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板
觀賞魚的一種
銀板,性情溫和,具有顯著群游性,喜歡躲藏魚水草豐盛的水域,喜好啃食水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作為雜食性魚種飼養,可餵食所有的蔬菜食物。水溫25-30攝氏度,水質中性到弱酸,對氯氣極其敏感。
棲息在寬廣、流速快的大河中,活動範圍為水域的中、上層。多在南美洲的熱帶地區,如亞馬遜河、巴拉圭河等流域以及秘魯等地。
銀板的個性較為害羞,有時會顯現出神經質的一面,在環境變化過大的情況下,如水質急速變化、強光的突然照射與人為的衝撞或突然靠近等,都會使得它們表現出不安緊張以及緊迫的反應,小則激出水花,大則可能會有跳缸的悲劇,這是飼主應留意的狀況。此外,銀板也是出了名的貪吃魚種,故在餵食時會看見它們敏捷迅速、甚至有些誇張的搶食畫面。
![銀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2/m2264cfe9ac8456ebf20452b0076acd81.jpg)
銀板
內彎曲的銳利牙齒,上頜外行10個為犬齒狀、內行4個為槽狀,下頜外行10個為犬齒狀、內行2個為圓錐形。有明顯的胃;具多枝形幽門盲囊(19~21個)。體被細小圓鱗,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略呈鋸齒狀的棱鱗。
體呈銀灰色。尾鰭下葉稍長於上葉,邊緣呈黑色。胸、腹、臀鰭呈紅色。魚種有大小不等黑色斑點,成魚斑點消失。
棲息在寬廣、流速快的大河中,活動範圍為水域的中、上層。最長可至45公分,最重可達25公斤。是食人魚的親戚,幼魚會模仿食人魚。具強而有力的牙齒,可導致嚴重的咬傷。
耐低氧,0.48毫克/公升亦能忍受,生存水溫在10~42攝氏度。適宜水溫為22~30攝氏度。
![銀板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b/m4bc7af7ed4a82ae8e6f4c40a5124c9e4.jpg)
銀板魚
為當地重要的食用魚,1986年曾由巴西引進至台灣繁殖,希望成為本地的食用魚,所以又稱為淡水白鯧。
原生地為南美洲的銀板一族適合飼養在中性偏弱鹼的水質環境中,一度水族建議飼養時將pH值控制在5.0~7.0之間,硬度以15~20左右為佳,溫度則在23~28℃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銀板驚人的食量與排泄量成正比,故在水質管理上多加留意,則可避免因水質不佳而造成的疾病。一般來說,長形的魚缸較適合群游性的銀板魚,且燈光不宜過亮,或可選擇在黑暗時保持一小盞燈的光線,以避免突然亮起的燈光引發它們的不適和焦慮。此外,應盡量避免擺放尖銳物於魚缸中,以免有群游習慣的它們因受傷而遭細菌感染;而魚缸中的加溫器材等物品最好加上保護套,尤其飼養黑銀板這種特別喜愛啃食的魚種,更應格外小心,避免它們破壞魚缸中的管線而導致漏電等危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