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

黃疸型肝炎

各種病因引起的,伴有黃疸(皮膚、鞏膜黃染)表現及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的肝炎,都可以稱為黃疸型肝炎。血液中膽紅素升高是出現黃疸的直接原因。各種因素使肝細胞損傷,導致其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出功能發生障礙,使血中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出現黃疸。黃疸型肝炎的臨床表現包括肝炎(如乏力、厭油膩、噁心等)和黃疸(輕重不一,皮膚和鞏膜發黃)兩部分。黃疸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去除病因,對症治療,可改善肝功能和減輕癥狀。黃疸型肝炎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肝性腦病、肝大、脾大、敗血症、肝衰竭等。大多數預后比較好。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感染科

病因


● 導致黃疸型肝炎的原因較多,常見原因有:
● 病毒感染,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毒
● 長期大量飲酒
● 化學毒物的損傷(如四氯化碳等)
● 藥物損傷(如異煙肼、利福平、降血脂藥物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遺傳代謝性疾病
● 血脂代謝異常(如脂肪肝等)

癥狀


● 黃疸型肝炎的癥狀包括肝炎和黃疸兩個方面,其中黃疸是其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同時根據臨床表現,黃疸型肝炎可分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慢性黃疸型肝炎,其中急性黃疸型肝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黃疸出現需經歷一個過程,分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

黃疸前期

● 起病開始可出現全身乏力、食慾減退、厭油、噁心、嘔吐、腹脹,甚至不能進食等癥狀。
● 或有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癥狀。
● 或有上腹部劇烈疼痛伴寒戰、高熱。
● 或有關節酸痛和發熱。

黃疸期

● 出現尿色加深,可見鞏膜及皮膚黃染,皮膚可有瘙癢。

恢復期

● 黃疸開始消退。
● 其他各種癥狀逐漸消失。

檢查


● 主要依據膽紅素的檢查結果確診黃疸型肝炎,其對黃疸型肝炎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此外,尿、便常規檢查有助於黃疸的輔助診斷,免疫學檢查、腹部超聲和CT有助於明確病因及了解肝臟的形態學變化。

肝功能檢查

● 血清總膽紅素升高(一般<170μmol/L),是其重要診斷依據,其中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35%)。
● 肝功能試驗根據不同病因可出現下列指標異常:
● ● 轉氨酶升高;
● ● 凝血酶原時間異常;
● ● 嚴重肝病時,也可出現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酯酶活力下降等;
● ● 伴有肝內淤膽時,鹼性磷酸酶可升高;
● ● 血清白蛋白下降。

尿、便常規檢查

● 尿中膽紅素陽性,尿膽原常增加;糞中尿膽原含量多無改變,有助於黃疸的輔助診斷。

病原學檢查

● 血中肝炎病毒標誌物陽性可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有助於明確黃疸型肝炎的病因。

腹部超聲和腹部CT

● 對肝臟形態學變化的診斷有幫助,但不作為常規檢查。

診斷


● 醫生診斷黃疸型肝炎主要依據典型的黃疸癥狀,即在各種病因引起肝炎的基礎上出現皮膚和鞏膜黃染,同時血清總膽紅素>17.1μmol/L。
● 典型的黃疸型肝炎的癥狀,在肝炎的基礎上出現皮膚和鞏膜黃染。
● 肝功能檢查提示血清膽紅素>17.1μmol/L。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容易與黃疸型肝炎相混淆,這些疾病有先天性溶血性黃疸(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遺傳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海洋性貧血等)、後天獲得性溶血性黃疸(自身免疫性溶血、ABO血型不合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藥物及化學毒物所致溶血、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等)、肝內膽汁淤積性黃疸(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肝內膽管結石、轉移性肝癌、膽總管結石、膽管癌、急性膽囊炎、胰腺炎、膽道蛔蟲症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發病原因、血液檢查及腹部超聲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對於黃疸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除針對性治療外,部分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需抗病毒治療。

針對性治療

● 利膽藥物治療:西藥如熊去氧膽酸、腺苷蛋氨酸等;中藥如茵梔黃沖劑。
● 護肝藥物治療:主要為肝細胞膜穩定劑,有降低轉氨酶的作用。
● 支持對症藥物治療:主要為改善食慾減退、腹脹、噁心等癥狀的藥物。

抗病毒治療

● 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則需要針對病毒進行抗病毒治療。

危害


● 全身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膩、噁心嘔吐、腹脹等消化道不良癥狀,會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 黃疸型肝炎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肝性腦病、肝大、脾大、敗血症、肝衰竭等,肝性腦病、敗血症、肝衰竭可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

預后


● 黃疸型肝炎部分可治癒,其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相關,如引起肝炎的原發病、是否有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之,及時、有效治療,對黃疸型肝炎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預防


● 切斷傳染源
● ● 對於病毒性肝炎需要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以及保護易感人群。
● 不濫用藥物
● ● 不要濫用異煙肼、利福平、降血脂藥物等。
● 避免化學毒物損傷
● ● 避免接觸四氯化碳等化學毒物。
●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 ● 注意飲食衛生,合理飲食,進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不過量飲酒。
● 治療相關疾病
● ● 積極治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病、遺傳代謝性疾病、脂肪肝等。
● 定期體檢
● ●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以便於及早發現黃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