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行為心理學的結果 展開

行為心理學

2016年現代出版社出版圖書

《行徠為心理學》是一部2016年由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約翰·華生。

出版信息


作者:約翰·華生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譯者:劉霞
出版年:2016-11
頁數:223
定價:39.80
裝幀:平裝
ISBN:9787514347692

內容簡介


行為心理學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它誕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誕生的意義是針對馮特學派理論的缺陷而進行的一場心理學革命。行為心理學一反傳統心理學採用內省的方法,研究飄忽不定、轉瞬即逝的“意識”的研究方向,主張研究能夠直接反應人意識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特徵,即對人的行為本身進行研究,因而影響深刻。
作者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主張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他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約翰·華生是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代表作有《行為主義》《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心理起源:告訴你什麼是行為心理學
1.行為心理學中的刺激與反應
2.行為心理學與社會的關係
3.在生活中建立一套自己的實用心理學標準
4.行為心理學應該成為一門學科
5.放棄靈魂,心理學就是科學
6.打破主觀的行為心理學
7.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綱領
8.行為主義與心理學、生理學
9.習得性反應與非習得性反應
10.傳統哲學、社會科學將何去何從?
第二章 習慣性行為:最本能最真實的行為心理學
1.習慣使個體適應自己“遭遇的情境”
2.習慣——從拿奶瓶到建造摩天大樓
3.是否人人都可養成好習慣?
4.習慣與條件反射的關係
5.影響動作習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6.在習慣形成的最後階段發生了什麼?
第三章 克服妒忌心理:怎樣克服嫉妒心理
1.“妒忌”是什麼?
2.妒忌的反應及其引起的情境
3.孩子何時會出現對父親或母親的妒忌?
4.哥哥會妒忌弟弟嗎?
第四章人格心理學:揭示最真實的人格魅力
1.行為心理學家對人格的解釋
2.如何研究人格?
3.探究人格的多種方法
4.關於人格的研究有捷徑嗎?
5.人格的改變離不開語言嗎?
第五章 學會戰勝恐懼:怎麼克服恐懼害怕的心理
1.恐懼可以消除嗎?
2.用言語消除恐懼
3.怎樣依靠社會戰勝恐懼?
第六章 人性的弱點:行為心理學家的人性分析
1.警惕心理學詐騙
2.成人有哪些人格弱點?
3.精神病是真實存在的嗎?
4.如何改變我們的人格?
第七章 天賦與本能:行為心理學家眼中的人體潛能
1.“天賦”真的存在嗎?
2.環境和遺傳哪個會影響人類?
3.人的本能是否存在?
4.一個飛鏢的“本能”
5.拋棄意識的心理學
6.“智力測驗”真有那麼神奇嗎?
7.行為心理學的字典里沒有“記憶”
8.行為心理學家如何解釋“意義”?
第八章 情緒心理: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反應
1.詹姆斯誤區理論——情緒內省
2.情緒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嗎?
3.兩位心理學家的情緒分類
4.情緒研究的正確引路人——行為心理學家
5.複雜情緒的產生來自於外界嗎?
6.有趣的非習得性反應
7.複雜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8.情緒的轉移——移情
9.情緒產生的基礎——內臟和腺體
第九章 情緒反應:條件反射中的實驗與觀察
1.如何重建條件反射或無條件反射?
2.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發笑?
3.一定要培養消極反應
4.建立消極反應就是體罰嗎?
5.內在的消極反應與生命的存留
6.面對“詞語”的反應
7.行為與情緒的微妙關係
第十章 言語與思維:行為心理學中的思維分析
1.語言和器官
2.言語習慣的形成
3.逐漸發展的語言
4.人是怎樣用單詞替代物體和情境的?
5.語言有“替代品”嗎?
6.詞語形成的最後關鍵——動覺
7.言語習慣的保持
8.行為心理學家的思維觀
9.支持行為心理學家觀點的證據
10.我們什麼時候思考?
11.我們如何進行思考?
1徠2.“新的情境”是如何產生的?
第十一章 嬰兒行為心理:人類本真的行為反應
1.人類幼兒研究的阻力
2.妊娠期的胎兒活動
3.有趣的幼兒“本能”
4.“本能”作為術語的尷尬存在
5.非習得性資質
6.嬰兒因何啼哭?
第十二章 人體生理反應:外部刺激帶來的行為變化
1.探尋有效的刺激
2.刺激可以替代
3.反應亦可以替代
4.建立全新的反應機制
5.腺體反應中的刺激替代
6.腺體反應的分化
7.關於人類的“流口水”實驗
8.各式反應中的刺激替代
9.手的慣用性
12.行為心理學也要研究“人體構造”
附錄一:約翰·華生年譜
附錄二:約翰·華生名言
附錄三:約翰·華生理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