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陵節
普陵節
普陵節又稱普珥節,是猶太人每到二或三月舉行的化裝遊行的節日。
在古代,成為王妃的猶太人以斯帖曾經不惜一切地拯救過猶太人的生命。這個節日就是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在普陵節上,人們要吹笛、敲鐘,孩子和大人們都化裝上街遊行。在進行這個愉快的遊行之前,孩子們必須學習這個節日的由來。
以斯帖曾經捨身向國王通報屠殺猶太人的陰謀,結果陰謀的主犯被處決,猶太人在千鈞一髮之際保住了生命。表達猶太人的感謝之情就是普陵節的主旨所在。在每年的十二月,有歷時八天的獻殿節。在古代,為了反抗希臘的暴政,馬喀比派舉行起義,恢復了猶太人自治。這個節日就是為了紀念這次起義而設的。在這個節日里,人們要就耶路撒冷神殿遭褻瀆和猶太人的信仰自由遭剝奪的歷史進行學習。還有,在二千年以前,希臘軍隊親手破壞了耶路撒冷神殿。為了紀念這次事件,每年八月猶太人都會回顧歷史,實行一天的絕食,祈禱神殿的再建。
另外,還有西班牙的猶太人遭流放,猶太人遭基督教徒的彈壓,被徵收苛捐雜稅,一直到法西斯的大屠殺,不管事件大小,只要和自己有關,猶太人都會調查清楚,詳細地記載和記憶。猶太人選擇的使命就是不再讓這些悲慘的歷史重演。過去的苦痛就是將來的教訓,所以,猶太人會把這種使命傳於下一代,告訴他們:對人生不能採取安逸的態度;對民族、對世界都要有責任感;學習歷史不應該只停留在過去,還要對未來敞開自己的胸懷。一個民族擁有自己的歷史,一個人同樣也擁有自己的歷史,比如人的成長、體驗、家庭、朋友和故鄉。每一種體驗都和有關的歷史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大的歷史板塊。歷史就是個人和他所在共同體的產物。學習歷史不是要羅列過去的歷史事件,而是要考慮這些事件和現在之間的關係以及它所具備的意義。對猶太人來說,歷史就是對現在的挑戰和對未來的發問。舉例來說,猶太人的教科書中不會單純記錄猶太人怎樣遭法西斯屠殺,而是要設問:如果你自己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怎樣對應?學生們會被要求參考先人寫的各種關於集中營生活的文章,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根據情況不同,有的人如果有從集中營中倖存下來親戚朋友,可以與他們進行座談,聽一下最真實的體驗。通過這樣的學習,更能直觀地認識歷史,從中進行反省和看到未來的方向。法西斯德國的罪惡再不可饒恕,也要和德國人民建立友好的關係,這就猶太人對歷史採取的歸納法的態度。從失敗中,能認清善與惡,正面事物和負面事物,並進行區別。猶太人最忌諱的就是無視事實,對所有的事物都做一刀切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