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闌尾炎
異位闌尾炎
異位闌尾炎是是少見的,位置異常的闌尾發生細菌性炎症。正常闌尾位於右下腹,異位闌尾可出現在腹腔或盆腔的任何位置,常見的異位闌尾有:肝下闌尾、左位闌尾、盆位闌尾、腹膜外、盲腸壁內等異常位置。闌尾的位置取決於盲腸的位置,由於盲腸本身的位置不正常,如先天性內臟轉位、腸旋轉不良、活動盲腸、盲腸下降不全或過多等,則出現異位闌尾。主要表現為腹部、腰部疼痛,也可出現噁心、嘔吐、發熱等全身癥狀。急性異位闌尾炎一旦確診應儘早行手術治療。病死率約為0.1%~0.2%,其預后與性別、年齡、病變程度、病期早晚、術前的治療和手術時機等因素有關。未積極治療可發生瀰漫性腹膜炎、腸道梗阻、闌尾周圍膿腫、瘺管、竇道形成等嚴重併發症。
● 普通外科
● 闌尾腔機械性梗阻是主要原因,闌尾本身細長,易發生糞石阻塞或其他異物的堵塞,造成闌尾缺血壞死。
● 細菌感染。
● 不同類型的闌尾炎,疼痛的位置也不盡相同,以下為常見異位闌尾疼痛表現。
● 肝下闌尾炎:右上腹疼痛及壓痛。
● 左位闌尾炎:左下腹固定的壓痛
● 盆腔闌尾炎:疼痛表現較輕,但可出現產生尿急、尿頻、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靠近直腸者有持續便意、粘液稀便等。
● 常伴有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 乏力、發熱等。
● 腹腔鏡檢查、B超檢查對異位闌尾炎具有確診意義。其他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X線檢查、CT檢查、胃腸造影等。
● 腹腔鏡檢查
● ● 能直視闌尾及腹腔情況,確診率幾乎達100%。
● B超檢查
● ● 其診斷的特異性、準確性和敏感性均較高,B超可顯示闌尾是否腫大、闌尾腔內是否存在糞石等。
● X線檢查
● ● 炎症部位盲腸脹氣,與腸梗阻和消化道穿孔可以鑒別。
● 胃腸造影
● ● 可以發現盲腸異位和闌尾部分或完全不顯影,伴盲腸底部或迴腸末端局限性壓跡。
● CT檢查
● ● 可見闌尾管壁增厚,積液和闌尾腔擴張,可顯示闌尾周圍炎和盲腸周圍炎性改變。
● 纖維結腸鏡闌尾插管造影
● ● 對診斷慢性異位闌尾炎有價值。
● 血常規、尿常規
● ●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增高,提示機體存在炎性反應。
● 主要根據臨床特點、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
● 急性異位闌尾炎80%以上伴有胃腸道癥狀,如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等。
● 65%以上伴有轉移性腹痛,即腹痛有轉移,但並非轉移至右下腹。
● 腹部體征不典型,常出現腹部體征和全身癥狀及白細胞計數不相符合的感覺。
● 能直視闌尾及腹腔各臟器情況,確診率幾乎達100%。
● B超可顯示:
● 闌尾顯影增粗,直徑≥7毫米。
● 闌尾腔內呈強回聲,管腔寬度≥5毫米。
● 闌尾邊界不清,周圍見強回聲帶。
● 闌尾周圍網膜聚集徵象。
● 闌尾周圍積液。
● 闌尾明顯腫大,局部顯著突出,或部分呈不一致性增厚。
● 發現闌尾腔內糞石強回聲影。
●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增高提示機體存在炎性反應。
● 盲腸后腹膜外位闌尾炎
● ● 易壞死、穿孔形成闌尾周圍膿腫,久者破潰形成腰部竇道,此型應與髂窩膿腫、胃周感染和結核性膿腫所致的腰部竇道相鑒別。
● 肝下闌尾炎
● ● 臨床易與膽囊炎、潰瘍病穿孔和高位腸梗阻混淆,均可表現為右上腹疼痛,B超、CT和X線檢查能幫助鑒別。
● 左位闌尾炎
● ● 應與腸梗阻、結腸腫瘤、卵巢囊腫蒂扭轉,異位妊娠破裂等疾病鑒別,均可有左下腹疼痛。
● 盆腔內闌尾炎
● ● 應與婦科、泌尿科和直腸疾病鑒別,均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以及持續便意、黏液稀便等。
● ● 如有以上相關表現,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 急性異位闌尾炎一旦確診,應儘早行手術治療。抗生素治療炎症雖可暫時消退,但75%以上的患者將會複發。
● 一旦發生穿孔,擴散,則易形成闌尾周圍膿腫、髂窩膿腫、腰部膿腫及腎周圍感染,也可形成闌尾膀胱瘺和闌尾陰道瘺,或繼發門靜脈炎、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
● 反覆的炎症刺激也可導致腸道粘連、梗阻。
● 其預后與性別、年齡、病變程度、病期早晚、術前的治療和手術時機等因素有關,積極治療可減少併發症,預后較好。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減少便秘的發生。
● 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