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崗上鎮的結果 展開

崗上鎮

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轄鎮

崗上鎮,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地處藁城區西部,東與廉州鎮毗鄰,南與丘頭鎮接壤,西與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搭界,北隔滹沱河與九門回族鄉、南董鎮相望,區域面積45.47平方千米。

明代時期,屬真定衛;1987年11月,設崗上鎮;1996年1月,大同鎮併入。崗上鎮人口有41435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崗上鎮下轄11個行政村。

2011年,崗上鎮財政收入368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00萬元,增值稅1767萬元,企業所得稅1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01元。 2018年,崗上鎮有工業企業825個,其中規模以上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真定衛。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並真定衛入藁城,歸崇岡營。
民國時期,屬藁城縣一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屬藁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藁城恢復原建制,先後屬三、七區。
1949年10月後,先後屬藁城縣五、四區。
1953年7月,始設崗上鎮(區轄鎮)。
1956年6月,設崗上鄉。
1958年8月,屬衛星公社;同年11月,改屬大同公社。
1961年5月,成立崗上公社。
1984年1月,設崗上鄉。
1987年11月,設崗上鎮。
1996年1月,大同鎮併入。

地理環境


 崗上鎮位於藁城市西部,西距省會石家莊20公里,307國道、石黃高速公路、機場路分別貫穿鎮境中部、北部、東北部。西部與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鄰、與正定縣搭界,東部、南部分別與廉州鎮、丘頭鎮接壤,北部隔滹沱河與九門鄉、南董鎮相望,區域面積45.47平方千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是全市經濟、文化重鎮。2001年全鎮轄行政村16個,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5.71萬畝,總人口4.70萬人。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崗上鎮有耕地面積4.94萬畝,人均1.4畝,全部為水澆地。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崗上鎮下轄11個行政村:崗上、小豐、故城、台西、庄合、故獻、雙廟、東邑、大同、西辛庄、杜村。
截至2020年6月,崗上鎮下轄11個行政村:崗上村、小豐村、故城村、庄合村、雙廟村、台西村、故獻村、西辛庄村、杜村村、東邑村、大同村,鎮人民政府駐崗上村。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崗上村~201鎮中心區
小豐村~202鎮鄉結合區
故城村~203鎮鄉結合區
庄合村~204鎮鄉結合區
雙廟村~205城鄉結合區
台西村~206鎮鄉結合區
故獻村~208城鄉結合區
西辛庄村~209城鄉結合區
杜村村~210城鄉結合區
東邑村~211城鄉結合區
大同村~212城鄉結合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崗上鎮總人口353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84人,城鎮化率4.2%。總人口中,男性17536人,佔49.6%;女性17815人,佔5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3.7‰,人口死亡率6.34‰,人口自然增長率7.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30人。
2017年末,崗上鎮常住人口為37584人。
截至2018年末,崗上鎮戶籍人口有37564人。
2021年6月22日,石家莊市藁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崗上鎮人口數為41435人。
興安鎮
興安鎮

政治


崗上鎮依照“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主體目標,加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全鎮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1997年,崗上鎮協助藁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承擔國家科委攻關項目--10多萬畝小麥,畝產千斤模式化栽培技術規程實施。經全國小麥評審團實收實打,在全市率先成為小麥畝產過千斤的3個鄉鎮之一。1998年,在藁城市白色走廊建設中,西辛庄村建造日光溫室1200多個,對全市種植結構調整及“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起到積極示範帶動作用。2000年,崗上鎮萬畝甜椒基地及西紅柿基地,通過無公害蔬菜生產資質認證,註冊“碧青”牌商標。同時,雙廟村、西辛庄村、杜村、庄合村被藁城市政府授予“蔬菜生產專業村”榮譽稱號。

經濟


綜述

崗上鎮
崗上鎮
近年來,崗上鎮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一中心,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推進農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使全鎮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以抓好雙廟甜椒、西辛庄日光溫室、南席、西馬村棗梨“三大基地”為突破口,積極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目前,雙廟甜椒基地總面積達1.5萬畝;西辛庄溫室基地面積達到7000多畝,棗梨基地面積達5000多畝。2006年全鎮冬棗掛果面積達到800畝,產量達到75萬公斤,為農民增加收入80萬元。為促進蔬菜業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崗上鎮在市農業局的幫助下,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先後成立了藁城市創新蔬菜協會、雙廟甜椒協會、杜村蔬菜協會、西辛庄日光溫室蔬菜協會、鑫達奶農協會,這些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成立,大大提高了農民對生產、經營、銷售的參與程度,參加協會的會員共計650人,對“三大種植基地”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促進蔬菜產業的大發展,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功能,2006年投資1500萬元對原雙廟蔬菜市場進行擴建,市場總佔地200畝,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批發市場、辦公樓、停車場、道路硬化,目前,市場一期已經投入使用,市場建成后將為崗上、九門、南董、張家莊等鄉鎮的蔬菜產後銷售提供便利條件。
崗上鎮以“項目立鎮,工業強鎮、農業富鎮”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使全鎮民營企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爭引到總投資3.5億元的河北太行機械有限公司,總投資4.5億元的河北益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總投資6000萬元的華澳綠藍生投資有限公司,總投資2900萬元的石家莊市犀牛日化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的河北佳意空調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崗上鎮財政收入368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00萬元,增值稅1767萬元,企業所得稅1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01元。
2018年,崗上鎮有工業企業825個,其中規模以上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崗上鎮農業總產值5.24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0.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98萬噸。蔬菜以種植設施蔬菜大棚為主。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4.06萬畝,設施蔬菜大棚250餘座、1100餘畝,蔬菜產量24.46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甜椒、黃瓜、香筍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末,生豬存欄3500頭;羊飼養量0.79萬隻;牛飼養量0.67萬頭;家禽飼養量88.69萬羽。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35台(輛)。

第二產業

崗上鎮以醫藥、機械、食品加工為主。
2011年,崗上鎮工業總產值44.26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383家,職工61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7%。建有佔地800畝的機械加工園區。

招商引資

招商政策:“親商、安商、富商”是崗上人始終信守的宗旨。
“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是崗上人博大的胸懷和全新的理念。
“誠信、雙贏”是崗上人與外來投資者合作的基本方針。
優美宜人的環境、便捷優越的設施和完善規範的服務,讓每一位投資到崗上的企業家倍感舒適溫馨。

特色產業村

1、故獻制蠟、醬菜專業村
現有制廠23家,醬菜加工企業16家,從業人員731人,年產值1.2億元,入庫稅金112萬元,佔全村收入的51%,臘製品遠銷非洲及中東地區,加工的醬菜主要銷往省會石家莊。
2、台西製鞋專業村
現有廠家14家,從業人員200人,年產值4000萬元,入庫稅金19萬元,產品銷往周邊縣市。
3、塔元庄印刷專業村
現有印刷企業32家,從業人員326人,年產值5000多萬元,入庫稅金37萬元,該村印刷業在周邊鄉鎮,特別是在開發區和石家莊市已小有名氣。
崗上鎮
崗上鎮
4、雙廟甜椒種植專業村
種植面積3500多畝,佔全村耕地總數的97%,現已輻射周邊十幾個村,種植總面積達到了3萬餘畝。該村蔬菜市場年交易量達29萬多噸,銷售旺季日交易量達200萬斤,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山西、廣州、內蒙等地。並且早在2000年就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碧青”牌商標。
5、西辛庄番茄種植專業村
佔地2700多畝,建有溫室大棚3000多個,佔全村耕地總數的53.6%。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哈爾濱、太原等大中城市。
6、東邑小麥良種繁殖專業村
與河北省冀豐農業、石家莊萬豐種業公司、藁城市種子公司等多家種子公司簽定了小麥良種產銷合同,建成佔地3200餘畝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涉及到全村總戶數的93%,畝產比普通小麥多100餘公斤,每市斤價格高出普通小麥市場價格15%,每年為全村農戶增收30多萬元。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崗上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887人,專任教師66人;小學7所,在校生1788人,專任教師1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98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民辦高等學校1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55萬元,比上年增長4.4%。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崗上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廣場11個,秧歌、鼓樂等各類文化專業隊伍27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萬餘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120戶,入戶率90.7%。部分村接有數字電視。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崗上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村衛生室11個;病床126張。專業衛生人員104名,其中執業醫師42人,執業助理醫師44人,註冊護士1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以上。

體育

2011年末,崗上鎮有學校體育場10個。11個村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2011年,崗上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9戶,人數558人,支出80.55萬元;農村五保供養人數88人,支出36.42萬元;集中供養率73%,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70人次,支出1.1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95人次,支出10.7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1人次,支出3.10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6.50萬元;其中烈屬30人,複員軍人70人,參戰軍人17人,傷殘軍人22人,60歲以上退役士兵19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887人,參保率98.66%。

安全生產

該鎮首先從思想入手,先後2次召開村“兩委”和企業老闆參加的安全生產專項會議,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觀念,來提高村幹部和企業主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力度。同時,明確鎮村幹部、村幹部為第一責任人,對集體、私營企業、化學品生產企業和煙花爆竹點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拉網式檢查,並實行了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不漏查一個企業,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還制定了應急預案,確保能夠及時組織力量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和異常情況。在加大檢查力度的同時,還加大宣傳,提高群眾安全意識,通過喇叭、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從家庭生活、道路交通、煙花爆竹銷售、企業生產等方面,宣傳有關安全生產知識和規定,在全鎮營造人人抓安全,戶戶保平安的濃厚氛圍。

文明建設

崗上鎮
崗上鎮
崗上鎮近年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出實招、下真功,不斷改進黨風,塑造民風,形成了黨群幹群關係融洽、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鎮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4億元,財政收入20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79元。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雙文明鄉鎮"、“文明生態村創建先進鄉鎮”。尤其是,該鎮崗上村分別被中央文明委、河北省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創建文明生態村先進村",中央、省市級多家媒體先後對該村用《功德錄》涵養民風的典型經驗進行了深度報道。
以人為本是黨的執政理念,堅持民本思想是融洽黨群、幹群關係的思想基石。該鎮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抓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搞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通過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好事,不斷轉變鎮村兩級黨員幹部作風,融洽黨群幹群關係。
抓基礎建設改善民生。以翻新、新修公路、建設住宅樓為載體,加大為群眾辦實事力度。三年來,共籌資900餘萬元用於鎮區公路建設,共修建公路50餘條,總長30餘公里。故獻村黨支部從群眾關心的宅基地入手,積極跑辦村民住宅樓建設的各種手續。
抓生態建設改善民居。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以來,該鎮多方籌措資金,並發動廣大黨員幹部帶頭捐款、帶頭出義務工,形成了黨員幹部帶頭、群眾廣泛參與的良好創建局面,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好評。幾年來,全鎮共投入創建資金1200餘萬元,投資120萬元建造了佔地100畝的植物園,投資50萬元對鎮區內主要街道兩側便道磚進行了更新。截止2006年底,全鎮16個村中有5個村達到了省級精品村標準,11個村達到了省級一類村標準。居民的居住環境發生明顯的變化,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功德錄涵養民風實現人人關係和諧
崗上鎮
崗上鎮
該鎮緊緊抓住崗上村利用《功德錄》涵養村風民風的先進典型,深入挖掘《功德錄》的精神內涵,大力推廣崗上村以德治村的成功經驗,人民群眾的文明素質不斷得到提升,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依託《功德錄》,塑造文明新風尚。20多年來,崗上村始終堅持用《功德錄》記錄湧現出的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尊老愛老等好人好事,通過正面激勵、教育引導的方式,涵養村風民風,形成了講文明、知廉恥的好風尚。目前,崗上村《功德錄》已記錄了135本,好人好事10萬餘件,全村600多戶,家家上了《功德錄》。崗上鎮緊緊抓住這一先進典型,在全鎮進行推廣,收到了明顯效果。全鎮村村建了《公民道德新風錄》,故獻、東邑村等村建立的新風錄,使村風日益好轉,村民亂倒垃圾的現象不見了,主動清掃街道、清運垃圾的人越來越多了。
開展評選活動,提高文明新意識。在全鎮深入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文明青年標兵及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等形式多樣的各種評選、表彰活動,為十星戶、文明青年等先進戶及個人掛牌授星,2006年全鎮新增十星戶450家,衛生示範戶500餘家。強化文化宣傳,展示文明新氣象。該鎮對崗上村藏書8萬多冊的圖書室進行了整修,新建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購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並經常組織開展讀書比賽,評選出讀書迷讀書大王,開展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等活動;組建了秧歌隊,戰鼓隊等10支文藝宣傳隊,在豐富農民群眾業餘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展示了文明城鎮的新氣象。

取得成就

崗上鎮始終把小城鎮建設做為鎮黨委、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始終致力於打造現代化生態小城鎮建設,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使城鎮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雙文明鄉鎮”、“河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被省建委評為“河北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近年來,崗上鎮大力推廣崗上村以德治村的典型經驗,從1982年,崗上村民范振國把別人丟失的一袋小麥交到了村委會起,崗上村抓住這件小事,對范振國進行了隆重表彰,並在功德錄上記下了第一筆。20多年來,崗上村始終堅持用《功德錄》記錄湧現出的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通過正面激勵、教育引導的方式,涵養村風民風,形成了講文明、知廉恥、自覺掃雪、自覺交費的良好民俗。目前,崗上村《功德錄》已記錄了139本,好人好事10萬餘件,全村600多戶,戶戶上了《功德錄》。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培養村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對崗上村藏書8萬多冊的圖書室進行了整修,新建5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組建了秧歌隊,戰鼓隊等10支文藝宣傳隊,在豐富農民群眾業餘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展示了文明城鎮的新氣象,2006年還組建了崗上經驗宣講團,深入到全市56個單位進行宣講。崗上鎮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小城鎮建設工作思路,鎮區規劃尊重民意,在布局集中、分區規劃、分區建設等方面,對城鎮建設進行了詳細規劃,規劃突出三點(突出功能齊全、突出規劃整體性、突出實用性),打破原有鎮區布局,將鎮區規劃為生活區、文化區、教學區、工業區等四個功能區,在實施中,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採取“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梯次發展”的做法,同時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的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親自抓,經常抓,確保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在建設中大力實施了硬化道路工程,三年來,共籌資900餘萬元用於鎮區公路建設,共修建公路30餘公里,完成了鎮區鑫達奶牛小區、鎮前街及大街小巷硬化;為方便鎮區內群眾的生產、生活,在主要街道架配置路燈120盞,改造低壓線路2.3萬米;採取“拆舊建新”模式,拆除舊房960多間,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成4個住宅小區,樓房共30棟,居民入住352戶,鎮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帶動了新農建設發展,目前故獻、馬一、南席、塔元庄4個村已經開始實施多層住宅樓建設。抓生態村建設,改善民居,投資120萬元建造了佔地100畝的植物園,投資50萬元對鎮區內主要街道兩側便道磚進行了更新,鋪設廣場磚2.8萬平方米,栽種喬灌木4.3萬棵,修建2個街心花壇。截止2006年底,全鎮共投入創建資金1200餘萬元用於文明生態村建設,5個村達到精品村標準,11個村達到一類村標準。為給民眾創造一個清潔的居住環境,完善了《鎮區衛生管理制度》,施行服務門店門前“四包”和村幹部包街包路段責任制,成立了12人了清掃清運隊伍,購置2輛垃圾運輸車和12輛垃圾清掃車,常年負責主要街道的環境衛生清掃工作,還投資2萬餘元購置垃圾箱50個。

文化


文物古迹

地名由來
崗上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崗上村而得名。
文物古迹
2011年,崗上鎮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西商代遺址1處。

交通


崗上鎮有307國道經過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