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爾·路易斯·奎松

曾任菲律賓總統

曼努埃爾·路易·奎松(英語:Manuel Luis Quezón,1878年8月19日-1944年8月1日),是美治時期菲律賓出名的領袖,深受人民支持。曾任菲律賓總統(1935~1944)。早年參加過菲律賓獨立戰爭和美菲戰爭。曾任塔亞巴斯省(Tayabas)省長、菲律賓派往美國國會的常駐專員和參議院議長。1934年美國承認菲律賓“自治”,次年當選總統,1941年連任。次年(1942年)日本侵佔菲律賓時,流亡澳大利亞,后至美國組織流亡政府。在菲律賓光復前2個月(1945年)已去世,葬於奎松紀念園,其總統之位由副總統塞爾吉奧·奧斯米納接任。

人物簡介


曼努埃·易·奎松 (-)菲律賓聯邦共統。
曼努埃·易·奎松菲律賓聯邦統。塔亞巴(奎松)省,聖胡院讀。畢業聖托講,攻讀律。爆‘美西戰爭’

主要事迹


20菲律賓比索上的奎松頭像
20菲律賓比索上的奎松頭像
曼努埃·易·奎松埃米奧·阿奎納反抗班牙革爭隊伍,奎松爭顯示勇畏斗,今政治涯促,,菲律賓宣布共,領袖承擁菲律賓權,爆、菲爭。奎松移交,監禁,返馬尼拉。1902年,美國國會通過菲律賓法案,宣布結束軍事統治,在菲律賓建立以美國人為主的文官政府。
1903年,奎鬆通過了律師考試,但他放棄了律師的職業,到塔亞巴斯的省級政府部門工作,1906年參加競選,並被選為省長。1907年,奎松又成功的作為民族主義黨后選人參加競選,他和塞爾吉奧·奧斯米納一起被選入了眾議院,並擔任在哥倫比亞特區的華盛頓駐地專員(1909-1916年)。在那裡他被評價為是‘一個浪漫的舞蹈演員,花花公子外交家,精明的說客’。
1916年2月,奎松發起制定了瓊斯法案,主要內容是擴大本地人參與政治的機會,以此緩和菲律賓人的反美情緒。這個法案使菲律賓立法的權力不再受美國人的約束,也憑藉了這個法案,使奎松成為了菲律賓的英雄。同年當選為參議院,並很快成為參議長。
1935年9月,奎松當選為菲律賓聯邦的第一任總統,塞爾吉奧·奧斯米納當選為副總統,奎松首次擔任首席執行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國防預演演算法案,這項法案使理事會主席;國防與參謀長;武裝部隊都直由他管理。1941年11月,奎松連任菲律賓聯邦總統。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軍強佔菲律賓,奎松帶領他的內閣成員逃離了菲律賓,直到1943年戰爭勝利后才回國,1944年8月1日,奎松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