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香菇多糖的結果 展開

香菇多糖

藥物

香菇多糖(Lentinan,LNT) 香菇多糖是從優質香菇子實體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是香菇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種宿主免疫增強劑(host defense potentiator,HDP),臨床與藥理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擾素形成等作用。

香菇多糖是從優質香菇子實體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香菇多糖中的活性成分是具有分支的β— (1—3)—D—葡聚糖,主鏈由β—(1—3)—連接的葡萄糖基組成,沿主鏈隨機分佈著由β—(1—6)連接的葡萄糖基,呈梳狀結構。

功能主治:不能手術或複發性胃癌、肝癌、膀胱癌,使用本品能緩解癥狀,提高病人免疫功能,糾正微量元素失調。

簡介


● 通用名:香菇多糖
● 別名:香菇糖、香菇菌多糖
● 商品名:健立欣、康裕、天地欣
● 英文名稱:Lentinan

香菇多糖是什麼葯


● 香菇多糖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可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發揮抗腫瘤活性,可作為胃癌、乳腺癌等腫瘤的輔助治療。

香菇多糖有哪些用途


● 急、慢性白血病、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的輔助治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少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尚用於乙型病毒性肝炎。

香菇多糖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香菇多糖在臨床上常用的劑型有片劑、注射劑。同種藥品可由於不同的包裝規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因此,服藥前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根據藥品規格,計算相應的藥物服用數量。服用前請諮詢醫生。
● 香菇多糖注射劑:每2毫克/2毫升。
● 香菇多糖片劑:2.5毫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香菇多糖

●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香菇多糖

● 過敏體質者慎用。
● 妊娠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尚未明確香菇多糖是否可經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慎用。如確需使用,應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 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出血症患者慎用。
● 香菇多糖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香菇多糖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香菇多糖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香菇多糖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抗腫瘤:口服:一次10~12.5毫克,每日2次,3個月為1個療程。
● 肌內注射:每天2至4毫克,連用10~20天。
● 靜脈注射:一次1~2毫克,每周1~2次或遵醫囑。同時可口服替加氟,400mg/m2,也可靜脈滴注FT-207,一次0.6~1克。
● 癌性胸腹水:香菇多糖4毫克溶於百分之0.9氯化鈉注射液10毫升,每周1次,胸腹腔內給葯共4次,同時給替加氟,每天400至800毫克,口服或靜脈滴注。
● 輔助治療乙型肝炎、艾滋病4毫克,肌內注射,一日1次,8周為1個療程。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香菇多糖應該如何保存

● 香菇多糖藥品應該室溫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香菇多糖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香菇多糖不良反應包括
● 部分患者有時出現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胸悶、氣短、頭痛、頭暈、皮疹、出汗、發熱、肌內注射部位輕微疼痛。可對症處理,嚴重者停葯即可。
● 偶見白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症,很少見到過敏性休克。要特別注意用藥后出現寒戰、脈搏不規則、血壓下降、口內異常感、呼吸困難等,發生過敏性休克者應立即停葯,並給予急救處理。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香菇多糖相互作用


● 香菇多糖與維生素A製劑混合,會使注射劑渾濁,應避免合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香菇多糖


● 妊娠期婦女慎用。
● 尚未明確香菇多糖是否可經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慎用。如確需使用,應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如何避免濫用香菇多糖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香菇多糖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香菇多糖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4]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