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南宋姜夔創作的詞牌

長亭怨慢,詞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長亭怨”。以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另有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七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周密《長亭怨慢·記千竹》等。

體裁沿革


“長亭怨慢”,姜夔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註:“中呂宮”(即“夾鍾宮”),張炎詞作“長亭怨”,無“慢”字。姜夔詞其小序云:“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云:‘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調名取東晉大司馬桓溫江陵北行途中,見到昔年自己親手種下的柳樹都已衰老而感嘆歲月流逝的典故,以寄惜時惜別之怨情。調名本意即以慢曲的形式來歌詠長亭惜別之怨情。
姜夔此曲今已譯出,甚為紆徐而感慨凄涼。張炎於宋亡后重過故居,十分悲感而賦,即用此調。宋遺民王沂孫《重過中庵故園》亦甚感慨,其詞云:“泛孤艇、東皋過遍。尚記當日,綠陰門掩。屐齒梅階,酒痕羅袖事何限。欲尋前跡,空惆悵、成秋苑。自約賞花人,別後總、風流雲散。水遠。怎知流水外,卻是亂山尤遠。天涯夢短,想忘了、綺疏雕檻。望不盡、苒苒斜陽,扶喬木、年華將晚。但數點紅英,猶識西園凄婉。”姜夔作此曲時,深有古今滄桑之感,諸家詞作亦如此。

體裁特徵


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為代表。此調創自姜夔,應以此詞為正體,周密、王沂孫俱照此填。若周詞別首之句法小異,張詞之添字、減字,皆變格也。按王詞前段起三句“泛孤艇、東皋過遍,尚記當日,綠陰門巷”,“過”字、“日”字俱仄聲。張詞“笑海上、白鷗盟冷,飛過前灘,又顧秋影”,“海”字、“顧”字俱仄聲。張詞後起三句“歸去。問當初鷗鷺,幾度西湖霜露”,“鷗”字、“西”字俱平聲。前段第五句句法微拗,“向”字必須仄聲,各家皆然。
變體一,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以周密《長亭怨慢·記千竹》為代表。此與姜詞同,惟前段第六句多押一韻,後段第六句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變體二,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七仄韻。以張炎《長亭怨慢·記橫笛》為代表。此詞前段第七句較姜詞添一字,第八句較姜詞減一字,前段第六句、後段第二句、第四句皆押韻,較姜詞多三韻。按張詞別首“跨匹馬、東瀛煙樹”詞正與此同
變體三,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以張炎《長亭怨·舊居有感》為代表。此與“橫笛玉關”詞同,惟前段起句不押韻,又前段第六句、後段第二句、第四句俱不押韻異。

體裁格式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
仄中仄、中平中 仄。中仄平中,仄中平 仄。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平 仄。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處。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曾得、青青如許。
中 仄。仄平平中仄,中仄中平平 仄。中平仄仄,仄中仄、中平平 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 仄。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只有並刀,難翦離愁千縷。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長亭怨慢·記千竹》
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
記千竹萬荷深處。綠凈池台,翠涼庭宇。醉墨題香,閑簫橫玉盡吟趣。勝流星聚。知幾誦、燕台句。零落碧雲空,嘆轉眼、歲華如許。
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
凝佇。望瀟瀟一水,夢到隔花窗戶。十年舊事,盡消得、庾郎愁賦。燕樓鶴表半漂零,算惟有、盟鷗堪語。漫倚遍河橋,一片涼雲吹雨。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長亭怨·記橫笛》
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
記橫笛、玉關高處。萬里沙寒,雪深無路。破卻貂裘,遠遊歸后與誰語。故人何許,渾忘了、江南舊雨。不擬重逢,應笑我、飄零如羽。
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
同去。釣珊瑚海樹,底事又成行旅。煙篷斷浦,更幾點、戀人飛絮。如今又、京洛尋春,定應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說與當時歌舞。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長亭怨·舊居有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鶴去台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
凄咽。小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 南宋·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
• 南宋·張炎《長亭怨·舊居有感》
• 南宋·周密《長亭怨慢·記千竹》
• 宋末元初·王沂孫《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
• 明末清初·屈大均《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 清·朱彝尊《長亭怨慢·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