;中層較細,攜有各類形態的大小人像;上層為喇叭狀開口。按民間傳統,只燃放三炮。搶得頭炮者,則萬事吉祥如意,這體現出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習俗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日,是廣西岑溪市糯垌街一年一度的花炮會。糯垌花炮會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歷史久遠,長盛不衰。文革停止一段時間,改革開放後到2008年,已經成功地舉辦了19屆。花炮會都是由民間舉辦,在當地享有盛名。岑溪市糯垌花炮會有傳統的歷史,每到這天大街小巷熱鬧非凡。上年搶到花炮的人家就要舉行隆重的送炮儀式,各個炮館各顯其能,應有盡有地裝扮自己的遊行隊伍。
改革開放后,也出現了致富后的老闆牽頭組成的,會館設置和花炮供奉也各有特色,其中不乏民間藝術工藝品的精華,供奉時的吹打音樂也令人陶醉,置身其中,你會開心,舒暢,難怪參加花炮會的人會成千上萬,這就是民間文化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搶花炮是一項比較自由的競逐,無需報名,也無需服裝,觀眾轉眼可成為隊員——因為如果炮在你旁邊,你也可以馬上加入搶的行列。
搶花炮之前,嗩吶聲聲,鑼鼓喧天。臨近正午,由“帶路人”、“儀仗隊”、“演出隊”等1000多人組成的巡遊隊伍長達幾百米,浩浩蕩蕩地經糯垌街往護龍廟酬恩去。遊街、還炮等環節之後,便開始進入了搶花炮的環節。
每年正月十六是廣西岑溪市三堡太平廟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搶花炮的日子。這天,三堡附近村落的群眾便會聚集到太平廟,舉辦一年一度的搶花炮活動,2011年已經是二十六屆了。。。

規則


場地

1.比賽場地為表面平坦的長方形草坪或土地,長60米,寬50米。線寬12厘米。線的寬度包括在場地之內,長線叫邊線,短線叫端線。
2.接炮區。以場地的中點為圓心,畫一半5米的圓圈為接炮區。
3.炮台區。在距離端線中點兩側4米處各向外畫一條4米與端線垂直的線,再畫一條線把其頂點連起來,與端線平行,這個區為炮台區,在炮台區兩側架設高2米以上的網牆。
4.罰炮區。以端線中心點為圓心,劃一條長20厘米、寬12厘米平行線,為罰點炮線。該線包括在距離花籃架的2米之內。

器材

1.花炮。花炮為直徑14厘米的彩色圓形外餅狀,外圓程輪胎形,厚2.5厘米至3.0厘米,用不會傷及隊員的橡膠做成,重20-240克。
2.送炮器。能把花炮衝上10米以上高度並落在接炮區內能發出聲響的發射器。
3.花籃架。高速80厘米,放在炮台區內端線中心點的米處。花籃架用直徑不超過20厘米的圓木做成。
4.花籃。籃口內沿直徑為40厘米,花籃高為30厘米的圓柱體,用竹或塑料做成,花炮固定在花籃架頂端。

隊員

一場比賽有兩個隊參加,每隊上場人數不得多於8人或少於5人,其中1人為隊長。全場比賽替換隊員不能超過5人次。

比賽

無論何方搶得花炮,可用傳遞、掩護、假運動、奔跑等方法,力圖攻進對方炮台區;另一方可用攔截、阻擋、追趕、摟抱(合理部位)、搶截等方法,搶到花炮和阻止持花炮運動員前進。持花炮運動員越過端線進入對方炮台區,把花炮投入花籃內即為得分。每投進一次花炮得一分。進炮后,由司炮員重新發炮。持花炮隊員誤將花炮投入本方花籃內算對方得分。

歷史


傳統的搶花炮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屬於"單打獨鬥"。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無一定界限,蔓山遍野皆為活動範圍。這就對搶花炮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搶花炮者必須具有健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毅力,快速敏捷靈活的反應,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等。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頓時嗩吶聲、歡呼聲、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有的享受勝利后的喜悅,有的祝賀別人的勝利,三三兩兩,談笑風生,久久不願離去。
從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始,搶花炮已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之一。在湖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也將搶花炮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改革后的搶花炮,規定了每場比賽時間為40分,分上、下半場,每半場20分,中間休息10分;比賽不受三炮的限制,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將花炮攻入對方花籃的次數多少來判定勝負;比賽以隊為單位,每隊上場隊員為10名;賽揚長60米,寬50米,兩端設炮台區,各放一花藍。
搶花炮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規則逐步完善,技、戰術不斷發展,對抗競爭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為了更具觀賞性和公平競爭性,將花炮由原來的5厘米鐵環改為15厘米的橡皮扁賀圓形,類似田徑賽的鐵餅。因而,搶花炮這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與現代競技體育運動逐步接軌,有人稱之為中國式的"橄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