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崗鄉

臚崗鄉

臚崗鄉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東南部,是潮南區臚崗鎮的鎮中心,臚崗鄉管轄下有四個自然村,它們分別由吳(一片),呂(二片),周(三片),吳(四片)三大姓氏的居民聯合組成,臚崗鄉位於臚崗鎮的最東南部,它東與潮陽區和平鎮接壤,北與臚崗泗黃鄉和峽山街道相鄰,西與臚溪鄉,上厝鄉交界,南與臚崗港頭鄉、臚崗溪尾鄉相連。324國道、省道、和惠公路及規劃中的臚崗至峽山街道公路都與臚崗鄉相連交通十分便捷。臚崗鄉總人口約20000多人,是著名的僑鄉。

基礎設施


臚崗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投資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進一步優化。臚崗鄉通過臚崗鎮政府的財政支持和臚崗鄉轄區內許多成功發達人士及海內外僑胞等的大量捐款集資,相距改造了臚崗小學、臚新橋、鋪橋、院西環村大道、壁頭環村大道、周厝環村大道、呂厝環村大道以及興建了臚崗呂厝北興肉菜市場和呂厝敬老院等;臚崗居民還集資數千萬元各自興建和修繕了呂厝、院西、壁頭、周厝等各宗族祠堂以及臚崗壁頭小學和正在建設中的臚崗呂厝學校,去年以來臚崗壁頭村和呂厝村相繼更換了最新最環保的自來水供水管道,今年以來臚崗二村更是集資近千萬元改造了呂厝的污水排放工程和全面修繕了呂厝村內的所有道路。

經濟發展


呂厝祖祠
呂厝祖祠
臚崗鄉轄區內工業經濟近年來持續增長,農業發展事態良好。臚崗鄉積極實施“工業和農業相結合發展社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指導思想和方向,鼓勵發展個體私營企業,激發鼓勵農民多耕種多增收。近年來,臚崗鄉轄區內個體戶服裝加工廠和紡織廠、化妝品企業不斷增加擴大,社區內擁有大中小企業近百家,臚崗鄉注重轄區內企業的品牌建設。

教育福利


臚崗居委社區風景
臚崗居委社區風景
臚崗鄉轄區內目前擁有臚崗中學、臚崗小學、臚崗壁頭小學以及正在規劃和興建中的臚崗呂厝學校等全民教育培養基地,臚崗鄉內截止今年以來已經擁有私營幼兒園近十家以及公營幼兒園兩家;今年4月23日,汕頭市潮南區臚崗二片教育福利會宣告成立,這也標誌著從此以後臚崗鄉的教育福利事業將要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民俗風情


臚山古廟;俗稱天后宮,位於汕頭市潮南區臚崗鎮臚崗鄉內。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清代和民國時期曾多次重修復建,近年又經修繕,基本保留古廟形制和外觀。該廟祭祀海神媽祖。據傳說:廟址原為鄉人、曾任河南道台呂義峰的書齋,書齋曾供奉天后神位,萬曆三十二年天早,鄉民祈雨復耕解難,於是改書齋為天后宮。宮側有“打鑼石”古迹。據歷史記載: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軍犯境圍剿臚崗鄉,鄉民自衛,於旗台巨石上敲鑼聚眾;以後凡遇鄉間大事均在此敲鑼聚集民眾。日軍侵華時期,鄉民就多次在此嗚鑼組織鄉民圍擊日軍. “打鑼石”、“旗台亭”成了當地的名勝古迹,並作為愛國愛鄉的教育基地。該廟佔地300平方米,門前有廣場。
臚崗人民每年逢正月二十日定為媽祖的固定出巡遊鄉日,臚崗鄉的新婚男子或剛生下男孩的男子們會穿上隆重的長衫服飾到天后宮將媽祖用八抬大轎請出,鄉民們會備上許多祭品擺上供桌分為數十個站,從正月十九日晚至正月二十日晚等候媽祖的巡遊,善男信女們會以最隆重和最古老的方式向媽祖焚香叩拜並祈禱今年風調雨順家合平安,最後並是用最響亮的鞭炮聲歡送媽祖過站;
臚山古廟
臚山古廟
正月十九夜晚,凡是媽祖所巡遊到之處鞭炮聲煙火絡絡不絕,臚崗鄉到處喜氣洋洋家家張燈結綵;正月二十夜晚,臚崗呂厝的族老們會邀請去年所有新婚或生男孩的家庭前來出錢“添燈”,族老們會將村民所贈之錢用來邀請煙花廠家在臚崗呂厝祖祠前“湖田”內燃放各種五花八門七彩繽紛的煙火,每年這一夜晚臚崗鄉附近的村民們都會向趕集一樣前往臚崗鄉看煙化聽戲(正月二十期間最多的時候臚崗鄉共上演四台大戲並且連續演出三個夜晚);水果小攤、糖水小攤、各種小吃攤們更是擠滿了臚崗社區的大街小巷,老人們忙著大飽眼福在看戲,中年父母們忙著擺祭品準備拜媽祖,年輕的男女們忙著逛夜市看煙花,小孩們穿上新年的新衣裳興高采烈的吃著小吃哼著歌謠,全臚崗人民這一天比過年還熱鬧興奮,即使是遠出的男男女女也會在這一天返鄉過節。

旅遊觀光


臚崗鄉
臚崗鄉
臚崗鄉人傑地靈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社區內古迹建築隨處可見,素有三山六湖九古井,七板仙橋石塔寺之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臚崗鄉不斷的修繕轄區內的古代建築物以及各宗室的家廟祠堂,目前臚崗鄉保存完好或重新修繕以及新建的祠堂家廟約十幾座,其中臚崗二村的“呂氏家廟”就是初建於明代,清代重修,近年又經全面修繕,是保留完好的富有潮汕建築特色的明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