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公園

福建省羅源縣蓮花山公園

公園位於縣城南郊,東起松山鄉政府駐地,南至全厝里、坂尾、葛藤灣、前房、上呂洞等村莊新劃定地界,西起洋后里上山小路,北面東段以104國道為界,中段以種子公司往北6米為界,西段至聖水寺山腳,規劃佔地總面積236.5公頃。

發展歷史


蓮花山開發年代久遠。唐咸通元年(860年)分別在山之東北側建觀音寺和聖安寺。
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建集雲寺。宋紹聖三年(1096年)建聖水寺,辟棲雲洞、東部建玉泉庵。宋代有人在此築屋隱居讀書,所建房屋著名的有吏部尚書陳顯伯的“南坡精舍”(今糧食加工廠之東處),朝議大夫、轉運使兼勸農使黃木侖三兄弟的“連茹齋”(今聖水寺右側),鄉賢陳元登掛劍石上的寓舍,張斗南讀書處(今聖水寺北牆外)等。
元代建棋盤石亭。明代建築物更多,有蓮花寺、盤石庵、渡頭庵、桃枰庵、馬元帥廟、巽峰塔、塔前庵、雙峰亭、尤光被(明戶部郎中)墓、鄭遂(明兵科給事中)墓。清代建有臨江亭(在東北部)、觀音亭、勸農台以及葉大觀(清庚戊進士,授檢討)、阮升基(清庚戌進士,官揚州、常州同知)讀書處,蓮花書屋等。
至清末大多無存。民國時期僧證亮等又拆遷塔兜觀音亭於聖水寺嶺下。
新中國成立后,於1958年在聖水寺西側建烈士陵園。
1977年後,相繼修復“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破壞的聖水寺、觀音亭、烈士陵園等,重新鋪設登山石階。
1984年建“紅軍攻克羅源城紀念碑”;
1987年重修巽峰塔、整修尤光被墓;
1990年闢為公園,同年鋪設眠鶴亭至坦克崗石徑3200米,新建晚翠亭、觀潮閣,種植花木3萬餘株。

主要景點


公園內主要景點:中部有烈士陵園、聖水寺、棲雲洞、筆硯峰、眠鶴亭、觀音亭和古榕樹、古樟樹(胸圍4.4米,高30多米)以及各代摩崖石刻等;
東部有巽峰塔、晚翠亭、觀潮閣、玉泉洞、尤郎中墓、掛劍石;
西部有聖安寺,寺西北有石室(30平方米)、石屋(4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