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香宋
趙香宋
趙香宋,清末民國四川文化名人趙熙晚年的“號”。趙熙,(1867年---1948年),字堯生。晚年自號香宋老人,又署香宋詞人、天山漁民,室名雪王龕,四川省榮縣北郊宋家壩人。
趙熙出身貧寒,自幼好學,一生勤奮,博古通今,於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中進士,光緒二十年殿試名列一等。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江西道監察御史等職,先後任榮縣鳳鳴書院山長、重慶東川書院山長、瀘州經緯學堂監督(校長)。辛亥革命后歸隱回鄉講學,治學嚴謹,門人輩出,成為當時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書法家、教育家、戲劇家。中進士后授任御史,多次抗聲直諫,為時人敬重。尤以詩、詞、書、畫、戲五絕聞名於世,有《香宋詩抄》、《香宋詞》、《峨嵋紀行詩》等流傳,後世推為“清末第一詞人”“四川古代最後一名大詩人”,以其巧思俊語、不忘家國之詞翰,就蜀中詞壇而論,是自眉山蘇東坡后又一高峰。其書法精妙,功底深厚,姿媚遒勁,極具個人特色,書法集古之大成,對四川書風影響巨大,被譽為“榮縣趙字”,蜀傳有"家有趙翁書,斯人才不俗"之諺,入選“中國百位書法家”。亦善畫山水小品,有倪雲林之筆意,純樸天真,意境廣闊,從文人畫中吸取寫意技法特徵,而發展詩人特有風格。對川劇改良也有重大影響,一夜改良川劇之作《情深》,情文並茂,深得大家讚賞,成了川劇的經典劇目,曾有多個劇種借鑒,並被高校作為範文講授。1919年受四川省長楊庶堪之聘,主修《四川通志》,後主辦編修《榮縣誌》,人稱“世林之鶴”。其有聯雲“幸有文章名海內,愧無功德在人間”,真實評價了他的一生。
趙熙先生小像
趙熙一生勤奮好學,讀書不倦,是真正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家有藏書數千卷,多精心評點,今成都草堂藏有趙評點杜詩四部。其文章駢散俱精,以散文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樂山烏龍諸寺碑文。趙熙詩學古最精,運用最活,兼擅古體與律、絕,尤精五律。其博學多才,抱負遠大,卻無法在當時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間。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陳石遺評其曰:“其詩載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
趙熙一生也可算是精彩紛呈,風光無限,自宋壩蒙學至中二甲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居官京師,任教四川,名滿天下,弟子輩出,多為一時俊傑。任御史時以彈劾慶親王奕劻、郵傳部盛宣懷、四川總督趙爾巽“三大案”,有“鐵面”之稱。又素喜山水,足跡歷凡嘉峨、渝蓉、三峽、泰岱、嵩洛、伊闕、吳越等,每至一景,多有詩聯書畫之作。一代大才子已去,留得詩文書畫于山水天地間,亦是生時死後一大快事。
趙熙書法,早年學顏(真卿)、柳(公權),得其宏大之勢,結體、用筆均得其三昧。中年習蘇(東坡)、黃(山谷)、米(芾)、趙(孟俯)諸家,及《聖教序》、《瘞鶴銘》、〈書譜〉、歐陽父子、隋碑等,不類一手,熔為一體,這時個人風格已顯示出來時,時人稱為“趙派”。晚年,五十歲后,轉摹北碑,融合六朝,博涉多優,書藝更進,形成自己秀逸樸厚的獨特風格。陳兼與認為他“書法最工,初為貼學,近小歐陽,后涉漢魏諸碑,於北魏張猛龍尤有出處,故所作峻整密粟,氣骨森張,近百年間罕有與並”,這一評價是較為全面的。以榮縣臨摹者最為風靡,當時有“榮縣趙字”之稱。
趙熙晚年尤擅寫大字,線條厚重,剛勁有力,功力深厚,妙趣橫生,古樸自然。今榮縣大佛寺、樂山凌雲寺、烏龍寺、峨眉山、及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碑”均有趙熙題字,四川各地名勝古迹的題記更是不勝枚舉。小行書秀逸多姿,靈奇多變,觀之不倦,極富個性,其秀逸多出於趙(子昂),靈奇出於蘇、黃、米,並參以北碑之骨力、情趣,化為自家風格,為晚清集書法之大成者,書卷氣極濃。他的書風在當時很受人們喜愛,對四川書風影響很大,至今仍有眾多學習者。各地臨摹者甚多,郭沫若對其書法極推崇,早年便學趙字。趙熙當時處於晚清康有為提倡的唯碑獨尊的時代,天下無不習北碑,多數人學碑不成反而把字寫得彪悍無味,步入野道。然而趙熙學書非常聰明,他不隨波逐流,堅持自己碑、帖並重的原則,終使自己的書風形成鮮明的個性,秀逸文雅,筋骨內含,將碑學和帖學完美結合,獨樹一幟,成為晚清書壇上的一大亮點,名振海內,卓然成一代大家。他認為“詩文與書,一代各有風氣,唯豪傑乃能挺然風氣之外”,真正稱得上是書法中的一位豪傑之士,在四川甚至有人評其為“自眉山蘇東坡后在詩詞、書法上第一人”。
趙熙書法以行書、楷書為最多,偶寫隸書,惜流傳極少,書法家徐無聞在解放前曾見過一幅,認為寫得古雅不凡。趙熙的行書筆鋒犀利而沉著,字體結構內緊外松,和宋代黃庭堅中宮收緊而四周放射有相似之處,其用筆圓中寓方,字形多呈直立長方形,行距和字距一般都比較疏朗,但行氣呼應極好,所作不論大小,都精氣內含,疏落有致,信手寫來也是法度嚴謹,毫無懈筆。他這種風格在當時很受人們喜愛,仿效者很多,聲名較著的有其子趙元凱,門生周善培、謝持、陶諒生、余中英、向楚及同鄉吳祖元等人,尊崇師法者至今不絕,儼然成一流派。趙熙對朋友來信是每信必復,不論寫多寫少,都以精工著稱,曾言“信札包羅萬象,果能數百言而不脫書卷氣,其人造詣,即不可輕。”在他的來往書信中,有許多是談論藝事的,其中有許多真知灼見,凡得其信札者,無不奉為至寶。
趙熙認為“書貴脫俗面有雅韻,故學書必先自讀書始”,“凡事須從規矩始,規矩者中正之極也”,“後人學古,則又當知古今風氣之判,以自定其體”, “凡天穎者喜南書,挾勝氣者喜北書。南多工而北多拙,拙近古而工近今。各有長短,相濟而不相非,斯傑士也。”這些都是極有深度的見解。他還為許多古代碑帖作過批註,只寥寥數語,便切中要害,今人佩服,成為後人學書的理信論依據。近人余中英《趙熙書法選集》序曰:“至其書法,初出於顏(真卿)、趙(孟俯),中年以後端嚴勁重,上追唐賢宋意,不規規於一家者,蓋由學養性情使然。至老年熔合六朝,秀逸樸厚,別具風格,自成一家,一時風從。” 《中國書法》一書曾作過專版人物介紹。
趙熙的書法不但秀麗遒勁,自成一家,對楷書的間架結構,更有獨特的創新。因此榮縣人愛好書法者,慣於臨摹他的幾種碑帖,例如:顏(顏真卿)體的:“蓄桑學堂碑”,褚(褚遂良)體的《詹長坡先生神道碑》、《張虛堂墓誌銘》,還有《文學舍書藏記》及行書《此君軒記》、《七律碑文》等等,在二十世紀的民國時期,榮縣人中較能書寫者多受其影響。四川人特別敬重他,稱他的書法為“一時之冠,百年間少有能及其右者”,故趙熙的字,有“榮縣趙字”之稱。
趙熙作畫始於一九一八年,初法倪雲林筆意,以簡妙取神,特顯透力。色為丹青,形則山水,偶及人物佛像、翎毛老鷹等小品。陳兼與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者”才能達到的境界,他極少作大畫,了不以峰巒疊嶂入畫,小品居多,其畫自視意境頗高。趙熙不賣畫,概系自娛之作,常以贈送親友,及留予家人存念,故外間流傳極少,世人很難見到,對其特為珍視,偶有售者,價格特高。人謂:“香宋詞人,稟過人之資,運靈奇之筆,刻畫山水,備極雋妙,追蹤白石,而生新過之”,可謂知言。當時稱其詩文、書、畫為三絕。
自一九二一年,五十四歲以後,眼見各地需求趙熙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他索性在榮縣西街方海處裝裱鋪(現西街241號店房)懸掛潤格,公開出售書法(榮縣人擅長書法者,城內前有李春需、虞相堯、曹方漢,後有劉季堅、楊允恭、楊元佛、郭耘廓、溫爵如、楊蜀光以及鎮江橋的熊伯楚、鼎新鄉的劉燥如、張嘯峰、張尚鈺等人,都未懸掛潤格)。當時川中軍、政、學、商各界乞求書法絡繹不絕,先生晚年家財頗富,藉助於書寫潤筆,實惠頗多。
標價都以大洋計算:
對聯每幅十元,條幅橫批每件八元;屏幅每堂二十元.中堂每件十二元,摺扇書畫每柄十元,除摺扇外,均以六尺宣紙為準,六尺以上每一尺另加二元,未經標名的尺寸無定額。紅白喜事文聯拒書(他厭惡阿坡逢迎的吹捧文字)。
從此以後,四川各地尢其是榮縣境內富裕家庭的客廳堂屋,或大商闊店、茶坊酒肆里,大都懸有趙熙書法,以求雅觀。當時川中的軍閥官僚和豪商巨賈,託人或匯款前來乞求趙熙書法者極多,最為突出的是仁壽縣文公場的軍閥董長安,他升任二十九軍旅長后,颳得大量民脂民膏,極欲趁其下嫁宋姓的母親滿十誕,要借祝壽大典虛張其敬母德行,以此光宗耀祖。於是在文公場大興土木,新建董宋合祠一幢。為了向人炫耀一番,特於1930年委派一員副官,手持二十軍軍長田頌堯介紹信,專程趕赴榮縣,乞求趙熙為他撰寫建祠祝壽的序文一道,以便鐫刻祠內,以垂永久。所派副官對趙堯老雖禮獻有加,仍然在榮縣恭候了半年之久,才得到趙熙撰寫的楷書“董朱大本堂記”一文,約四百餘字。事成后,董又另送大洋兩干元作酬。
趙熙的行書,尤其是小字行書,特為俊美珍貴。他在文學舍時對學生文章詩詞的批改評語,及平時信手寫成的便條或題箋等手跡,只要一背離本人,就有人抄錄換用,原件則珍藏起來,作為名貴的書法鐵卷。例如前所述的七月五日趙熙手寫的“七夕”題箋,不久在教室門前張貼的,已是照抄的樣本,原稿已被人換去。趙熙的行書墨跡,可謂是字字珠璣,筆筆生動,粗者不呆板,細者不纖弱,超凡脫俗,個性鮮明,極富書卷氣。
趙熙信札
自一九一五年,乙卯起.先生喜作詞,兩年得三百又三首。一九一七年親友在成都圖書館刻成《香宋詞》三卷傳世。
以下摘自名人評趙熙詩詞:
以文而論,先生固驕散俱佳,惟愛作散文,尤喜桐城派古文之作,現存者有:成都草堂寺、樂山鳥尤寺碑文。榮縣民間散存蠶桑學堂碑、張虛堂墓誌銘、詹長坡先塵神道碑、文學舍書藏記等石碑拓印品,與先大夫袁啟,劉大夫(培村)傳,為巴縣誌所撰冉慈、劉鑒、彭瀚章傳等廿余篇,及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八年民國年間,先生主修〔榮縣誌),乃先生主筆或定稿,故亦可窺其大端。
先生集畢生精力於學求詩文,讀經、史、子、集殆逸。其方略,先通讀以觀其全,再精讀以明其要,講投時恆的舉其精闢處,提要鉤玄,無稍疏遺,最能引人入勝,注意銘心。
於經史外,尤喜讀莊子、離騷、杜少陵、韓昌黎、蘇東坡及歷代名流選集。中年喜閱佛書,以探討哲理。積十餘年在榮縣故里及渝、滬等地講學之聲譽,博得海內好評。
先生講授詩篇,於唐詩最能評述每一期主要傾向,與作家風格,及學習重點,嘗謂.初唐詩歌,優沿六朝之體,至盛唐王、李、高、岑、李.杜諸大家為一變,中唐,則昌黎為一變.白居易又一變。稍後,則劉長卿,李商隱,社牧之同有盛名。然長卿非玉溪,樊川可比也。晚唐,則皮、陸而已。全唐詩人,枉子芙所詣至深,至工、至備,學者能深於杜,再盡各家之長,則盡善矣。
先生於詩詞文章,無不精習,尤愛寫詩論詩,平時對詩文總評價。先生詩友陳散原,陳石遺諸人,均主學宋詩,推重王介甫,楊誠齋為大家,並有梅宛陵可超越王摩沽之說,先生則主唐、宋傳並重,不可偏愛。《石遺寶詩話》 中多載其說。
先生教誨作詩有五要五忌:要有其意,要刻切,要字字作。題要針對內容,不可空泛,長讀前人名篇,需認真分析體會,不可滑口混過,專事皮相。忌狠瑣之三家村土腔;忌油土腔滑調之江湖氣;忌陳陳相因,空泛無味。詞多忌隨使湊合,尤忌以詩求名,隨便刻集。文章之道,力主廣采八代之精英,深究唐宋之準則,驕散並重,以散文為主。以蕭統《 昭明文選》 ,姚姬傳《 古文詞類纂》 ,曾國藩《 經史百家雜鈔》 ,列為必讀。又謂‘古人絕好文章,於識度、氣勢、情韻,氣味四者必有一長,貴在學者能精滋求之。指出效法古人者,莫善於韓退之,能盡去古人形,取共精華,雖有摹擬,不易尋得共還。如漢之楊於雲、唐之柳午厚,學古而形貌過於似古人,非不卓然名家,終屬一病而已。先生在時,家中藏書數千卷,嘗用蠅頭細字,精心評點。前文所列主要經史,及杜少陵、蘇東坡等名家詩文集,竟有評點達幾部者,成都草堂寺即藏有先生親手評點杜詩四部,足見先生以勤奮律已之功。
香宋詩的俊俏清新,深得巴山蜀水神韻。例如現在見於《趙熙集》前編寫於1890年前後二十幾歲時的作品,七言如“自踏落花穿市過,世人知我是何人”、“年年細雨鄉關路,都在桃花淺淡中”,五言如“山坳誰瓦屋,一簇好林巒”、“春氣青山活,詩情白鳥來”雖算不得驚人手筆,但貴在輕新自然、流麗婉轉有竹枝詞味,風神直逼大名卓著的蘇東坡,而集中數量過之。趙熙壽至耄耋,日常淡泊,所以中年之後又能沉鬱,如“我自入山無出理,計難相見只相思”之自明志,“是誰賣卻盧龍塞,山海關頭望夕陽”之憂心國事。其實趙熙看家本領不止是詩,香宋詞也是豪宕騷雅,體近稼軒。香宋文構詞簡,嚴於義法,更為一般傳統文人所不及的。
一九三O年(民國十九年),庚午秋六十四歲掌文學舍時,趁重陽佳節登高即興,賦詩中有:“勞生難號趙翁閑,年比蘇公踢更斑” “經歲書程不放閑,今朝竹杖泄苔斑”。及“秋晚聊為一響閑,詩如作虎不成斑”等句,屢有“恆不兀以窮年”之慨,兼之聰穎過人,故生平所作詩詞文章,數以千計。現流傳於世者,則有一八九二年由渝經津赴考,閱三月抵京,途中所作《北游集》詩一百三十七首。一九O九年後,任江西道監察御史時期,常與京中陳石遺、羅塑公、楊的谷諸詩人醉酒所賦詩詞十首,多載於《石遺室詩話》 。如留渝、滬講學,游西溜、峨眉、鳥尤、成都等地,敘述沿途山川風物,或最生情諸詩,及鄉居所作雜詩,概收入一九五六年由郭老(沫若)倡印,江庸、尹石公協助校勘,周善培作序的《香宋詩前集》兩冊內。一生作詩3000餘首,解放初郭沫若集資部分印費,在上海倡印《香宋詩前集》上下冊,錄詩1300餘首。《香宋詞》313首,則於民國7年(1918)刻版印行。近年四川又出版《香宋詩鈔》,錄詩500首。
一九O二年,趙熙在自貢觀木偶戲“活捉王魁”,嫌焦桂英兇相畢現,無稍溫柔敦厚之美,遂作《情探》川劇一折,繼作《誓別》 、《聽休》 及《其到》 三折,合為《 焚香記》 全場。所惜后三折與另寫之《漁父辭劍》 、《除三害》 等劇本,皆已失傳,尋覓無處。其作品詞句優美,格調高稚,當時梨園名伶競相排演,極川劇一時之盛。尤以《情探》一折,描盡女兒之失志鍾情,婉轉動人,為戲劇中絕妙好詞,經鼓師配曲譜入高腔,名伶演出流傳遂廣。僅就辭藻而言已經是風情裊娜、凄婉纏綿。例如如下這段旦角唱詞:“更闌靜,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樓台,透出凄風一派。梨花落,杏花開,夢繞長安十二街。夜深和露立窗檯,到晚來輾轉書齋外,紙兒、筆兒、墨兒、硯兒,件件般般都是郎君在。淚灑空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見一書來。”凄苦在明媚處。唐振常說:“此劇融典雅和通俗與一體,難怪四川人人會唱,人人愛唱。”而趙熙一夜寫《情探》,也成為川劇史上的佳話。
趙熙名言選:
“文章以器識為主,深情遠韻豈能遂立一席”
“詩之事在經史”
“杜蘇詩皆以學力稱”
“詩有何法,胸襟大一分,詩進一分耳”
“凡作詩須具幽秀之心,幽則深曲不淺,秀則無塵俗氣”
“詩五言以八代為宗,涵詠淳謹,七言則准唐歌行,雄渾曠達,近體則唐人尚矣。”
“樂府分歌謠,歌之所源者雅也,謠之所源者風也。五言尚清朴,用樂府中謠體,為風之遺。”
“唐人重格調,東坡在行氣,行氣勝於鍊句”
“詩文與書,一代各有風氣,惟豪傑乃能挺然風氣之外。
“凡天資穎者喜南書,挾勝氣者喜北書。南多工而北多拙,拙近古而工近今,各有長短。相濟不相非,斯傑士也。”
龍門峽道中
出郭二十里,入山千萬重。
遙尋瀑布水,忽聽松林鐘。
石涸樵生路,雲開雁過峰。
傳聞葛由侶,於此伏虯龍。
下里詞送楊使君之蜀
巫山峽影玉清冷,人在冰壺一色清。水響猿啼神女怨,雲晴雨淡楚王靈。
巫山窈窕復玲瓏,墨作圍屏玉作峰。一鏡桃花低綠水,瑤姬寫影在當中。
春水依人萬里橋,杷門巷倚晴皋。井泉染得花箋色,便疑桃花是薛濤。
萬山一一來時路,盡譜鄉心上竹枝。從古詩人多入蜀,花潭杜老望君時。
歸舟
古國丹陽地,西風黃葉舟。
天荒隨客老,灘響隔山愁。
楓影頻年泊,蟲聲一雨秋。
女嬃無限怨,遙夜大江流。
峨眉茶
雨水新芽寄草堂,峨眉山翠一囊香。
不留蘭若充侍料,剛伴花朝賞海棠。
小吏捉人鄉戶減,連年刮骨紙錢荒。
玉川何忍耽明月,聊趁春分謝寶坊。
榮縣道中
未行思上路,上路又思家。
步步去親遠,數山一天涯。
鄉風忙歲事,鹽井露天車。
勞我閨中子,飛蓬不是花。
公 井
唐代榮州治,因山城郭非。
高岑雙樹古,破廟眾花肥。
興廢占鹽事,陰晴算客家。
天池望松影,雲出幾時歸。
宿烏尤山樓
竹邊樓閣翠重重,夢裡依然舊日鍾。
千古江聲流不盡,三峨秋色晚尤濃。
清時此地吟歸雁,海穴通潮執老尤。
起視神州如此黑,幾星殘火照孤峰。
重 慶
萬家燈火氣如虹,水勢西回復折東。
重鎮天開巴子國,大城山壓禹王宮。
樓台市氣笙歌外,朝暮江聲鼓角中。
自古全川財富地,津亭紅燭醉春風。
聞石遺至渝喜賦
渝州一水上嘉州,門對西南第一樓。
節趁梅黃初過雨,人思李白與同舟。
從來蕭寺偏宜夜,此去花潭請薄游。
日掃贊公禪榻久,峨眉山月不須秋。
婆羅門令
一番雨滴心兒醉,番番雨便滴心兒醉。雨滴聲聲,都裝在心兒里,心上雨,干甚些兒事。
今宵滴聲又起,自端陽已變重陽味。重陽尚許花將息,將睡也,者天氣怎睡?問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聲聲未已,流一汪兒水,流一汪兒淚。
綠意 破蕉
碧雲裂,甚年宵,剪去羅衣千褶。寒雨聲聲,碎到江窗,秋意這般清絕,情知百事難堅固。更莫問,此心層疊,信美人,脆過琉璃,命薄鷺邊荷葉。
回首芳緘乍,綠天外,蓋盡茅檐明月,扇扇涼陰,清護書櫥。香碎紫花時節,天端撕破青衫影,竟不解西風何說。耐畫中,一個詩禪,染就一輞川晴雪。
情深
——(川劇選段)
更闌靜,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樓台,透出凄風一派。梨花落,杏花開,夢繞長安十二街。夜間和露立窗檯,到曉來輾轉書齋外,紙兒,筆兒,墨兒,硯兒,件件般般都似君郎在。淚灑空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見一書來。
三姝媚
——下平羌峽
涼煙秋滿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畫。近綠遙青,襯小灘蓑笠,夕陽桑柘。雁路高寒,閑動了,江湖情話。半世天涯,無福移家,海棠香社。
前渡嘉州來也,指竹里龍泓,酒鄉鷗榭。一段天西,想萬蒼千翠,定通印雅。斷塔林梢,詩思在,烏尤山下。淡淡青衣漁火,寒鍾正打。
香宋詞
香宋詞
香宋詞敘(以下錄自《近代蜀四家詞》余於詞,城(楓註:當為誠。)所謂不知而作之者。顧嘗讀史矣,讀《黨錮傳》、《王莽傳》、《褚淵馮道傳》、《義兒傳》,訖朱溫之世,天道人事,茫乎未晰。余心毋寧,以詹詹者自外於德人,其言蓋昏荒者流也,然不能自懲其失。詩曰:“蟋蟀在堂”,彼自鳴其秋爾,以亡國之音當之,則哀以思矣。於是貿然裒錄,不敢掩其不善,六百日中,凡如千篇。雲香宋者,漢許君有言,宋居也,《離騷草本疏》中“其芳菲菲,樹之維宜”,而余今實無一椽之庇。噫,自欺而已。趙熙。
香宋詞
1 齊天樂·榮德山
是誰鋸下蒼龍角,晴空一坪秋廣。萬古無風,小池不涸,青入四禪天上。鱗原一掌。指貼地婆城,藥膏遠樣。影落東南,天台四萬八千丈。唐年祠廟尚在,薛碑今蝕盡,苔翠無恙。州以山名,寨猶宋建,老去希夷安往。洪荒坐想。定絕島孤撐,海浮千嶂。倘扣玻璃,日球空外響。
2 邁陂塘·宋壩
出春城、秧歌幾日,芳原一綠如剪。四山圍作棋枰樣,閣閣鳴蛙不斷。塍一線,裊百畝,衡從樹小蔭如傘。看人影鴉鉏,車聲龍骨,物外散雞犬。謀生賤。五十歸田未晚。學耕空守枯硯。傾家難買柴車住,頭白王尼誰伴。君不見,自晉后、漁郎幾見桃花岸。遊民在眼。坐豆葉村邊,稻花風外,黃送夕陽遠。
3 台城路·蛇衣端午翊日作
知非藥店飛龍骨,苔邊委衣橫地。薄片冰花,碎光雲母,蛻處可勝蕉萃。余腥未洗,看點點斑斑,草根攢蟻。苦盼長春,那知微命竟如此。攔腰分下一劍,酒闌經大澤,逃得劉季。添足求工,殘鱗換世,身價今輕於紙。焚晦化水,怎醫遍金瘡,蟲沙萬隊。蛇子蛇孫,祖龍新穢史。
4 壺天中·沈巡撫遺相
故侯遺貌,記錦城秋集,月圓花好。自別成綿龍茂道,明發碧雞春曉。節鉞三邊,人天萬古,客散田橫島。招魂湘水,五年墓已荒草。春夜黃浦潮聲,相逢一嘆,晚飯吳羹飽。夢裡空花秋後葉,年少周郎俱老。鯨海重波,鵷雛兩地,白雁音書少。交情昆季,也應來世難了。
5 百字令·石門是胡節愍鄉居路
石頭城破,任青天墜了,一拳撐住。入地高皇肌未冷,忍噴燕山塵土。烙鐵橫燒,皮囊四裂,十族齊聲去。犬羊崩角,斑然一隻黃虎。莫論忠字橫心,即關師友,義亦同終古。馮道褚淵寧有血,廁里落花紅腐。一縣鄉山,雙門石竇,此地東川路。十三陵上,夕陽人砍煙樹。
6 齊天樂·成都雨夜
竹梢留得西風住,千山萬山涼雨。頭白驚秋,燈紅碎夢,遮斷江關前路。檐聲太苦。算一月離家,明朝白露。枕上榮州,夜潮心涌亂松處。橫流滄海四注。我思兮不見,人在黃浦。(松坡、孝懷)烏鵲南飛,闌干北望,來日陰晴難悟。皇城動鼓。更戰馬頻嘶,砌蛩如訴。曉廊芙蓉,萬花誰作主。
7 翠樓吟·江樓送別三十九人,愴然賦此
月過中秋,茶香碧井,登樓又尋洪度。木犀黃噴雪,醉金粟、如來風露。高丘無女。試北望闌干,神州前路。煙江樹。雪山西斷,海潮東注。日暮。當代名流,合黨賢遺耇,淚邊留住。枇杷門巷古。各澆取、桃花人墓。明朝何處。算入畫津關,知心鷗鷺。西風苦。酒醒人遠,一帆歸去。
8 渡江雲·彭山道中
月中搖夢去,亂灘一葉,風起雪飛花。曉螺山泫翠,小小江樓,綠水渺天涯。恆河鬢影,十年來、吹上霜華。東去也、江聲日夜,流不盡蟲沙。堪嗟。官燈白舫,夜雨青神,憶西京情話。真落得、漁翁滿地,燕子無家。船頭又指彭山縣,想太平、青遍桑麻。如願否,平羌草履撈蝦。
9 三姝媚·下平羌峽
涼煙秋滿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畫。近綠遙青,襯小灘蓑笠,夕陽桑柘。雁路高寒,閑動了、江湖情話。半世天涯。無福移家,海棠香社。前渡嘉州來也,指竹里龍泓,酒鄉鷗榭。一段天西,想萬蒼千翠,定通邛雅。斷塔林梢,詩思在、烏尤山下。淡淡青衣漁火,寒鍾正打。
10 甘州·寺夜
任西風吹老舊朝人,黃花十分秋。自江程換了,斜陽瘦馬,古縣龍游。歸夢今無半月,蔬菜滿荒丘。一笠青山影,留我僧樓。次第重陽近也,記去年此際,海水西流。問長星醉否,中酒看吳鉤。度今宵,雁聲微雨,賴碧雲紅葉識鄉愁。清鍾動、有無窮事,來日神州。
11 龍山會·九日雨中懷任父,用夢窗韻
一雨青無罅,滿廓秋光,卍字苔痕亞。閉門溫宿酒,詩性冷、澆向驚鴻弦下。天鑄古今愁,合彭澤、彭城一冶。(時徐州多憤議)戰場花、香叢綴淚,涼珠露灑。垂老尚夢燕雲,萬翠天西,走太行如馬。五噫人到否。經歲里、身世漫漫長夜。心上洞庭波,付蘭水、玉山齊瀉。數年華,半霜木葉,夕陽紅掛。
12 大聖樂·題霽園
黃葉西風,白頭遺老,小園身世。算五年、清淺蓬萊,在水一方,除卻漏舟何地。對雪自驚堯年鶴,盡城廓、人民清淚里。悲秋氣、試橫攬八荒,女蘿山鬼。前塵莫談癸巳,問誰是花潭誰栗里。歷兩朝人事,一般煙雨,何年晴霽。苦信幾行龍溪錄,剩元子、荒亭堆戰史。談經所,百年後、夏峰蒼翠。
13 高山流水·懷冀州趙湘帆衡,是名能古文辭者,自宣統后不相見。用夢窗韻
故人一別五秋風。老餘生、霜鬢如蔥。前世望長安,涼天碣石歸鴻。年年是、戰血腥紅。西飛燕,身世依然似客,寄跡雕櫳。撰東京雜記,一一夢華濃。霜中。寒梅作花了,茅屋在、鴨漲牛宮。天外冀州山,澗石定采蒲茸。畫蛾眉攬鏡難工。唐經事,應仿昌黎素業,閑氣夭鍾。莽燕雲杳杳,消息雁書慵。
14 慶宮春·寄山腴
紅萼孤山,青蓮雙琖,妒君淺醉寒宵。知否冬心,蕭然班鬢,故人僧況無憀。萬松深處,剩行卷、天風海濤。思量如我,雲白山青,何限窮交。茶名黛黛花嬌。春到屏山,蛾翠應描。平地生波,千聲吠犬,趙州有酒齊澆。草堂沖雪,送驢背、長橋短橋。新詞多少,香閣霜柑,紅玉吹簫。
15 高山流水·寄桐城馬通白先生其昶。步夢窗韻
夢痕日日數花峰。滿城山、春氣蔥蔥。三載故人書,南天路隔煙鴻。(勞寄新箸書不到。)衰顏似、病葉霜紅。亡新世,江上經時鼓角,浩劫烏櫳。剩人間棄婦,血滴淚珠濃。山中。研朱點周易,今莫問、漢館隋宮。坊徑委銅駝,盡綠亂草茸茸。后千秋、且付天工。龍眠翠,聊守方姚故冊,斷送龍鍾。憶宣南萬念,如雪比僧慵。
16 彩雲歸·和休庵訪薛濤墓,次韻
疑呼妙子過稠桑,小桃花、舊葬江鄉。看陌頭草色唐年綠,魂夜夜、定到君旁。榮州廓、一聲風笛,可重因夜郎。(薛濤竹王祠詩,榮州作也。)便幻作蕊珠仙子,路入唐昌。堪傷。從銷石鏡,算人間、不盡興亡。古今一例,身世流落,鎖骨埋香。為井邊、風流艷史,艇子曾系橫塘。銷魂處,輸與芳銘、好事東陽。(沈君立碣。)
17 水調歌頭·壽康南海六十
太華五千仞,雄壓三神山。金天西下康老,嶽嶽切雲冠。腳踏全球地殼,胸貯中華聖證,星斗摘心肝。一卷大同論,太古燭龍然。敲紅日,玻璃響,九霄寒。百花十日生日,六十鬢毛斑。身立支那劫外,人指梁鴻天際,佛國祖師看。春酒介眉壽,星宿海同干。
18 邁陂塘·江恭人墓
亂花邊、卿應認我,一杯來奠黃土。紅心滿地蘼蕪草,遮得檀郎無路。卿且住。是雨雨風風,漠漠霾愁處。人間更苦。算非死非生,不夷不惠,留命草頭露。傷心事,我是十年無父。廿年先已無母。紙錢風裡黃門淚,托而朝朝暮暮。天萬古。更好好相將,泉路雙兒女,逢春掃墓。剩茅屋雞聲,水田牛跡,腸斷白楊樹。
19 吉了犯·拜宋王周彥墓
二月又、棠梨作花,殯宮春曉。蕭蕭墓道。王家地、亂紅誰掃。多年未就,寒食東風,徵君廟。訪遺事、宣和失載簽求稿。共蘇黃,幾人吊。天予令君,種樹扶碑,欽公風誼紹。(廖芷才大令方修治塋境。)綠水照綉陌,計同穴,人偕老。定化鶴、歸華表。鳳凰原、年年啼謝豹。指宋室青山,四下孤墳抱。古香生勁草。
20 高山流水·寄彊村侍郎
凍春十雨九兼風,釀晴鄉、千樹青蔥。歸雁渺南天,皋橋賃宅梁鴻。橫塘路、酒綠燈紅。秋風起,攜去銅仙漢月,淚落房櫳。浸冬青十二,葉葉露華濃。花中。群鶯亂飛了,生活計、半化秦宮。芳草古榮州,野鹿自養香茸。海山心、寫斷琴工。六年夢,空繞香灣小屧,老去情鍾。唱金荃苦怨,當日美人慵。
21 望海潮·用淮海韻,題南海戊戌與雪庵絕筆書
當年衣帶,如今禾黍,囚堯忍夢東華。含血噴天,椎心蹈海,青牛遠放流沙。書籍故人車,托白頭老母,餐飯先加。不失金輪,更誰縴手送唐家。江湖歲歲吹笳。又六旬進酒,二月飛花。知己半生,靈光一座,先朝信史空嗟。煙柳上洋斜。剩血痕淚點,濃墨翻鴉。柴市招魂,大星芒角耿雲涯。
22 南浦·和聖傳寄內
山花笑客,笑春來、門外即春明。惹得檀郎吹笛,千種玉關情。樹樹淡黃楊柳,雨和風、攪夢到三更。算哥哥行跡,半湖青草,濕了鷓鴣聲。一曲草堂按拍,問黃金、誰鑄閬山形。望斷臨邛歸路,眉黛遠山青。兩度百花生日,百花潭、載酒泛清泠。料怨紅凄調,玉蕭陰有小紅聽。
附原作 辛楷
春愁似草,客天涯、吹綠近清明。到處嫣紅奼紫,蜂蝶盡多情。何事夜來風雨,打窗紗、不住亂寒更。問夢邊檐滴,為誰腸斷,點點作秋聲。對影幾番情重,竟何因、惟而獨隨形。怎耐衾寒於鐵,如豆一燈青。好趁杏花消息,把鄉心、盡付雨泠泠。到故園西角,小樓深夜有人聽。
23 掃花游·寒食,用清真韻
冷煙社日,又夢裡清明,雁歸南楚。柳條細縷。記燕山綉陌,紙鳶晴舞。巷口餳簫,送老臨安夜雨。醉春去,指一色酒家,紅杏花處。城外知里許。嘆墓草萋萋,百年歸路。翠蒿存俎。聽啼鵑喚客,淚沾衣素。杏酪催人,那識家鄉更苦。暗延佇。閏花朝、錦城簫鼓。
24 金人捧露盤·王文安公墓瓦俑,以宋紹興六年葬,去今七百六十二年出土
故(《歷代蜀詞全輯》作“古”字。)人墳,今人屋,後人耕。如夢裡、此夢誰醒。宋陶留像,鳳凰原穴土花腥,同時舊侶,杜鵑啼,翁仲無聲。紹興年,徽猶閣,南渡恨,大官銘。過三朝、重見三榮。問今何世,春山無地種冬青。蟲沙萬劫,血痕斑、紅過魚燈。
25 三姝媚·哭寧河高文通公
千山啼杜宇,北風蕭蕭兮,報公歸去。記別涼秋,正六飛西幸,玉京無主。二十年華,全換了、地維天柱。半世咸陽,清淚銅仙,灞陵秋雨。春到梅花紅處。問鬢雪三生,夏峰年譜。運厄龍蛇,竟一箋如讖,玉棺天路。馬鬣新封,乾淨是、先朝黃土。謚取江淹名字,燕山萬古。
26 繞佛閣·鄉修得京中書,知彊村近問
上洄下潠(《歷代蜀詞全輯》作“噀”字。),霜鬢已白,煙翠無主。沙燕新乳。對門店裡、鄰翁葬何處。破籬未補。窮到世處,生計蔬圃。秦漢如許。甚時送老,桃源數株樹。片玉報京國,夢引吳娘攜酒去。遙念夢窗、江南芳草渡。慣藥味宵濃,香似仙露。幾家人住。問劍水星紋,花下蠻宿。杳楓橋、舊年秋雨。
27 三姝媚·聞喬損丈卒法源寺
幽州天外遠,望魂兮歸來,武擔山畔。古佛同居,總半生英氣,法華千轉。柳色依然,春未了、台城先換。第一傷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館。三度同經兵亂。記舊國黃塵,夜深長嘆。小閣延秋,有相公來去,履痕都滿。是色皆空,全付與、鐘聲腸斷。歲歲尋碑唐寺,丁香淚點。
28 前調·偶以小絹寫樹石,有似薊門山者,聊短述
荷花紅向午,寫青山如龍,掉頭西去。斷角殘鍾,著老僧三兩,戒壇煙樹。大瀑淙淙,知半夜渾河飛雨。是夢全消,長樂花深,六龍何處。遺事宣和箋注。仗斷幅收將,舊家墳土。故國歸來,任亂山無縫,幼輿難住。大錯而今,傷聚鐵、九州還鑄。(時以復辟動天下之兵。)寄與南朝家令,星娥認取。
29 婆羅門令·兩月來蜀中化為戰場,又日夜雨聲不絕,楚人云:後土何時而得干也。山中無歌哭之所,黯此言愁
一番雨、滴心兒醉,番番雨、便滴心兒碎。雨滴聲聲,都裝在、心兒里。心上雨,干甚些兒事。今宵滴,聲又起。自端陽、已變重陽未。重陽尚許花將息,將睡也、者天氣怎睡。問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聲聲未已。流一汪兒水,是一汪兒淚。
附和作夏敬觀
一江水、送岷峨外,千江水、盡送吳天外。換谷移陵,黃農世、而今壞。波底淚,流與枯桑海。東風雨,吹大塊。信茫茫、後土無真宰。荒歌野哭知何所,人未到、有啼鴂先在。夢程柳掃,絮雪如灑。似我萍蹤更怪,平了傷春債,那盼天相貸。
30 慶宮春·知休庵辟新都室廬未毀,既哀且慰
重疊兵荒,蒼茫天問,剩君矮屋如舟。青眼高歌,赤眉新史,舉家兒女蓬頭。桂湖招隱,又歸路、西風送秋。故鄉無夢,門外湘漓,一樣橫流。崔楊轉轉恩仇。唐家此例,蜀局誰收。刀上生涯,火邊屍氣,一城鮑照新愁。休休居士,幸歷劫、休庵未休。此身何托,南北爭椿,蛋殼神州。
31 百字令·亂中受一廛而不得,感紀
卜居何地,似柳花著水,隨風棲泊。命到溧陽無躲法,傢具一車誰托。雁是勞人,龍名怪物,今止從軍樂。五湖三畝,但除天外飛落。早識一把無茅,風飄掛處,悔不貪泉酌。多少侯門森畫戟,花鎖九微香幙。荒翠三弓,小紅雙琖,紙上專雲壑。太平終老,馬頭夜夢生角。
32 新雁過妝樓
小隊西風,年年是、秋晴一字排空。自春別去,應訝戰血飛紅。羨而無家天地外,計程萬頃水雲中。又相逢,亂山畫角,身世霜楓。人言瀟湘似玉,問翠苔夜宿,曾夢盧龍。萬方多難,何地更著漁翁。聲聲喚人淚落,況鐵甲、沙場書未通。三更雨,正向南飛去,千岩佛鐘。
33 玉燭新·戊午人日答問琴閣
青城歸客瘦。道井絡經時,坐探星宿。一筇在手,山中路、識遍千年樵叟。仙雲萬畝,是水脈、江源蒸就。如夢醒、茅屋魚陂,歸來市朝非舊。人間濺血陳陶,嘆六郡良家,義軍誰救。破書自守,公還近、晉代桃花紅岫。青衫淚透。為笛韻、山陽哀奏。(同傷湯蟄老。)春思苦、人日題詩,花前雁后。
34 買陂塘·香宋圖資中蕭慈筆
怪東風、萬山吹綠,一團乾淨無土。哀哀寡婦誅求盡,老去低頭臣甫。朝復暮。聽啄盡、空林大觜飢鳥怒。高人自古。不信戰雲中,岩棲有福,能做自家主。橫溪閣,三里城邊煙渡。王家舊讀書處。水中曾照蘇娘影,花外一窗紅雨。翻畫譜。賴好我、蕭郎安頓盧鴻住。生涯未苦。借一角柴扉,一條野勺,一■(左土右扁)墨梅樹。
35 滿庭芳·清明
春雨連宵,凍雷驚筍,落紅堆做清明。香街十字,鄰女賣朱櫻。歲歲東風柳線,韓翃句、送老山城。無憀甚,棠梨社酒,吹角下江兵。春耕。齊綠野,經年似夢,妖鳥羅平。又野烏銜紙,墳草青青。已過桐花凍了,芳原晚、人望天晴。羲皇世,村童八九,榕墩讀書聲。
36 渡江雲·柳
雙溪紅雨過,綠煙金穗,燕子掠晴沙。小風三月影,裊裊腰肢,春醉美人斜。心中萬縷,綰離愁、不在天涯。歸卧久、罷官陶令,垂老尚無家。悲笳。妖烽劍閣,劫火夔關,定楊椿系馬。吟不盡、金城過客,板渚棲鴉。前生做下江潭夢,算七年、人去京華。天萬里,青門歲歲飛花。
37 春從天上來·新城王晉卿先生樹柟,制句見贈云:“劇憐杜老無安策,永憶陳公是霸才。”維君向不為人書,其詒我書創舉也,賦謝
天外驪珠,借一陣東風,吹送山居。卅年相望,孤抱誰如。合鑄許鄭韓蘇,是茗柯同調,算絕藝、詩思還輸。帝城南,見靈光一座,昭代鴻儒。於今七經年矣,喜環海爭傳,舊樣霜須。北徼開藩,西山辟栗,綠意全換蘼蕪。問錦江花發,舊遊地、有夢來無。曙星孤。占太行高處,山翠藏書。
38 八歸·哭江杏村侍御春霖,用石帚韻
燕山夢裡,閩山天末,連歲淚雨未歇。當官抗清朱雲劍,親見舉朝風動,老臣心切。下澤歸兮天墜去,望九廟、愁雲難撥。剩草色、夾漈青青,枉送了鶗鴂。誰分春風進酒,椒山祠下,便做今生長別。母哀誰養,子肌(楓註:當為飢字。)誰飽,信史傷心來葉。近如花眾女,改著鴉頭嫁時襪。人間世、未知胡底,幸挽龍髯,中天懸皓月。
39 解語花·荷花生日,記宣統三年游西湖,以是日遷駕濤新館,蟄仙約也。其冬國變,今蟄仙又薨一年矣
涼雲透綠,畫閣延秋,人病壺天醉。壽華卮里,蘇堤路、一舸鬧紅猶記。衣香舵尾,西子樣、南高眉翠。樓外樓、山外青山,領盡杭州味。門對錢塘江水,望西興紅樹,潮信風起。駕濤新里,潛庵在、共數歐陽遺事。(是日六一生日。)三秋桂子,果送到、冬青無地。荷又花、人化長星,嗟萬方如此。
40 百字令·自題光緒中小像。用江湖載酒集韻
施身自謂,問是真是幻、廿年朝士。自覓瀘川花下句,己似閉門無已。歌行路難,念家山破,樹老人如此。青蜺扣額,九關橫塞天耳。後事都到今朝,可憎面目,重照恆河水。不盡海潮吹地轉,閃閃青紅蜃市。野火空心,銅盤注淚,自老殘僧事。絳雲樓上,柳家爭對如是。
41 大有·秋收
秋水龍鱗,晚風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晝。幾多時、春原嫩綠如綉。如今活計汗珠里,說經年、一家南畝。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青黃斷,挨餓久。度日更無糠,白泥哄口。還刮龜毛,半死命根誰救。莫更笑鄉中叟。軍歌響、如何將就。趁今日、鄭俠圖中,斟杯濁酒。
42 水龍吟·題稼軒詞。即用集中登建康賞心亭韻
風吹太古秋聲,手捫星斗行天際。荒荒下界,齊州九點,萬山如髻。元晦論交,疊山請謚,齊名蘇子。有龜堂詩骨,龍川文筆,唾壺響,鐵如意。志取長鯨為鱠,問中原、虜塵消未。蒼天老矣,趙家宮殿,錢塘王氣。小試滁湘,可憐王藺,謗書忘此。逗叢編夜雨,天驚石破,化黃河淚。
43 金縷曲
四壁秋蟲嘆。似棲棲、衰年才盡,病貧傷晚。伴我愁心無眠夜,思婦勞人合傳。又涼雨、聲聲河滿。老去匆匆神州路,甚濤頭、尚噴魚龍戰。風信黑,海無岸。九霄封事三更半。記歸輪、譙樓掛月,御河南轉。曉約酒人城西去,石景戒壇僧飯。忽落葉、一身天遠。短劍床頭蒼龍吼,哭荒雞、小拍秦王犯。天又曙,數聲雁。
44 念奴嬌·偶檢舊籍,得向仙僑海上詩云:“一念家山百感俱,吳江楓落渺愁予。杜根滌器甘窮死,梅福成仙定子虛。大錯鑄成新造國,餘生留讀未燒書。乾坤自此多長夜,只夢桑田見海枯。”飛徐鳴悲,然不損翀天之氣,今三年矣,天下事又大變,世亂仍未已也。夜中無寐,用玉田夜渡黃河韻(《歷代蜀詞全輯》此首題作“念奴嬌·用玉田夜渡黃河韻”)
蒼龍星沒,望神州不見,小欄桿北。似聽孤鴻天外語,十六燕雲歷歷。承露銅仙,朝天銀燭,馳道如弦直。忍拚孤注,幕巢秋燕如客。歲歲南北烽煙,茂陵歸路遠,馬嘶無跡。宛轉古城蒿影下,裊裊白狐人立。空穴來風,漫天作雪,火笑巢中碧。雄雞尾斷,一聲天下皆白。
45 水調歌頭·生日
天地此秋色,人老菊花風。生前生后無際,何法款鴻濛。半世山河一夢,七載蟲沙萬劫,寸寸錬衰翁。海水一泓綠,搖蕩酒杯中。榮州郭,今自壽,老為農。萬方一概,何必皂帽老遼東。天際雲來雲去,世上潮生潮落,如劍斬虛空。五十二年事,頭上五更鐘。
46 風入松·九月二十八日懷江叔老
病中無客款秋春,花冷古重陽。十年此日桑乾路,納松風、石景僧庄。小市橐鈴聲里,一鞭驢背山光。西風如夢海生桑,明月照流黃。白頭江令今應健,奈歸人、卧老清漳。枕上孤鴻落葉,天邊綠樹紅牆。
47滿庭芳
風替花愁,春隨人老,酒醒中夜思歸。故鄉吹綠,秧水縣門西。似別燕山未久,新亭宴、風景依依。東華夢,香山病酒,崇效牡丹期。玻璃。江上棹,河橋忍別,楊柳千絲。奈不平心事,爭近彈棋。細語誰家燕子,江南怨、朱雀斜暉。荼蘼雪,佳人為我,低唱縷金衣。
48 齊天樂·清明寄山腴觙公
送君小幅榮州畫,山城百花春雨。北郭人歸,東方日出,格磔渚頭沙路。魚陂四五。漸遠漸無人,豁開平楚。一壩晴蛙,宅邊倪瓚數株樹。山從西角落霞,翠尖尖似筆,天半撐住。倒影於溪,各家之竹,水碓綠蔭人語。思君路阻。奈小店依稀,草堂佳處。又過清明,亂山啼杜宇。
附金縷曲·成都春盡寄懷榮州向楚
燕子生涯苦。斗春風、楊花如雪,送春無語。碧玉年華初長大,人比柳家還妒。怎不分、小星三五。見說黃楊須厄閏,撩渠儂、定惱羞成怒。聽杜宇,勸歸去。烽煙早斷榮州路。莽蜀南、大好青山,今誰作主。鴻雁信從天上過,為問先生安否。應勝在、鄭公鄉住。玉貌圍城才幾日,看花卿、又換新樂部。九州鐵,總成錯。
49 憶舊遊·除夕贈張夫人
記丁年守歲,子夜同心,人在雲安。向夕沙灘下,聽千峰爆竹,淚數鄉園。素裙半榻同夢,江雨徹宵寒。笑漢臘催程,巴船送影,悔嫁朝官。桑田。幸留命,又四遠雞聲,今夜今年。滾滾新潮大,望神州何地,橫界闌干。夜堂對酒閑話,兒女集燈前。便咫尺天涯,歸帆上峽山外山。
50 風入松·草堂留別
江梅新扮小紅看,指日趁花還。明知歸亦無家住,號司空、且佔三官。一擔將書作伴,半頭向岸牽船。算來冬至去三天,夢裡漢嘉山。何年死似今朝醉,望榿杯、不盡憑欄。風雪離人頭白,尊前一步陽關。
51 如此江山·傳度大師新構一樓,榜曰:如此江山。即賦此調為賀
天開圖畫烏尤寺,江心一螺孤峭。方外疏鍾,秦時片月,萬綠孕茲瑤島。峨嵋翠掃。趁玉宇初揩,銅河先照。如此江山,海天秋色一長嘯。高僧提舉一切,曠怡亭故址,闌檻新造。春水魚天,洞庭龍穴,豁出雷塠杭道。香台縹渺。待日落將西,幽篁更妙。如此江山,一樓天下好。
52 齊天樂·留別渝中知舊
夕陽紅是愁來路,依稀數峰青峭。個是榮州,算來公井,(車路通井后,還家僅一日余矣。)陌上萋萋春草。清明近了。正秧馬田荒,杜鵑山笑。相對陽關,一回離別一回老。霓裳中序第一,故人清唱里,何限懷抱。(唱和成帙。)紅雨沾衣,白頭扶杖,還想花崖重到。河清尚早。問來日晴明,幾人知道。歸去來兮,送行詩定好。
53清波引·燒茄(以下錄自《歷代蜀詞全輯》)
紫腴鄉圃。仗縴手、竹籃摘取。是崑崙脯。落蘇得名古。葉葉綉荷裹,味在松毛烘處。恍擬燒荀(楓註:疑當為筍字。)春蘭,坐香積、飽禪箸。詩人肺腑。合貧薄、填此風露。懶殘知否。勝糠火煨芋。晴天破魚子,種自新羅收貯。一笑山葉宵紅,更餐番薯。
54 燭影搖紅·此調即重疊憶故人也
秋雨重陽,舉家黃葉聲中過。一詩和夢到榮州,人語江樓坐。誰遣君悲似我。訴知心、涼蛩兩個。峭帆撾鼓,煙寺鳴鐘,不聽猶可。八十松風,甚時傍而圖書卧。菊花尋到鬢邊霜,顧影如何躲。消得江心幾舵。送浮生、兩三漁火。山風茅屋,棋局神州,判將長卧。
55 東風第一枝·山公梅信
十斛松風,小春梅月,數椒紅萼新吐。雁傳一闕清歌,人坐萬山寒雨。暗香疏影,早妝就、林家新婦。問幾生、修到仙香,簪到繙書人否。清夢入、石湖煙浦。香雪海、是儂吟處。夜寒皴玉誰溫,照得月明萬古。蒼苔白鶴,漫驚起傷春情緒。願種遍、石室青城,頭白待君為主。
56 疏影·鏡情
圓冰抱月。問是它是我,心事難說。莫道無雙,香玉分明,端相妙影如活。新妝事事窺儂樣,向鬢角、秋波斜瞥。笑夜來、百種春情,都怕與卿相涉。明是空花一片,畫中畫不出,如此清絕。一意爭妍,錯喚真真,兩個桃根桃葉。屏紗隔處梨花軟,(穿衣鏡。)想浴后、微遮裙褶。待普天、倩女離魂,(伍博士藏影。)放出寸光全攝。
57 綠意·破蕉
碧雲寸裂。甚半宵剪取,羅衣千褶。寒雨聲聲,燭掩紅窗,秋意者般凄絕。情知百事難堅固,更莫問、此心層迭。信美人、薄似琉璃,伴得鷺荷葉。回首芳緘乍展。綠天外,蓋盡茅庵明月。扇扇涼陰,清護書櫥,香醉紫花時節。無端吹碎青衫影,竟不解、西風何說。賴畫牛、一個詩禪,染輞川晴雲。
58 齊天樂·生日
命中郊島天寒瘦,生來菊花秋晚。萬事皆非,一身無著,(無一亂之覆。)冉冉百年今半。衰兄強飯。說夢裡重心,淚邊親面。雨過停雲,故人一一比天遠。重陽今又五日,夜涼雙雁語,風葉山館。機上流黃,鏡中垂白。一樣遼陽征怨。桑田水淺。難墜地如斯,夕陽何限。失笑閨情,一杯酬大雅。
59 石湖仙·和青城室主見壽
涼雲飛雁。望松際圖書,人遠天遠。彭澤認前身,只荒田、同無下噀。黃花秋雨,問此後、歲寒誰管。仙琯。枉人琅、響遏天半。嗟公近年亦老,付今生、虞初小傳。黛黛花香,賴有翻書人面。鬢絲禪榻,葯爐經卷。歲華如箭。香火伴。青城早築仙館。
60 蝶戀花·因余幅湊此數語
醉記圖書秋一府。今也梅花,紅到相思處。花外遙知林子羽。小吟八十松風路。宋玉風流詩界主。聞說誅茅,別了魚陂住。人影春燈來複去。歲寒且話城西雨。
61 喜朝天·餞灶
一年心。送君上重霄,濁酒聊斟。歲聿雲暮,銀罌翠管,前世來臨。今剩梅花細萼,付廚娘、吹香上篷簪。貧士饌,黃羊那得,休降災祲。行程只七天路,算日歸除夕,春又駸駸。為聞天上,羲東一轉,可判陽陰。帝所曾聞極樂,又何事、群仙煉黃金。玉皇笑,紅雲護我,躲到而今。
62 瑞鶴仙·和金坡祀蘇韻
錦城燈又歇。南飛鶴,過了蘇門一月。岷峨此為節。借松醪、三奠香通金闕。多時戰血。坐中人、都換白髮。似仇仙命,原金八百年,一般磨蠍。凄絕金蓮玉局,孟博淵明,夢痕重疊。風波片葉。三生影,付禪窟。望西眉、下拜上元春暖,梅花同社盡發。記熙寧丁巳。公正濟南詠雪。
63 千秋歲·賀玉津閣病起。玉津別有詞來也,此復矣。附記。
百花香里。偏把偏罷疾。禹踦步,湯■(外疒內扁)體。花潭偏有約,花市偏難醉。天倪閣,梧桐一半留生意。花外靈藥健,枯禪起。花風幾番信,花社千秋歲。偏提掛,花朝一話維摩趣。
64 百字令·竹垞韻
故人知否,檢前生卷子,花朝南泊。萬種相思千種夢,心事微波難託。白石簫聲,綠珠眉樣,鏡底翻書樂。去年今日,海棠紅自開落。誰憶浩劫如斯,桑田留命,還對松風酌。我更無錐能卓地,醉擬借天為幕。一局康猧,半生塵蠹,生計雲歸壑。幾時重聚,山頭夜夜吹角。
65三姝媚
仙桃紅破口。問青城山中,石堂修否。應節春霖,是野人生計,種花時候。四壁圖書,應怪汝、年年廝守。薄倖東風,幾度頻吹,一池春縐。齊向南能低首。為護法禪天,萬雲歸岫。未識春人,作樂昌啼笑,眼波誰溜。今節收鐙,爭忍折,陽關煙柳。大好山公驢背,松風勸酒。
66 滿庭芳·清明
春老鵑聲,秧開雀口,百花紅過山城。香街十字,鄰女賣朱櫻。一色東風柳線,韓翃句、適到清明。無憀甚,鶯飛草長,雲白萬山青。春耕。齊綠野,經年一夢,錦水交兵。剩千家野哭,無定河腥。又是棠梨社酒,連宵雨、人望天晴。羲皇世,三間小塾,榕徑讀書聲。
67 木蘭花慢·杜鵑花
萬山紅似血,是誰染、蜀宮花。想望帝魂歸,聲聲啼月,變作根芽。天涯。欲歸未得,嘆如今歸去也無家。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鉛華。一種著銀紗。清絕玉無暇。同生成薄命,淡妝濃抹。誰勝。些些流霞。淚珠上臉,哭清明渾到玉鉤斜。北望燕山亭杏,可憐人不如它。
68 掃地花·送春,用夢窗古江村韻
紫鵑喚客,道爛錦年光,夜歸瑤島。素緣未了。似陽關送別,馬嘶芳草。夢裡天涯路,比山中更小。翠雲窈。問昔日萬花,今為誰好。門凈風自掃。且料理吟身,寺鐘催小。錦江■棹。念橋通萬里,故人書少。作客家山,過活依然皂帽。訴圓照。幾時春、太平同到。
余鄰是溪,世所游釣,渚清沙白,平疇遠風,一綠稻畦,色如鸚鵡。古塔若筍,遠瞰於林闉;翠筆為峰,上蟠乎霄漢。竊以謂,晴天水落,沙路生焉,儻憑兩崖,卧虹成堰,則樵蘇遠戢,秀絕中皋,空明一陂,泛秋尤勝。其王氏人士,如庄叔、教源者,旁刺它書,刊之樂石,庶希風前秀,文獻有徵。嗟乎!處士聲消,靖康已禍,高人宅老,陸遊生哀,時變則悠悠無窮,石瀨則泠泠傳響。斯閣也,其將並嘉州蘇子之樓,而不入咸淳臨安之志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