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萊阿佐·齊亞諾
加萊阿佐·齊亞諾
加萊阿佐·齊亞諾伯爵(英語: Gian Galeazzo Ciano, 2nd Count of Cortellazzo and Buccari ; 1903年3月18日 – 1944年1月11日,40歲) ,義大利貴族(受封柯泰拉佐伯爵、卡布里伯爵),是義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的女婿,曾於1936年-1943年期間擔任義大利法西斯最高委員會委員和外交大臣等要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政壇的風雲人物,參與了慕尼黑會議、德意結盟等重大歷史事件。
1943年,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崩潰在即。齊亞諾對納粹德國愈發不滿,主張和談,結束戰爭,遂於1943年7月24日聯合其他法西斯高層發動宮廷政變,解除墨索里尼全部職務。納粹德國隨後干預,營救出墨索里尼,扶植傀儡政權,齊亞諾被逮捕。1944年1月11日,在納粹德國強大的壓力之下,齊亞諾被墨索里尼的行刑隊處決。
著有遺作《齊亞諾日記》,二戰結束后出版。
![英俊少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3/m73cfde8a29e6a6b97494aceef0953801.jpg)
英俊少年
1925年,齊亞諾從羅馬大學法律系畢業后即從事新聞工作,同年進入義大利外交部門工作。
![大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3/me390bdabe88822a908a48ac8c8a174c7.jpg)
大婚
1934年,齊亞諾出任義大利出版局局長。後來改任墨索里尼的新聞辦公室主任。
1935年6月,齊亞諾出任義大利新聞與宣傳事務次官不久,即升任新聞與宣傳大臣。
![齊亞諾(右一)出席慕尼黑會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6/mc6c7a7b508232b08bbe4ee4dd972c718.jpg)
齊亞諾(右一)出席慕尼黑會議
1936年10月21日,齊亞諾和德國外交部長紐賴特簽訂一項秘密議定書,宗旨是規定德國和義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柏林——羅馬“軸心”由此形成。
1939年5月22日,齊亞諾與里賓特洛甫簽訂德意“鋼鐵盟約”。
![齊亞諾內閣](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0/mb04826a27b049a984b848ae86928c083.jpg)
齊亞諾內閣
1940年6月,義大利向法國宣戰。齊亞諾擔任駐比薩的轟作機中隊的指揮官,指揮所部向法國出擊,給法軍以沉重打擊。
![飛行員齊亞諾](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0/m5064fc5b28bc9b4935742bd513586d38.jpg)
飛行員齊亞諾
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發展,齊亞諾反德情緒增長,對墨索里尼的離心傾向也日漸明顯。墨索里尼感覺到齊亞諾的變化,於1943年2月解除齊亞諾的外交大臣職務,改任駐羅馬教廷大使。
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后,齊亞諾決心與墨索里尼決裂,遂於1943年7月24日聯合其他法西斯高層發動宮廷政變,解除墨索里尼全部職務。隨後,國王下令逮捕墨索里尼,並免除其全部職務。後來,惱羞成怒的希特勒將齊亞諾騙到德國,將他投入監獄。
![加萊阿佐·齊亞諾](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3/m23a16fe6dd1824d900248d6698d5df76.jpg)
加萊阿佐·齊亞諾
![齊亞諾家族墓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c/m8c0d25adb95c08dabdd4dfbe8a3bd710.jpg)
齊亞諾家族墓地
齊亞諾死後,墨索里尼的女兒埃達·墨索里尼化妝成孕婦將齊亞諾日記藏在裙子里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將之公之於眾。這本日記記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戰爭初期德意兩國相互勾結進行侵略的情況,對墨索里尼、希特勒的活動、心理伎倆有較詳細、生動的描述,是非常可貴的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