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白血病

皮膚白血病

皮膚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科疾病。皮膚白血病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白細胞發育異常有關。主要表現損害為黃色、棕褐色、紅色、藍色或紫色,稍高出皮面的丘疹、斑丘疹、斑塊、腫脹或結節,皮損廣泛分佈,最常受累的部位為軀幹、四肢和頸部,也可見於黏膜。還可出現瘙癢,皮疹表現為水皰、風團、紫癜、潰瘍等非特異性皮疹。治療方法同白血病治療,有局部化療、放射治療、對症治療。引起廣泛性皮膚損害,發生出血、感染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可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

就診科室


● 血液科、皮膚性病科

病因


● 皮膚白血病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白細胞發育異常有關。

癥狀


● 皮膚白血病主要表現損害為黃色、棕褐色、紅色、藍色或紫色,稍高出皮面的丘疹、斑丘疹、斑塊、腫脹或結節,皮損廣泛分佈,最常受累的部位為軀幹、四肢和頸部,也可見於黏膜。還可出現瘙癢,皮疹表現為水皰、風團、紫癜、潰瘍等非特異性皮疹。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可出現綠色瘤。

檢查


● 確診皮膚白血病依靠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骨髓象、骨髓塗片細胞化學染色、染色體檢測、免疫組化檢測等。

體格檢查

● 檢查患者皮膚有無損害等情況。

血常規檢查

● 提示機體有無貧血等情況。

骨髓象

● 對診斷皮膚白血病有重要意義。

骨髓塗片細胞化學染色

● 用於判斷白血病細胞的類型。

染色體檢測

● 檢查染色體數目及形態。

診斷


● 醫生診斷皮膚白血病,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骨髓象、骨髓塗片細胞化學染色等。
● 臨床表現為黃色、棕褐色、紅色、藍色或紫色,稍高出皮面的丘疹、斑丘疹、斑塊、腫脹或結節,皮損廣泛分佈,最常受累的部位為軀幹、四肢和頸部,也可見於黏膜。還可出現瘙癢,皮疹表現為水皰、風團、紫癜、潰瘍等非特異性皮疹。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可出現綠色瘤。
● 血常規檢查: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輕度增加,晚期可明顯增加。起病時,有不同程度的貧血。以後血紅蛋白可迅速減少,貧血屬正常紅細胞和正常血紅蛋白性,外周血中可出現幼紅細胞,也見幼稚白細胞,血小板大多減少,伴出血時間延長,血塊退縮不佳和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
● 骨髓象:檢查顯著增生。
● 骨髓塗片細胞化學染色:對區分不同類型白血病細胞有診斷價值。

鑒別診斷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也可使軀幹、四肢和頸部出現紅色或紫色稍高出皮面的丘疹或結節等癥狀,容易與皮膚白血病混淆。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骨髓象、骨髓塗片細胞化學染色、染色體檢測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皮膚白血病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

局部化療治療

● 主要化療藥物包括長春新礆,強的松、6-MP、環磷醯胺、甲氨喋呤,硫鳥嘌呤、馬利蘭和苯丁酸氮芥等。

放射治療

● 放射療法包括深部x線和電子束照射。

危害


● 皮膚白血病可引起廣泛性皮膚損害,發生出血、感染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后


● 皮膚白血病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可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

預防


● 皮膚白血病病因不明,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