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ZhejiangIndustryPolytechnicCollege)位於浙江紹興,是一所由杭州鋼鐵集團公司舉辦,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屬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入選浙江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79年,時為浙江省礦冶技工學校;1985年,更名為浙江礦冶地質技工學校;1990年,更名為浙江冶金工業技工學校;1997年,浙江工業技工學校創建;1999年,更名為浙江工業高級技工學校;2002年,浙江工業高級技術學校、浙江冶金工業技工學校合併升格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徠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有梅山、鏡湖兩個校區,佔地面積912畝,建築面積34.5萬平方米,鏡湖校區建設項目規劃用地439畝,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在校生規模7000人。建有9個二級分院和人文社科部,開設高職高專專業37個,擁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餘人,教職工近800人。

歷史沿革


辦學源頭

浙江冶金工業技工學校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979年,浙江省礦冶技工學校創建。
1985年,浙江省礦冶技工學校更名為浙江礦冶地質技工學校。
1990年,浙江礦冶地質技工學校更名為浙江冶金工業技工學校。
浙江工業高級技工學校
1997年,浙江工業技工學校創建。
1999年,浙江工業技工學校更名為浙江工業高級技工學校。

合併之後

2002年,浙江工業高級技術學校、浙江冶金工業技工學校合併升格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學校成為浙江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12年,學校通過驗收,成為浙江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梅山校區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梅山校區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驗收。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6年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有電氣電子工程分院、機械工程分院、設計與藝術分院、經濟管理分院、建築工程分院、汽車分院、紡織工程分院、黃酒分院、繼續教育學院等9個二級分院和人文社科部,開設高職高專專業36個。
二級分院專業名稱學制專業門類
汽車分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3汽車類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
機電一體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方向)3自動化類
汽車電子技術3汽車類
電氣電子工程分院機電一體化技術3自動化類
電氣自動化技術3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3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3
機械工程分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3機械設計製造類
數控技術3
模具設計與製造3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3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3機電設備類
設計與藝術分院工業設計3機械設計製造類
計算機應用技術(組裝維修方向)3計算機類
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技術方向)3
圖形圖像製作3
計算機信息管理(網路技術方向)3
計算機信息管理(資料庫技術方向)3
計算機信息管理3
信息安全技術3電子信息類
三維動畫設計3計算機類
經濟管理分院涉外事務管理3公共事業類
會計3財務會計類
會計與審計3
稅務3財政金融類
電子商務3市場營銷類
資產評估與管理3財政金融類
國際貿易實務3經濟貿易類
紡織工程分院現代紡織技術3紡織服裝類
染整技術3市場營銷類
紡織品檢驗與貿易3紡織服裝類
染織藝術設計3
建築工程分院建築工程技術3土建施工類
工程監理3工程管理類
工程造價3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3建築設計類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3土建施工類
黃酒分院黃酒釀造3食品類
市場開發與營銷3市場營銷類

師資隊伍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底,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擁有教職工686人,其中高級職稱144人,碩士及以上學位36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比例達到84.32%,擁有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浙江省教學團隊2個。
浙江省優秀教師:謝水英
浙江省教學團隊: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教學團隊(姬瑞海,2008年)、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團隊(鄭紅峰,2009年)

學科體系

據2016年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擁有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2個、浙江省優勢專業2個、浙江省特色專業9個;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級示範性實訓基地6個;擁有省級以上精品課程12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數控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現代紡織技術
浙工院
浙工院
浙江省優勢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浙江省特色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電氣自動化、建築工程技術、現代紡織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會計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數控與模具實訓基地、建築工程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示範性實訓基地:機電實訓基地、電氣實訓基地、計算機實訓基地、經管實訓基地、紡織染整實訓基地、黃酒釀造實訓基地
國家級精品課程: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實訓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實訓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校園採風
校園採風
據2016年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有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紹興市重點創新團隊1個。
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紹興市區域教育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紹徠興市重點創新團隊:區域性職業教育聯合體建設研究團隊(王良春)

科研成就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據2016年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近幾年,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獲得省級以上科研獎項4項;主持省部級項目24項;在浙江大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59篇,其中被SCI一區收錄1篇、二區收錄3篇,被EI期刊收錄207篇;授權專利301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
2014年,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增專利授權23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9項。2013至2014學年,累計申報各級各類項目66項,其中省部級項目5項(包括浙江省軟科學項目1項、國家統計局項目1項、浙江省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計劃項目1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廳局級項目44項,省部級學會類項目11項,各類縱向項目累計立項經費突破100萬元。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成人教育研究所、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聯合發布《2015浙江省高職院校科研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位列浙江省高職院校科研競爭力排行榜第三位。

學術資源

截至2015年9月,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共擁有藏書82萬冊、電子圖書82萬冊、報刊1100多種、數字資源10多個。

學術交流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合作辦有高中起點本科教育,該校學生可通過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考試,就讀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高起本”相關專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標
1、標誌的主體為“齒輪橋”,迎合了學校以工科為主專業設置特點。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標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標
2、紹興被譽為“橋鄉”,有中國的“古橋”博物館之稱,標誌以“齒輪橋”為主體,體現了紹興的地域文化和視覺特徵,提高了標誌的識別性和記憶程度。
3、“橋”代表溝通,是學校聯繫社會、企業、學生的紐帶。“橋”代表進取,可以通向成功的彼岸。“齒輪橋”在水中形成倒影,使整個標誌虛實結合,迎合了紹興水鄉的地域特色。
4、飛速運轉的“齒輪”令整個標誌有靜有動,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動感。“齒輪橋”還融入了毛筆筆觸和枯筆,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他暗喻學校雖然是工科類院校,但十分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始終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為己任。
5、“齒輪橋”又如一輪初升的太陽,充滿了朝氣和希望;“齒輪橋”又是一隻眼睛,緊緊盯住浙江省製造業大省強省目標,時刻把握住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政策、新動向,表現出學校不甘人後,勵志進取的精神風貌。
6、標誌氣韻生動,動感強烈,透露出感性和理性結合的意味,整體一氣呵成,大氣中包含細節,視覺衝擊力強。鮮而不艷的藍色沉著生動,經久耐看,隱約有深邃感。
校旗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旗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旗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旗為藍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印有學校校標、王正良題寫的校名及學校英文大寫的標準組合。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敬業,知行合一
校歌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集體作詞,卞留念作曲
我們從紫銅山上攜手起航,
火紅的歲月燃燒激情鑄就輝煌。
大禹精神哺育著我們茁壯的成長,
魯迅文化啟迪著我們智慧的光芒。
我們在鏡湖之畔展翅翱翔,
凌雲的翅膀舒展胸懷堅貞志向。
改革春風拂動著我們超越的夢想,
創新號角激蕩著我們攀登的力量。
看菁菁校園碧波迎初陽,
聽工學交響桃李溢芬芳。
啊,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搖籃。
艱苦奮鬥謀發展,自強不息譜華章。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唐遠彤
院長、黨委副書記毛建衛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徐文傑
黨委委員、副院長陳齊苗、潘榮江、駱文炎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樓青青
黨委委員沈才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