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弗利山警探

妙探出差

《比弗利山警探》是由馬丁·貝斯特執導,艾迪·墨菲、祖德·萊茵霍爾德、麗莎·艾爾巴赫、史蒂文·伯克夫主演的動作喜劇片,於1984年12月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底特律最難纏的警員艾克索·弗利,到比弗利山追查一個殺害朋友的嫌疑人維克多的故事。

劇情簡介


艾克索·弗利可以說是底特律最難纏的警員,平素口若懸河的他辦起案來從不按照常理出牌,不光罪犯對他感到難以應付,就連警察局裡的上司都因為他而整日提心弔膽。在弗利再度擅作主張,企圖單槍匹馬,將一夥毒品販一網打盡之後,上司終於不得已對他下了禁行令,並以開除相威脅。
比弗利山警探海報
比弗利山警探海報
就在弗利為此感到悶悶不樂之時,剛出獄的朋友麥克來住所找他。麥克和弗利從小一起長大,但幾年前因盜竊被判入獄,此次麥克還帶來了一迭價值2萬馬克的德國債券,聲稱自己原本在貝弗利山的一家高檔畫廊當保安,但不久前被開除了。弗利對此感到有些疑惑,而就在當晚,麥克便在弗利家門口遭人謀殺。
據警方事後調查,麥克是一個老道的毒品販子,而他的被殺地點又是在弗利的家門口,鑒於這些原因,上司托德嚴令禁止弗利插手此案。憤怒的弗利預感麥克的死一定跟他供職的畫廊有直接關係,於是立即向上司托德告假,並以度假為名直奔貝弗利山,企圖親自找出殺人兇手。
弗利的好友珍妮也在貝弗利山經營著一家畫廊,麥克的工作便是她介紹的。麥克工作的畫廊主人維克多是眾人皆知的美國最頂級的藝術商人。因此,對於弗利對維克多的懷疑,在珍妮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當弗利帶珍妮偷偷潛入維克多存放藝術品的倉庫,親眼見到藏在油畫箱子里的大量德國債券后,她決定幫助弗利找出真兇。
底特律警察局的上司托德知道弗利不可能就此罷手,於是通知了貝弗利山的警察,對弗利在那裡的一舉一動進行監控。但對於弗利來說,甩掉那些警員的監控簡直易如反掌,在珍妮的幫助下,他很快便找到了維克多藏匿違法物品的老窩,並從裝滿咖啡豆的木箱里發現了大量毒品。
還沒等弗利將這個消息告訴貝弗利山的警員,早對他抱有警惕的維克多便出現了,弗利和珍妮被劫持到維克多的別墅。緊要關頭,貝弗利山的警員及時趕到,他們證實了弗利的懷疑,維克多一夥就此落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Det. Axel Foley艾迪·墨菲Eddie Murphy
Det. William'Billy' Rosewood祖德·萊茵霍爾德Judge Reinhold
Det. Sgt. John Taggart約翰·阿什頓John Ashton
Jeannette'Jenny' Summers麗莎·艾爾巴赫
Lt. Andrew Bogomil羅尼·考克斯
Victor Maitland史蒂文·伯克夫
Mikey Tandino詹姆斯·拉索
Zack, Maitland's ThugJonathan Banks
Police Chief HubbardStephen Elliott
Insp. Douglas Todd吉爾伯特·R·希爾
Det. FosterArt Kimbro
Det. McCabeJoel Bailey
Serge布朗森·平丘
Jeffrey保羅·雷瑟
CaseyMichael Champion
Cigarette BuyerFrank Pesce
Cigarette Truck DriverGene Borkan
Beverly Palms Hotel ManagerMichael Gregory
Beverly Palms Hotel ClerkAlice Cadogan
DonnyPhilip Levien
Maitland ReceptionistKaren Mayo-Chandler
Beverly Hills Cop#1Gerald Berns
Beverly Hills Cop#2William Wallace
Room Service WaiterIsrael Juarbe
Beverly Palms Hotel Bellhop(as Randy Gallion)Randy Vasquez
Banana Man達蒙·威亞斯
Warehouse Crate Opener#1Charles Adamson
Warehouse Crate Opener#2Chip Heller
Bonded Warehouse Night Supervisor瑞克·歐弗頓
Bonded Warehouse Security GuardRex Ryon
Bonded Warehouse Clerk#1 (as Michael Pniewski)Mike Pniewski
Bonded Warehouse Clerk#2Douglas Warhit
Strip Club Holdup Man#1Paul Drake
Strip Club Holdup Man#2Tom Everett
Strip Club WaitressSally Kishbaugh
Harrow Club ValetBarry Shade
Harrow Club Maitre D'Jack Heller
Harrow Club Arresting OfficerMichael Harrington
Police DispatcherDavid Wells
Det. OwensbyScott Murphy
Detroit Cop#1Dennis Madden
Detroit Cop#2John Achorn
Detroit Cop#3John Pettis
Detroit Station Cop#1 (as Nick Shields)Nicholas Shields
Detroit Station Cop#2Carl Weintraub
Detroit Station Cop#3Anthony De Fonte
BarmaidDarwyn Carson
Pool PlayerMark E. Corry
Maitland BodyguardThomas J. Hageboeck
Beverly Palms Hotel Checkout Clerk(uncredited)馬丁·布萊斯特
Employee Beverly Palms Hotel(uncredited)Jerry Orbach

職員表

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Linda Horner、Mike Moder、唐·辛普森Don Simpson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Martin Brest
副導演(助理)Peter Bogart、Richard Graves、Steve McRoberts、Dannielle J. Weiss、Thomas J. Wright
編劇達尼羅·貝奇Danilo Bach、Daniel Petrie Jr.
攝影Bruce Surtees
配樂哈羅德·方特梅耶Harold Faltermeyer
剪輯Arthur Coburn、比利·韋伯Billy Weber
選角導演馬格里·辛姆金Margery Simkin、Rhonda Young
藝術指導Angelo P. Graham
美術設計James J. Murakami
服裝設計Tom Bronson
布景師John M. Dwyer、Jeff Haley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艾克索·弗利
● 演員 艾迪·墨菲
● 底特律最難纏的警員。平日里口若懸河的他,辦起案來從不按照常理出牌,不光罪犯對他感到難以應付,就連警察局裡的上司都因為他而整日提心弔膽。在他再度擅作主張,企圖單槍匹馬,將一夥毒品販一網打盡之後,上司終於不得已對他下了禁行令,並以開除相威脅。
● 比利·羅斯伍德探員
● 演員 祖德·萊茵霍爾德
● 貝弗利山地區的一位警察,充滿正義感,對販毒的人恨之入骨。當弗利追擊維克多到了貝弗利山後,失去了警察局的支持,於是他幫助弗利追擊毒販,並和弗利一起搗毀了毒販的販毒窩點。
● 珍妮·薩默斯
● 演員 麗莎·艾爾巴赫
● 在貝弗利山經營著一家畫廊,弗利的好朋友。她曾給麥克介紹工作,當她親眼見到維克多盜取的大量德國債券后,她決定幫助弗利找出真兇,在她的幫助下弗利找到了維克多的老窩,並一舉搗毀。
● 維克多·梅特蘭
● 演員 史蒂文·伯克夫
● 美國最頂級的藝術商人,同時也是一家畫廊的主人。他通過自己畫廊做掩護,通過自己藝術品倉庫的油畫來藏匿德國國債。在自己另外的倉庫也藏匿了大量的毒品。當他得知弗利和珍妮發現了這一切后,他便將兩人劫持到自己的別墅。

幕後花絮


影片幕後

編劇達尼羅·貝奇早在1977年便完成了本片劇本,劇本初稿中的主人公是一名被調往比弗利山的東洛杉磯警察,隨著故事情節的逐步完善,主人公演變成從東海岸前往比弗利山為朋友復仇的警察。在敲定劇本終稿和喜劇風格之前,貝奇就選定了阿克瑟爾·艾利名字並讓比弗利山之外的動作戲發生在匹茲堡。據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稱,米基·洛克曾以40萬美元的片酬簽約出演本片,但由於劇本的修改和籌拍過程過於漫長,洛克只得為其他片約而放棄本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隨即接任主演,他要求大幅增加動作戲,以致拍攝預算超出了派拉蒙的承受能力,在影片開拍的兩周前,雙方的合作以史泰龍退出告終。在艾迪·墨菲簽約主演之後,劇本內容又根據他的特點做出了相應調整。
在物色扮演羅斯伍德和塔格特的人選時,導演馬丁·布萊斯特讓參選演員組成臨時搭檔進行即興表演,祖德·萊茵霍爾德和約翰·阿什頓恰好被分為一組,布萊斯特要求二人扮演一對結婚多年的中年夫婦並表演日常的晚間談話,萊茵霍爾德立即抓起手邊的雜誌借題發揮,結果布萊斯特不僅看中了這兩位演員,而且還一字不差的採用了兩人的對白。因為萊茵霍爾德與阿什頓的合作非常默契,所以布萊斯特決定讓羅斯伍德在片中活下去。
本片劇本終稿由多年來修改的十多部劇本拼湊而成,哈伯德局長第一次出場時手中的那捲文件正是演員剛剛排練過的劇本。每當拍攝受阻時,艾迪·墨菲總會及時想出對白和場景,而且他的多數搞笑台詞均出自臨場發揮,萊茵霍爾德和阿什頓也是樂此不疲,所以數百個鏡頭都因笑得前仰後合的導演、演員或者劇組人員而作廢。
部分片頭場景出自真實的底特律街頭,出現在畫面中的“演員”當時並不知情,以布萊斯特為首的攝製組本該由警方隨從保護,可警方因任務過於危險而拒絕效力,即便如此,布萊斯特等人仍堅持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完成拍攝。墨菲在片中穿著的T恤來自底特律當地一所名為“芒福德”的學校,在影片上映后,該校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T恤訂單。

影片花絮

·扮演阿克瑟爾上司的吉爾伯特·R·希爾確實是底特律警局的警探,後來他進入市議會並成為市長候選人。·
在比弗利棕櫚酒店時,阿克瑟爾假裝正在著手一篇名為“邁克爾·傑克遜:坐上世界之巔”的文章,而在現實生活中,《花花公子》雜誌確實曾刊登過名為“艾迪·墨菲:坐上世界之巔”的文章。·
製片方曾考慮請阿爾·帕西諾和詹姆斯·凱恩擔綱主演。·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扮演了在片尾為阿克瑟爾辦理手續的酒店職員。·
大衛·柯南伯格曾拒絕執導本片。·
本片是第一部在全美超過2000家影院上映的電影。
馬丁·布萊斯特曾用拋硬幣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接拍本片,在本片一炮走紅之後,布萊斯特將那枚影片掛在了牆上。·
本片是美國票房最高的R級片,這一紀錄直到二十年後才被《耶穌受難記》打破。·
馬丁·斯科塞斯曾因本片酷似1968年的《獨行鐵金剛》而拒絕擔綱導演。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提名獲獎/提名方
1985人民選擇獎獲獎《妙探出差》
1986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提名哈羅德·方特梅耶
1985美國金球獎提名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1985美國金球獎提名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艾迪·墨菲
1985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 派拉蒙影業公司 (美國)
2. Eddie Murphy Productions (美國)
3. Don Simpson/Jerry Bruckheimer Films (美國)
發行公司
1. 派拉蒙影業公司 (美國)
2.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澳大利亞)
3. 美國廣播公司 (美國)
4. Argentina Video Home(阿根廷)
5. CIC Vídeo (巴西、荷蘭)
6. CIC-Taft Home Video (澳大利亞)
7.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德國、巴西、瑞典)
8.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9. Prem'er Video Fil'm (俄羅斯)
10.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阿根廷)
11. 東映株式會社 (日本)
12. CIC Video GmbH (德國)
13.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瑞典、芬蘭)
14. Home Video Hellas(希臘)
15. World Wide Pictures Home Video (前西德)
16. Esselte CIC Video (荷蘭)
17. Showtime/The Movie Channel (美國)
18. Cine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希臘)
19. Finnkino Oy (芬蘭)
20. Nelonen (芬蘭)
21.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Finland (芬蘭)
22. Esselte Video (芬蘭)
23. MTV3 (芬蘭)
24. Hero (芬蘭)
25. Trifecta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26. Fox-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芬蘭)

影片上映

國家/地區日期、細節國家/地區日期、細節
美國1984年12月5日西班牙1985年3月29日
中國台灣1985年3月29日西德1985年4月4日
中國香港1985年2月27日荷蘭1985年4月4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84年12月1日希臘1985年4月4日
英國1985年1月25日澳大利亞1985年4月4日
愛爾蘭1985年1月25日日本1985年4月13日
瑞典1985年2月15日挪威1985年4月18日
葡萄牙1985年3月1日烏拉圭1985年4月27日
丹麥1985年3月8日阿根廷1985年5月2日
巴西1985年3月8日菲律賓達沃1985年6月27日
芬蘭1985年3月15日韓國1985年9月28日
法國1985年3月27日土耳其1985年
義大利1985年3月27日東德1987年7月24日
哥倫比亞1985年3月28日匈牙利1987年11月12日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