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胎
疾病
鬼胎,舊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又指葡萄胎,腹大如孕,是假孕的一種現象。
● 英文名稱:Pseudopregnanc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婦產科
● 所謂鬼胎者,偽胎也,非實有鬼神交接成胎也。(《女科經綸·胎前證下》)
● 以胚胎異常,累累成串,細蒂相連,崩下血泡,狀如葡萄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鬼胎是指妊娠數月,腹部異常增大,隱隱作痛,陰道反覆流血,或下水泡者。因胚胎異常,累累成串,細蒂相連,崩下血泡,狀如葡萄,故亦稱“葡萄胎”。
● 本病發病主要機制是婦人平素體質虛弱,七情不暢,痰濁凝滯不開,精血凝而不成形,終為葡萄胎。
● 孕早中期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有時大量流血,偶可在血中發現水泡狀物;流血前常有隱隱的陣發性腹痛;腹大異常;約半數患者早期出現嚴重嘔吐,持續時間長。
● 現代醫學的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 本病需要與胎漏、胎動不安、胎水腫滿、雙胎鑒別。
● 胎漏、胎動不安:有早孕反應或停經史,伴少量陰道流血。婦科檢查示子宮增大符合妊娠月份,血HCG在孕期正常範圍,B超見正常妊娠圖像。無腰酸脹痛、小腹墜脹者為胎漏;有腰酸脹痛、小腹墜脹者為胎動不安。
● 胎水腫滿:妊娠中晚期,腹大異常,腹皮繃緊發亮,腹部脹滿,胸脅滿悶,但無陰道流血。婦科檢查示宮體大於正常妊娠月份,血HCG在正常範圍,B超測量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8cm。
● 雙胎:有停經史,而無腹痛、陰道流血。婦科檢查顯示,宮體大於相應孕周的正常單胎妊娠,血HCG略高於正常,B超可見雙胎妊娠圖像。
● 治療以下胎祛瘀益母為主,佐以調補氣血。一經確診,應及時清宮,術后可予中藥益氣養血祛瘀之法,以善其後。若為惡證或有惡性傾向,可採用化療等治療手段。
● 氣血虛弱證
● ● 證候:孕期不規則陰道流血,量多,色淡,質稀,腹大異常,無胎動、胎心音;時有腹部隱痛,伴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
● ● 代表方:救母丹加枳殼、川牛膝。
● ● 藥物組成:人蔘、當歸、川芎、益母草、赤石脂、荊芥穗。
● 氣滯血瘀證
● ● 證候:孕期不規則陰道流血,量或多或少,血色紫暗有塊,腹大異常;無胎動、胎心音;時有腹部脹痛拒按,胸脅滿脹,煩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點,脈澀或沉弦。
● ● 代表方:盪鬼湯(《傅青主女科》)。
● ● 藥物組成:枳殼、厚朴、桃仁、紅花、丹皮、川牛膝、雷丸、大黃、人蔘、當歸。
● 寒濕瘀滯證。
● ● 證候:孕期不規則陰道流血,量少,血色紫暗有塊,腹大異常;無胎動、胎心音;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膩,脈沉緊。
● ● 代表方:芫花散(《婦科玉尺》)。
● ● 藥物組成:芫花、吳茱萸、川烏、巴戟天、秦艽、白僵蠶、柴胡。
● 痰濁凝滯證
● ● 證候:孕期不規則陰道流血,量少色暗,腹大異常;無胎動、胎心音;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舌淡,苔膩,脈滑。
● ● 代表方:平胃散加芒硝、枳殼。
● ● 藥物組成: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 清宮術后1個月內最好暫停性行為,3個月內應避免懷孕,讓子宮有足夠的時間修復。
● 注意生活起居,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損傷氣血。
● 婚前、孕前要檢查,如有問題儘早干預。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緊張。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談勇。中醫婦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