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屬性
社會屬性
它是一定區域經濟基礎下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質與上層建築的結合體,隨著自然社會的變化,而形成的自然形態,它所反映的東西叫做社會屬性。同時社會屬性也是動物與植物的重要區別之一,它是由自然屬性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當然,特別低等的動物也沒有社會屬性。
它是一定區域經濟基礎下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質,與上層建築的結合體,隨著自然社會的變化,而形成的自然形態,它所反映的東西叫做社會屬性(06年湖南公務員考試原題正選)如:“市場經濟”是社會屬性的一種。註明:此定義易被誤理解為“一定物質基礎下的社會意識形態”,這樣理解是錯的。如:“社會主義”並不是社會屬性的一種。附:個體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也有兩種屬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裡的“社會屬性”僅僅是從個體的角度去衡量個體所在的社會群體中的網狀關係,而並非“社會屬性”。通俗點地講,社會屬性就是在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地區,根據該區域的經濟水平、種群狀況、環境水平、民族風俗等條件所制定並能夠影響、促進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條例等意識形態上的東西,通過這些意識形態所反映並區別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風格”。
屬性就是形質本身,每一個物種都有屬性,所以都有能力限度。社會屬性有工農學商兵根據社會分工化分的。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①人的社會屬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後天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尤其是生產實踐中形成的。②由於人的社會關係會發生變化,故人的社會屬性並不是永恆不變的。③由於人的社會關係不同,故人的社會屬性也就不同。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揚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質事實上並不存在。④人的社會屬性是多方面社會關係的總和,其中,生產關係是其他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在階級社會中,人的本質主要表現為階級性。
人的社會屬性可以做兩個方面的區別:一是人與動物的區別,二是人與人的區別。從人與動物的區別的角度上說,人的社會屬性在於社會勞動,這是整個人類與動物的根本不同;從人與人的區別的角度上說,人的社會屬性在於社會關係,由於人們所在的社會集團不同,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因而人與人不同。
①從“人的社會屬性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觀點出發,必然得出結論: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會性。
②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所謂自然屬性是指人的肉體存在及其特性;所謂社會屬性是指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係。自然屬性是人存在的基礎,人之所以為人,不在於人的自然性,而在於人的社會性。
③人的社會性在階級社會中突出地表現為人的階級性。
某些學者把人性說成是抽象的、天賦的、永恆不變的,這是完全錯誤的,人性本無善惡之分,皆因社會性而發生改變,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面,遇善則善,遇惡則惡,人若只為慾望而活即不會有道德高低之分了。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人的社會性之所以不同,這是因為所處的社會地位、所在的社會集團不同。一個人是奴隸還是奴隸主,農民還是地主,工人還是資本家,不由所謂的“天賦”決定,而由其特定的社會關係決定,不同社會關係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會性。
( 1 )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①在人與周圍事物和現象的各種關係中,包括價值關係。所謂價值關係是指外界事物所具有的滿足人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
②人的價值具有二重性,具體地表現為人具有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③個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滿足社會或他人物質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人的社會價值的大小,取決於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的多少。
④個人的自我價值是指社會對個人的一種肯定,即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
⑤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必要前提,社會價值是自我價值的外在體現。一方面,社會應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精神條件,為個人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能即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保證。另一方面,個人應對社會盡責,儘可能地奉獻自己的才智,為人類造福。
⑥人的價值是權利與義務、享受與貢獻、消耗與創造的統一。只講權利不講義務,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只講享受不講創造或者相反,都是片面的。
⑦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具有一致性,也有相矛盾的一面。當自我價值同社會價值發生矛盾時,自我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
( 2 )人的價值的實現途徑
人的價值由潛在變成現實,惟一的途徑是參加社會實踐。
( 3 )樹立正確的三觀
世界觀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基礎;價值觀是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現實體現;世界觀對價值觀與人生觀具有指導作用。
社會發展與以人為本
社會發展既是客觀歷史演化的過程,又是人的價值的實現過程。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價值目的。以人為本,即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這種區別主要在於動物總是勞動、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60頁)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其他動物。動物是具體的、生活於現實生活中的動物。他們的一切行為不可避免地要與周圍所有的同物種個體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如生產關係、性愛關係、親屬關係、同事關係等等。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動物,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動物。這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就決定了社會性動物的本質,形成了社會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