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增長
區域經濟增長
狹義的區域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區域內的社會總財富的增加,用貨幣形式表示,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用實物形式來表示,就是各種產品生產總量的增加。廣義的區域經濟增長則還包括對人口數量的控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以及產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一般來說,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投資、勞動和技術進步。
1.投資。
投資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有關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50%以上。我國過去25年的增長主要是靠投資增加、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革促成的,投資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達43%(許小年,2004.),因而投資增加仍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2.人力資本的貢獻。
經濟增長實際上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和升級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能否步入高級化良性發展軌道,關鍵在於它是否擁有足夠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和運用新技術的人力資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夠的科學家、工程師等高級人才資源。世界銀行專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資,從而使勞動力受教育的平均時間增加一年,GDP就會增長9%。舒爾茨在《人力資本投資》一書中強調:“改進窮人福利的關鍵因素不是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質量,提高知識水平。”我國近年來的“孔雀東南飛”現象就與東西部地區發展的差距有著必然的聯繫。
3.技術進步。
對技術進步,索羅的定義是“生產函數任意一種形式移動的簡稱”,“經濟的加速或減速、勞動力教育質量的改進、各種各樣移動生產函數的因素都可以歸人技術進步之中”。肯德里把技術進步歸結為“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這裡的技術進步包括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丹尼森用知識進步來代替技術進步因素,主要包括技術進步、管理、技術知識的擴散和技術發明應用時間的縮短等。由於技術進步的定義和計量方法不同,人們對技術進步所起作用大小的測算值也不相同,但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普遍認識。
另外,制度變革對經濟增長也有很大的影響。
(1)均衡增長和非均衡增長理論
1.均衡增長的基本命題是:由於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低水平的均衡狀態,這些地區的經濟要增長,就必須打破這種均衡狀態,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同時得到增長。哈維·萊賓斯坦於1957年在《經濟落後和經濟增長》中提出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該命題認為不發達經濟既存在人均收入增長的趨勢,又存在人均收入降低的因素和力量,要使區域經濟獲得增長,從落後向發達狀態轉變,該地區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於某一最小臨界規模的增長刺激。發展經濟學家內爾森認為,不發達經濟的痼疾表現為人均實際收入處於糊口或接近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即使在一個短期內經濟有所增長,但經濟增長又會導致人口的增長,從而使人均收入又回到原來的低水平狀態,即所謂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論”。
2.不平衡增長的核心觀點是:不發達地區不具備全面增長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向所有部門進行大規模投資和平衡增長是不可能的。投資只能有選擇地在若干部門或區域進行,其他部門或地區通過利用這種部門或區域的投資帶來的外部經濟而逐步得到發展。非均衡增長理論主要包括:赫爾希曼(A.O.Hirschan)和辛格(H.Singer)的非均衡增長理論,繆爾達爾(Karl Gunnar Myrdal)的循環積累因果理論(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詹姆斯·杜森貝里(J.S.Duesenberry)和諾斯(D.C.North)的輸出基礎理論(Export Base Theory)。
(2)新增長與區域創新理論
新經濟增長理論(也叫“內生增長理論”)是針對新古典增長理論中技術外生這一不足而提出的。它通過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這兩個角度對經濟增長的源泉進行研究,其基本思想是經濟增長率由區域經濟系統內的諸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由外生的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所決定的。新增長理論主要包括三種理論模式:
(1)羅默模式——知識積累的增長模式,該模式刻畫了知識積累是決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強調增加研究與開發(R&D)部門的投入以提高知識積累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2)盧卡斯模式——專業化人力資本的增長模式,該模式認為專業化的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
(3)科斯特模式——資本投資的增長模式,該模式認為技術進步的源泉是資本投資。
創新(Innovation)的形成和擴散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同時也是區域間經濟增長和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熊彼特(J.Schumpeter)最早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認為創新是“間斷出現的現實生產手段的新組合”,包括新產品的引入(生產創新)、製造現有產品的技術變革(生產方法創新)、開闢新的市場或新的原材料來源以及引入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在有關創新研究的文獻中,傳信過程可以分為線性創新模式和非線性創新模式。線性創新模式表現為一項科學研究走向市場的發展過程。
非線性創新模式認為,傳信不是官方的或個人的科學和研究機構發起的,而是由客戶、技術應用者、供貨商或合作方發起的,它表現為一個數次的反饋過程:重要的信息流從創新的後期階段又反饋到早期階段,這個過程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繫。對於區域之間存在的創新差別,創新擴散理論認為,信息傳播在創新擴散和吸收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擴散過程或者遵循相鄰效應(波浪式擴散),或者是遵循城市等級自上而下進行。奧地利學者梅耶(G.Maier)和托特林(F.Todtling)提出了關於區域創新差別的一個構想框架。在該框架內,企業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的內部結構和行為方式與它所處的經濟環境要求和條件相聯繫。影響企業創新體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大類。外部因素包括:
(1)與企業創新行為相關的區域環境條件,涉及到研究與教育結構的狀況,勞動力的技能以及同其他企業保持聯繫和協作的可能性,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聯繫等;
(2)企業所處行業的市場結構特徵;
(3)政府的區域公共政策,包括技術引進政策,鼓勵創新政策等。內部因素主要是企業的組織和戰略目標的特徵,他們對企業創新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企業規模影響與創新相關的資源裝備,也影響創新的持續性和創新項目的規摸。
區域內企業在相關功能方面的配備(研究與開發,企業計劃和市場營銷)和他們在生產上的共同作用,對生產創新和方法創新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中小企業來說,同大企業的緊密聯繫一方面可以較容易獲得與創新相關的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他們在大企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關區域創新的研究表明,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管理者和僱員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對區域創新差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只是基於技術競爭優勢以外的東西來保持市場地位,那麼它的創新意識必然下降。企業管理者懼怕風險,或者僱員在變化面前持拒絕態度,都會阻礙區域內的創新。
區域經濟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一漸進過程通常又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徵。如同人的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成長階段一樣,區域經濟發展也有待開發(不發育)、成長、成熟、衰退等發展階段之分。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都是循序漸進的。在同一區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增長會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區域經濟結構和社會文化觀念也都會有所變化,這種結構性變化和經濟總量的增長一起,反映區域經濟從一個發展階段進入另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
一、待開發(不發育)階段
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區域經濟處於未開發或不發育狀態,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原始,生產手段落後;產業結構單一,第一產業占極高的比重;商品經濟甚不發達,市場規模狹小,經濟增長緩慢,長期停滯在自給自足甚至自給不能自足的自然經濟中;自身資金積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發展能力。我國遠西部(指蘭州一一成都一一昆明線以西)的一些地區和18片貧困地區,目前基本上尚處於這一階段。這類地區要想成功地走出不發育階段,跨入現代王業化的“門檻”,就必須把外部資金、人才、技術輸入和區內條件結合起來,形成自我發展能力,啟動地區經濟增長。
二、成長階段
當區域經濟跨過工業化的起點,呈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將標誌著區域經濟發展已由待開發階段進入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區域經濟呈現高速增長,經濟總量規模迅速擴大;產業結構急劇變動,第二產業開始佔主導地位:商品經濟逐步發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區域專業化分工迅速發展,優勢產業開始形成或正在形成中;人口和產業活動迅速向一些城市地區集中,形成啟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伴隨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結構性變化,區域社會文化觀念也相應地發生較大轉變。
促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由不發育階段迅速進入成長階段,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實現。(1)外部推動型。扣深圳和海南經濟特區,主要是通過大規模地引進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開發地區資源,大辦發展外向型經濟,實現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升級。(2)國家投入型。如攀枝花、包頭、大慶等地區,主要是依靠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和工業建設,從而推動區域經濟迅速發展。(3)自身積累型。如蘇南一些農村地區,主要是通過自身積累資金,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特別是鄉鎮工業,以此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最初的資金積累主要來自農業,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鄉鎮企業收,入開始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4)邊貿啟動型。如雲南德宏等些邊境地區,近年來邊境貿易因發展十分迅速,已開始成為促進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啟動器。目前,德宏自治州財政收入約有76%來自邊貿收入。
三、成熟(發達)階段
經過成長階段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后,區域經濟發展將逐步進入成熟(類達)階段。在這一階段,區域經濟增長勢頭減慢。並逐漸趨於穩定;工業化已有較久的歷史,達到了較高水平,第三產業也較發達,基礎設施齊備久突通運輸與信息±已基本形成網路;生產部門相當齊全,協作配套、條件優越,區內資金積累能力強,人口素質高。處於這氣階段的地區(如上海市、遼寧中南部地區)通常是國家經濟重心區的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關聯度相當高生在發達、繁榮的掩蓋下,許多矛盾隨著歲月的積累,形成潛在的衰退因素。其中比較突出的是:
(1)“空間不可轉移孔”和“不易轉移”要素的價格上漲,如地價、水費、工資上漲,排污費增加,生活費指數提高。在我國價格信號不全、不靈的情況下,則表現為用地緊張、水源匱乏、環境污染嚴重、運輸阻塞、職工穩極性下降。
(2)許多一度曾是領先甚至獨佔的技術,隨著它的逐步普及而主運失其“獨佔利益”。
(3)由於設備剛性,許多企業的“硬體”已經陳舊、老化,綜合表現為愈來愈多的產業和產品的,比較優勢逐步喪失。(4)由於技術(產品)老化、市場萎縮和資源枯竭,一些在成長階段支撐區域經濟高速增長的主導產業,其堆長速度大為減慢,有的甚至出現衰退,淪為衰退產業。
四、衰退階段
由於運輸位置的變更、產業布局指向的變化、資源的、枯竭、技術和需求的變化,一當地區在經過成熟階段甚至成長階段的發展之後,有可能轉入衰退階段。在這一階段,區域經濟首先出現相對衰退,失去原有的發展勢頭,緊接著出現絕對衰退,逐漸走向衰落(如圖1中虛線所示)。相對衰退地區的主要特點是,傳統的衰退吏業所佔的比重大,經濟增長緩慢,經濟地位不斷下降,已開始出現結構性衰退的徵兆。在相對衰退地區被淪為衰退地區之前,適時適宜地對其進行地區揮工業化和產業結構改造,可以防止這些地區進一步衰退,維持其原有的良好;發展勢頭,甚至促使其加速發展,進入新的成長階段,開始新的一輪成長過程。
地區經濟的衰退按其形成原因,大體可分為4種類型:
(1)區位性衰退。
由於運輸地理位置和產業布局指向的變化,一些地區可能會因原有區位優勢的消失而日益走向衰落,而另一些地區則因得益予新的區位優勢而開始繁榮成為新的經濟中心。例如,我國河北省的正定原是冀中的經濟中心石太鐵路通車后,石家莊由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迅速發展前為河北最大的工業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正定主則衰落成為一個普通的縣城。規劃中的正定將成為石家莊的衛星城。
(2)資源性衰退。
主要發生在結構單一且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地區。這些地區在工業化過程中飛,因擁有一種或多種優勢資源如煤炭、石油、鐵礦等,而迅速建立起資源型主導產業群,包括採掘業和原材料工業(如電力、鋼鐵、石油加工和有色金屬冶鍊等)。資源型產業在地區產業結構中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它統治和支配著地區經濟的交展。由於地區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嚴重依賴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一旦地區經濟賴以生存的基礎——區內資源發生枯竭,或者面臨來自國外進口的廉價資源的激烈競爭,或者因替代品的出現而導致對某特定資源(如煤炭)需求的急劇減少,地區資源型主導產業群的衰退將不可避免。如煤田、礦山、油井的開採業,因儲量殆盡,無法在原有的空間內繼續生產,首先出現衰退。採掘業的衰退,將導致以採掘業為基礎的原材料工業的衰退,繼而導致整個資源型主導產業群的衰退。在缺乏可替代的主導產業情況下,地區經濟將會出現全面衰退。英國北部煤田地帶、原聯邦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和諾爾-加來地區,以及美國東北部地區等一些以煤為基礎的地區和城市經濟的衰落,是資源性衰退的典型例子。
(3)結構性衰退。
地區工業化過程實際上是地區主導產業相互更替和結構不斷演進的連續漸進過程。由於任何一種產業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經歷著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的階段過程,因而在不同時段上地區的主導產業應該相互銜接。主導產業Ⅰ在進入成熟期后將被主導產業Ⅱ所替代,並成為支撐地區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經過一段時期后,主導產業Ⅱ又將被主導產業Ⅲ所替代,繼而被主導產業Ⅳ所替代。如此循環往複、循序漸進,從而在時序上形成一個主導產業鏈條,以此推動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均衡增長。如果不同時期地區的主導產業在時序上沒有形成一個鏈條,相互間缺乏連接,如地區主導產業I在進入衰退期后,缺乏新的主導產業,或者新的主導產業還處於形成之中,地區經濟的結構性衰退將不可避免。英國、美國、法國、原聯邦德國等一些傳統產業(如煤炭、紡織、冶金等)比較集中的老工業區的衰退,較大程度上都是由於這方面的原因。
(4)消聚性衰退。
產業和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生產集聚經濟,釋放出新的集聚生產力。然而,產業和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是有一定限度的,當超過某一臨界規模,就會產生集聚不經濟,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用地用水不足、能源和勞動力供應緊張等。而且,隨著集聚規模的增長,集聚不經濟最終將超過集聚經濟,集聚作用也將被消聚作用業產所代替,加之一些國家政府為平衡地區經濟發展,實行工業分散化的地區政策,從而促使產業和經濟活動由集中走向分散,導致一些集聚過度的地區從繁榮走向衰退或相對衰退。例如,工業發達國家大城市區因過度集聚而帶來的不經濟,已促使中心區的人口和產業大規模地向郊區及其附近的中小城鎮擴散,從而導致周圍地區的相對繁榮和中心區的衰落。60年代中期以來,曾經十分繁榮的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經濟的相對衰退也主要是由於這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
在上述4種地區經濟衰退中,資源性衰退和結構性衰退主要是一種“結構效應”的現象。即是說,一些地區之所以會出現經濟衰退,是因為它們擁有較不利的產業結構。這些地區或者產業結構單一,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或者是處於衰退中的傳統產業的相對集中地區。因此,要重振、復興衰退地區經濟,關鍵是通過經濟的多元化和結構的高度化,改變單一性的經濟結構,進行結構的重組和改造,並建立與此相適應的靈活經濟體制。
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十分繁多,對這些諸多因素,沒有必要逐一展開詳細討論。這裡,著重闡述一些主要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1.自然條件因素。
自然條件(包括自然資源)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自然條件的狀況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各地區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特別是,自然條件直接決定了各地區農業、採掘業以及水力發電等部門勞動生產率的不同水平,進而間接影響到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各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如交通便利、接近原料產地和消費地區,同樣也影響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減少原料、材料以及成品運輸中的勞動消耗。因此,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由於自然條件的優劣不同,人們即使花費了等量勞動,勞動生產率也不相同。馬克思曾把由自然條件差異所形成勞動生產率稱為勞動的自然生產率,這種勞動的自然生產率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應該指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條件因素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在逐漸削弱。
2.人口和勞動力因素。
人口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統一,是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的載體。從生產者的角度看,一定的人口數量和適度的人口增長是保證區域勞動力有效供給的前提條件。在人口年齡構成一定的條件下,勞動人口數量與人口總量成正比,人口總量越多,勞動人口數量也越多5反之,則越少。此外,人口素質的高低率直接影響著區域勞動力素質和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再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人口增長過快不僅直接制約著區域消費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情況下,還會造成消費基金增加,生產積累基金減少,使科學技術和教育投資難以得到較大的增加,人口和勞動力素質難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區域經濟的增長。據一些國家的歷史經驗,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增長1%,大約需要撥出國民收入1%作為維持新增人口生法和就業技術裝備戰平的費用。
勞動力是生產方的首要因素。一個區域勞動力資源豐富,即為該區域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勞動力資源缺乏,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所必要的人力算不到保證,就必然會影響乃至延緩和阻礙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勞動力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一般情況下,增加勞動力投入如增加勞動者人數飛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可以提高區域經濟的產出水平。一般地說,勞動力投入與經濟增長是成正比關係,投入生產的勞動力越多,推動的生產資料也越多,產出的產品就越多,增長就越快。但是,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勞動力投入必須與資金投入相匹配,勞動力數量必須同現有生產資料相適應,否則,對區域社會再生產與經濟增長將產生不利影響。其次,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加速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關鍵在於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勞動力素質包括勞動者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身體素質越好,標誌著勞動者的生產能力越強;高水平的科學文化素質可以將“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思想道德素質則是勞動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動力。因此,不斷提高勞動力素質,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加快區域經濟增長。此外,勞動力在部門間和地區間的合理流動,能夠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增長。
3.資金因素。
生產資金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生產資金(即生產基金)包括固定資金(原有固定資產和新增投資)和流動資金兩個部分,它是生產資料在價值形態上的體現。生產資金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一般情況下,資金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區域的產出水平。一般地說,資金投入的增加同經濟增長成正比,一個區域投入生產的資金越多,能容納的勞動力就越多,生產增長就越快。其次,資金產出率的提高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資金產出率的提高,具體表現為生產資料利用效率的提高,如設備、燃料、動力和原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單位產品物質消耗係數的降低,耕地複種指數的提高等。這就意味著用同樣多的生產資料或等量的資金,可以生產出更多數量的產品。因此,單位產品資金佔用量下降越快,達到一定的生產增長率所需要的積累基金就越少,也就越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增長。第三,固定資產投資是保證區域社會再生產和經濟增長的物質技術條件。固定資產投資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一般地說,區域經濟要獲得一定數量的增長,固定資產投資應保持同步或略快的增長。在積累和消費保持正常比例關係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可以使區域不斷採用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生產能力,降低原材料和燃料消耗,改善勞動條件和生產條件,促進產品升級換代,調整產品結構,增加花色品種,以及合理布局生產力等,從而加快區域經濟的增長。
4.科技進步因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已越來越大,日趨居於主導性的地位。現代化生產的發展,愈來愈在更大程一度上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依靠提
高對現有資源的利用程度,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學技術進步。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會改善資本裝備的質量,也會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從而使生產要素的產出能力發生質的飛躍。而且,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還可以大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優化
現有資源的配置,改善區域生產力組織,從而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小,取決於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程度和生產技術的革新。一項知識形態的科學技術成果,只有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推廣應用並取得效果時,才能轉化為現實形態的生產力,推動區域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率越大,成效率越高,轉化的時間越短,就越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增長。對現有生產技術不斷進行革新,提高設計和工藝水平,也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區域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必須抓住科學技術進步這個龍頭,加強研究與開發,大力推廣應用科學技術成果,儘快使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形態的生產力,這是加快區域經濟增長,擺脫落後地區貧窮落後面貌的根本途徑。
5.資源配置因素。
勞動力、資金和技術是區域經濟增長中三個最基本的生產要素。這些要素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它們往往相互擬在一起,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綜合的影響。單一要素投入的增加,如果沒有其它要素的相互配合,往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在技術有機構成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力投入的增加必須與資金投入的相應增加相配合。科技進步作用的發揮,也需要有一定的勞動力和資金投入作保證。因此,在一定的要素投入和技術水平條件下,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樣能夠加快區域經濟的增長。所謂資源優化配置,就是在區域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各種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組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區域要素投入的總體產出水平。不斷調整企業生產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和組織結構,合理布局生產力等,都是實際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途徑。
6.區際貿易因素。
區際貿易包括區域對外貿易,也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區際商品貿易(包括商品輸入和輸出)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乘數作用。也就是說,區際貿易量一定增長,可以使區域社會總產品或收入成倍地增長。區際貿易量的大小,一般取決於區域輸出商品的比較優勢、區際貿易障礙(如地區問距離、運輸成本以及一些其它的人為障礙)和區域外部需求三個方面。區域可輸出商品比較優勢越大,輸出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向強,也就越能促進區際貿易的發展;區際貿易障礙減少,則降低貿易成本,擴大貿易交流;區域外部對本區的需求增加,促使本區增加輸出,從而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