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良性腫瘤

膽囊良性腫瘤

膽囊良性腫瘤是發生於膽囊的良性腫瘤,原屬少見病。近年來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膽囊良性腫瘤的檢出明顯增多。包括膽囊腺瘤、膽囊腺肌瘤、膽囊息肉樣病變(如膽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類型,其中以膽囊腺瘤最多見。膽囊的慢性炎症及結石的長期刺激和損傷所導致的膽囊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膽囊良性腫瘤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食慾減退,查體可有右上腹壓痛。膽囊良性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可合併膽囊結石、感染;少數可惡變。當瘤體直徑>10mm時具有惡變傾向。

就診科室


● 普外科或外科、腫瘤外科或腫瘤科

病因


● 膽結石和慢性膽囊炎以及膽汁代謝產物的慢性刺激是形成膽囊良性腫瘤的主要原因。

癥狀


● 膽囊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常在超聲檢查時發現。
● 部分病人表現為上腹不適、食慾減退,查體可有右上腹壓痛。
● 可出現膽道梗阻(腹痛和皮膚鞏膜等黃染)及繼發感染癥狀(發熱等),有發生膽道出血者可見嘔血、黑便。

檢查


● 診斷膽囊良性腫瘤主要依據超聲檢查。
● 膽囊造影
● ● 主要是為了觀察膽囊內的充盈情況,可輔助診斷。
● B超檢查
● ● 主要是為了觀察膽囊區是否有佔位性病變,可明確診斷。
● 病理學檢查
● ● 因其他疾病行手術探查或膽囊切除后在黏膜上發現,有時須做病理檢查始能確診。

診斷


● 醫生診斷膽囊良性腫瘤依據臨床表現、超聲檢查和膽囊造影檢查等。
● 可出現上腹部不適、疼痛、腹脹、厭油等癥狀。
● 膽囊造影可顯示膽囊邊緣性的類似剪票孔樣的小圓形充盈缺損,從多張片子所見部位不變。肌腺瘤可呈三聯表現:①充盈缺損;②相當於病變臍凹中央的不透光斑點;③憩室狀周圍有不透光點。
● B超檢查可在膽囊區見佔位性病變,多種體位下其位置不變,長期隨訪其大小無明顯變化。

鑒別診斷


● 膽囊良性腫瘤需與膽結石、膽囊惡性腫瘤、膽道梗阻相鑒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超聲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膽囊良性腫瘤以手術治療為主。
● 病變>10mm者,惡變風險增加,應手術切除膽囊。
● 病變<10mm無明顯癥狀的病人,需評估惡性腫瘤風險。風險因素包括:年齡>50歲;無蒂息肉;印第安裔。如存在危險因素,建議手術切除膽囊;如不存在危險因素,定期超聲隨訪。
● 常用手術方法:膽囊切除和膽管斷端對端吻合術加T管置入術。

危害


● 膽囊良性腫瘤引起的上腹不適、食慾減退、上腹壓痛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可合併膽囊結石、感染;少數可惡變。

預后


● 膽囊良性腫瘤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
● 早期、規範的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緊張。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