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曾小燕的結果 展開

曾小燕

布依族歌手曾小燕

曾小燕,女,籍貫貴州望謨縣,布依族,五朵“軍花”之一,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99年考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2000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獨唱演員,國家二級演員。

2020年6月25日,曾小燕憑藉《我們的大英雄》獲第11屆華語金曲獎優秀創作人獎。

獲獎經歷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全國觀眾喜愛的十佳歌手金號獎”(政府獎);
全軍首屆聲樂大賽二等獎;
1999年第九屆“步步高”杯青年歌手大獎賽獲熒屏獎;
2001年中國音協舉辦的首屆“金鐘獎”獲新人新作演唱特別獎;
2001年“全國歌手唱雲南”聲樂比賽三等獎;
2020年6月25日,“華語金曲獎”組委會在線上公布第十一屆“雲頒獎”結果。曾小燕憑藉《我們的大英雄》獲優秀創作人獎。

演出經歷


2009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5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一起”。
2006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春天在那裡”。
2003年、2005年、2006年公安部春節聯歡晚會,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數次赴各地慰問演出。
2004年9月參加第八屆全軍文藝匯演。
2004年10月參加了海軍音樂劇“赤道雨”的演出。
除此之外,還經常參加中央電視台CCTV元旦雙語晚會、CCTV春節歌舞晚會等及全軍和全國大型文藝晚會“激情廣場”、“曲苑雜壇”、“藝苑風景線”等欄目及北京、廣西、河北等多個省市電視台春節晚會及欄目的錄製。

星路歷程


曾小燕
曾小燕
曾小燕是目前惟一活躍在中國民歌舞台上的布依族演員。正如她所唱的《布依女》一樣,她是布依族的女兒,願永遠為自己的民族而用心歌唱,願永遠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祥和而歌唱。在她最近演唱的一首布依族風格的民歌《好花紅》中,曾小燕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演繹出民族大家庭的歡樂祥和、幸福和睦。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小燕把布依族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贏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而那些布依族觀眾,更是被她那出色的演唱所深深感染。來到海政歌舞團,走向大海,為曾小燕的演唱打開了新的領域。她深情地說:“海軍培養了我,我要為海軍而歌唱。”一次,她隨著海政歌舞團首批赴南沙群島作慰問演出。大型海軍補給船載著年輕的演員們向南沙破浪而去。茫茫大海上,感到自己竟顯得如此渺小,曾小燕的心裡油然湧起一種莫名的感慨。在興奮和期待中,她終於來到了南沙——那個曾在夢中到過的地方:浩瀚的大海,洶湧的波濤,奇特的珊瑚礁……大自然的美輪美奐盡收眼底,小燕被這夢幻般的風景給迷住了。
然而,興奮過後,曾小燕和戰友們也經受了一次嚴峻的人生考驗。每到一個礁盤,演員和上島的戰士都要先乘坐補給船。由於礁盤附近的水較淺,大船過不去,必須換乘快艇。每次換船的時候,演員們都要先登上快艇,再由大船上的水兵用兩條粗大的鐵鏈將快艇從補給船上向下垂放到水面上,然後再開動快艇把演員們送到礁盤上去演出。由於洶湧海浪的作用,快艇在下降過程中會產生劇烈晃動,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故。對於像小燕這樣初來乍到的小女兵來說,這無異於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而這樣的考驗,曾小燕在30天的慰問演出期間,幾乎每天都要經歷。上島演出是很艱苦的,在那些每去一處都離不開船的海島上,對於暈船的小燕,尤其是很大的挑戰。每次暈船之後,她還要強迫自己多吃一點東西,以保持足夠的體力和精力。在淡水缺乏、罐頭食品為伴的1個月里,從小燕充滿笑意的眼神和快樂的歌聲中,誰也不會看出,她正與困難悄悄地進行著較量。
質樸無華的水兵以苦作樂,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在遠離家鄉的島嶼上默默地奉獻,這些在曾小燕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每天都被水兵們的純樸善良感動著,雖然時間安排很緊張,她每天都抽出時間來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這段真實而有意義的時光,以激勵自己走好以後的人生之路。那年的中秋節就是在島上度過的,雖然也很想念父母和家人,但是,她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水兵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里都能無私奉獻,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沒有理由不珍惜平凡而美好的每一天。”每次為水兵們演唱,曾小燕都格外地投入。只要水兵們還想聽,她從不吝嗇自己的歌聲,她會一首接一首地為水兵們唱下去。用她的話說,“我牢記自己是軍人,是平凡的部隊文藝工作者,在為戰友歌唱的時候,我是最快樂的。”

音樂作品


代表作品:《布依女》《好花紅》《快樂中國》《大紅的日子大紅的天》
MTV作品:《快樂中國》《天堂海南島》《軍民團結一家親》
2007年與海政文工團著名詞作家樊孝斌,廣東曲作家姚曉強聯手推出個人單曲《幸福三百六十度》
個人專輯:《好花紅》
01,布依女 02,好花紅Ⅰ 03,花開的聲音 04,歡歌唱得幸福來 05,咕嚕情歌 06,快樂中國 07,久不唱歌忘記歌 08,桂花開放幸福來 09,黃果樹瀑布 10,歡歌六月六 11,我愛貴州 12,好花紅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