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高原

玻利維亞高原

玻利維亞高原位於南美洲,平均高度3800米,面積35萬平方公里。中部為山谷地區,農業發達,許多大城市集中於此。高原北部土地肥沃,為人口聚居區;南部是乾燥的沙漠地帶,人煙稀少,只散布著一些因開發礦產而形成的小鎮。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與秘魯共有),為南美最大的湖泊。

山系概況


地理狀況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1)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1)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2)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2)
安第斯山蜿蜒於西部,形成著名的“玻利維亞高原”。西科迪勒拉山脈東部就是玻利維亞高原,其大部分地區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平均寬140千米,長180千米,在玻利維亞境內的面積為102 300平方千米,幾乎占國土面積的10%。西科迪勒拉山的 支脈延伸至高原上,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谷、盆地。玻利維亞約70%人口居住在高原地帶,大多數城市也建在高原上。高原東部聳立著東科迪勒拉山脈。沿著東科迪勒拉山山腳自然形成一條平緩的通道,從北部的的喀喀湖一直伸展至南部阿根廷邊境。東科迪勒拉山脈北部群山與雄居於的的喀喀湖東部的科迪勒拉山主脈相連,彙集了6座高度超過6000米的山峰。整個山脈向東北方向延伸,海拔逐漸降低,一直綿延到亞馬孫盆地。的的喀喀湖地處玻利維亞高原北端,面積8965平方千米,海拔3810米,為世界上能夠航行的最高水域。科迪勒拉山脈主脈東北坡森林茂密,有許多河流沖積的肥沃山谷,屬高溫濕潤氣候帶,盛產可可、咖啡、糖、古柯和其他熱帶水果。但連接這一地區與拉巴斯等消費中心的交通運輸十分不便,通過山口的公路幹線非常險峻,其中有80千米的路段竟需爬升3430米。東科迪勒拉山脈在科玻利維亞高原恰班巴附近向東傾斜,形成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高原,一直緩慢延伸至東部平原。高原上的河流多匯入格蘭德河(流向東北方向亞馬孫盆地)和皮科馬約河(向東南流入拉普塔河)。該地區的亞熱帶山谷也處高溫濕潤氣候帶,人口稠密,出產多種糧食作物和水果。占玻利維亞國土面積70%的熱帶低地,從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高原向東北和東部延伸至巴西邊境,向東南和南部延伸,直到與巴拉圭和阿根廷接壤處。北部和 東部低地為熱帶雨林,雨林中部是廣布著牧場、沼澤和灌木叢的開闊平原。這一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隔絕,無論從西部還是從東部進入該地區,交通都十分不便。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雨林和平原向南延伸至皮科馬約河,雨量由北向南逐漸減少,最南部為灌木叢林和草原構成的乾旱地帶。玻利維亞第二大城市聖克魯斯是東部平原上的主要城市,同時也是重要的農業生產中心。這一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鐵礦資源。

資源狀況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3)
玻利維亞高原風光(3)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銻、鎢、銀、鋅、鉛、銅、鎳、鐵、黃金等。錫的儲量為115萬噸,鐵儲量約450億噸,在拉美僅次於巴西。石油探明儲量為9.29億桶,天然氣為52.3萬億 立方英尺。森林覆蓋面積5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8%。

農業狀況

農業較落後。全國可耕地面積3.4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3%。2000年全國土地種植面積188萬公頃。糧食生產僅能滿足國內34%的需求,其餘依賴進口。全國牛存欄數為640萬頭,羊784萬頭,豬186萬頭。漁業資源貧乏,1996年捕魚量5300噸。2004年農牧漁業產值93.85億玻利維亞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48%。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咖啡、煙草、甘蔗、向日葵和古柯等。主要農牧產品為玉米、水稻、小麥、薯類產品和大豆等。

工業狀況

玻利維亞高原
玻利維亞高原
工業落後,以小工業及食品、紡織、皮革、釀酒、捲煙等加工業為主。有色金屬冶鍊有一定能力,擁有號稱世界第三的平托(Vinto)冶鍊廠。 2003年玻各種金屬礦的開採量同比提高了5.6%,出口額達3.67億美元。2004年礦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92%,加工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39%。建築業佔2.13%。

旅遊景點


蘇克雷

蘇克雷(Sucre)是玻利維亞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被兩座山峰所包容,一個是斯開斯卡山,另外一個是群克拉山。海拔2790米。年平均氣溫21.8℃。年降水量700毫米。人口70萬。因市內主要建築和居民住宅均呈白色,故該城有“白色城市”的美譽。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內,海拔2,835米,氣候溫和。人口10萬(1988)。原為印第安人村落,1538年建城。曾名拉普拉塔、查爾卡斯。1809年在此爆發南美洲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第一次起義,並於1825年8月6日在此宣布玻利維亞獨立。1839年起成為玻利維亞首都,並以第一任總統蘇克雷之名命名。1898年成為法定首都(但政府設在拉巴斯)。周圍地區農產品集散中心。有卡里米油田和蒙特古多油田的輸油管通道。有石油提煉、冶金、水泥、釀酒、煙草、水果罐頭、紡織等工業。鐵路通波托西,公路連科恰班巴。有獨立宮、博物館、大教堂(1553年建)等著名建築和建於1624年的大學。
蘇克雷
蘇克雷
蘇克雷城原為印第安人村落,名為丘基薩卡。1538年建城。155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這裡設立了美洲殖民地司法最高機關--大審問院。1624年,耶穌會在這裡創建了美洲最早的大學-聖佛朗西 斯科·哈比埃爾大學。這所大學目前是擁有一萬多名學生的玻利維亞全國高等教育中心。1809年5月25日在此爆發南美洲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第一次起義,並在1825年8月6日宣布玻利維亞獨立。蘇克雷城是用玻利維亞第一任總統蘇克雷的名字命名的。蘇克雷作為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的助手,為玻利維亞的獨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功勛卓著,蘇克雷被選為玻利維亞的第一任總統。1839年,蘇克雷城成為玻利維亞的首都,翌年以第一任總統蘇克雷之名命名。1898年成為法定首都(議會、政府設在拉巴斯)。
的的喀喀湖風光(1)
的的喀喀湖風光(1)
由宗教團體創建的眾多的塔和鐘樓與紀念碑相結合,共同形成了 多樣的風格,如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混合式,新古典主義和古典主義。它們通常是白色的,並且用轉角、陽台、鑄鐵的花格圖案和木製的百葉窗,在建築上融合了拉丁美洲當地風格和從西班牙引入的外來風格的成功的,是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之一。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蘇克雷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克雷城建築在一個開放、通暢的直角格中,城市的中心是巨大的“5月25日廣場”。廣場正南是白色的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建築物“自由之家”,建於1701年。1825年,西班牙承認玻利維亞獨立,曾在“自由之家”獨立廳簽署了《獨立宣言》。廣場對面建有蘇克雷大教堂。大教堂始建於1551年,17世紀末增建了兩個側廊,中央入口也改建成巴洛克樣式。側廊有瓜達爾佩聖母小禮拜堂,安置有1601年製作的南美最珍貴的聖母像,飾有鑽石和珍珠。大教堂5層高的鐘樓,是“白色城市”蘇克雷的標誌性建築。鐘樓的四角有4位福音使者和12名使徒的站立雕像。蘇克雷最古老的教堂是始建於1538年的聖拉薩羅教堂,當時用印第安人傳統方法以土坯和草木灰建造。1691年建立的方濟會的拉·萊可萊塔修道院是城中最古老最美麗的修道院。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風光(2)
的的喀喀湖風光(2)
的的喀喀湖海拔3812米,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00米,最深處可達256米。湖水呈淡綠色,清澈見底。湖泊的3/5在玻利維亞境內,2/5在秘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一個內陸湖,但不同於世界上許多高山、高原上的鹹水湖,而是一個淡水湖。它海拔高而不凍,處於內陸而不咸。這是因為湖的四周雪峰環抱,湖水不斷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補充,故而湖水不咸;又因為湖泊地處安第斯山的屏蔽之中,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冷氣流的侵襲,湖水故而終年不凍。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許多半島 和港灣,湖畔水草豐美,湖中魚蝦眾多。
玻利維亞高原
玻利維亞高原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之為“聖湖”。湖中有41個島嶼,其中,位於玻利維亞境內的太陽島、月亮島點綴湖中,兩島的岩石呈棕、紫二色,湖光島色,交相輝映,格外美麗。兩島上有豐富的印第安人遺跡。月亮島上有公元前的古城遺址、精美壯觀的宮殿、廟宇、金字塔及其它石頭建築物。在秘魯境內的埃斯特維斯島上有新建的一座旅遊者飯店,在此可觀賞湖光山色,頗有樂趣。湖中還有許多浮動小島,這些小島是用當地的香蒲草和蘆葦捆紮而成的。香蒲草堆鋪在一起,浮力很大,上面蓋起簡陋小屋,可以住上幾戶人家。當地的印第安烏羅族就居住在這種浮動小島上,以捕魚為生。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種用香蒲草捆紮起來名叫“淘淘拉”的小船,約有2米多長,可載4~5個人,在湖中游弋。因此,到的的喀喀湖觀察了解烏羅人的生活,又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旅遊生活。
富魚產和飛禽。湖中盛產鱒魚和體長達30厘米的巨蛙,由於灠捕過度,目前秘魯和玻利維亞政府都已經制訂禁止濫捕鱒魚的法令。湖邊盛產高大的蘆葦,當地印第安人用蘆葦編製一種蘆葦船叫“淘淘拉”(如圖所示),只能使用一年左右時間就逐漸被水浸透而放棄。湖面上還有由印第安人用蘆葦編織的一種浮島,人們在浮島上常年生活,打漁,甚至可以在上面種植蔬菜。目前這種蘆葦船和浮島都成為吸引旅遊者的好觀光景點。

生活習俗


歷史

印第安人(1)
印第安人(1)
據考古紀錄,文明開始於西元前一萬年,第一批北美與中美移民到達時。他們定居於火 地島、阿根廷、智利南部、大廈谷地區的中南部平原及中央安地斯山的部分。他們的群體以親屬關係為基礎,而以性別及年齡來定階級。這些游牧的群體後來被高度農業發展的社會所取代。農耕社會位於巴西和大安地列斯的阿拉瓦克(Arawak)海岸及內陸森林地區。由於他們的食物充裕,所以能夠維持較大且穩定的社會單位。其他在加勒比海沿岸和安地斯山北部定居的民族,以軍事及宗教儀式為基礎,在農業技術支持下,出現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態。
玻利維亞高原
玻利維亞高原
原住民文明大約在西元前2300年生根於安地斯山中部,其後進步迅速,數千年間在農耕、技術上皆有開展。約西元1000年前後,有奇穆(Chimu)、蒂瓦納庫(Tiwanaku)王國,及後來的印加帝國。印加的繁榮盛況直到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才衰落下來。它的領域從秘魯延伸到智利北部,曾發展了有效的灌溉系統和複雜的控制糧食生產、儲存與分配的制度。人口最多時達350萬。其社會階級分為世襲的王室、貴族、工匠及農民。印加文明最顯著的革新,是以法律取代習俗來制定社會組織及高水準藝術產品的造詣。
16世紀歐洲人征服南美,使印加帝國的農業與政治習慣完全被西班牙人的方式取代,天主教亦取代印加宗教。印加的貴族與工匠階級納入殖民地階級制度中,而農民則淪為勞役者。在低度開發地區,印加人民仍保持他們某些文化傳統,並與現代工業中心維持經濟交易。其他南美印第安人如阿勞坎人(Araucanian)等一直成功地抗拒西班牙人統治,直到19世紀後期始遭壓制、同化或遣入保留地

文化

印第安人(2)
印第安人(2)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 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卡耶特說,宗教信仰在印第安人生活中佔據很高地位,最重要的部落首領是宗教領袖,他在內部事務上的權力高於部落首長。在大多數部落,部落首長僅負責對外事務,主要是與聯邦或當地政府打交道,他對外代表部落,但他的任命權在宗教領袖,他在對內事務上更要聽宗教領袖的。

婚俗

酋長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共建築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裡,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