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醫院

香港專科醫院

青山醫院是香港著名的精神科醫院,於1961年落成,位於屯門區,取代19世紀建成位於西營盤的域多利精神病院。青山醫院提供法醫學、老人精神科、照會精神醫學、毒品濫用醫學治療等復康服務。青山醫院所有病房均是設計用以接收自願和非自願入院的病人。

歷史沿革


青山醫院建於六十年代,由於設計過時、設施不足及維修困難種種問題,重建醫院是最有效改善醫院環境、設施及服務的方法。第一期重建計劃在1992年,醫院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5億元,令第一期重建計劃能夠成功展開。第一期重建計劃共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興建的香港賽馬會喜悅樓及自強樓,提供752張病床,於九六年六月投入服務。兩幢大樓共提供27,500平方米,20間病房。病房設計旨在提良好的治療療環境,在色澤、設施及布置方面模擬家居環境,促進病人康復。
而於第一期第二階段之重建計劃中,部份舊病房被拆卸用以興建門診服務大樓-賽馬會明心樓。大樓設有門診部、日間醫院、社區精神服務中心、病人資源中心及各部門辦公室,於九九年落成啟用。
第二期重建計劃政府在1995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支持青山醫院第二期重建計劃,亦即醫院餘下的整個重建計劃。計劃共分兩個階段,耗資14億7千萬元,提供748張病床,及全面改善醫院的設施及環境。
第二期第一階段重建計劃是興建一幢病房大樓,及一幢行政及服務大樓,前者除病房外還設有病人康樂中心、職員培訓中心、大廚房、職員飯堂及休息室等等。
徠後者設施包括職業治療部、物理治療部、臨床心理學科、x光部、圖書館、電子醫學檢驗室、多用途禮堂及其他服務,已於2001年底落成。
第二階段的工程包括興建一幢病房大樓及一幢服務大樓,後者設有被服供應部、貨倉、機電工程署駐院工場、維修及保養部、職員更衣室、中央消毒室及支援服務組,亦已於2005年中落成。
最後的重建工程包括興建病人康樂及康復設施,進行綠化及美化工程。而醫院的重建工程
於2006年全面完成。

醫院規模


青山醫院於1961年啟用,是全港最大及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醫院。本院大部份病房均可根據精神健康條例接收自願或非自願入院之病人。
醫院採用各種現代化之治療方式,包括藥物、心理及社交治療等。為確保病人得到最全面的照顧,治療過程非常著重跨職系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社康護士、職業治療師、醫務社會工作者及臨床心理學家之合作。而現代精神科服務亦十分注重社區精神科服務的發展,故青山醫院亦以提供完善住院及社區照顧之綜合服務為目標。
青山醫院現有30個病房,在康復病房的病人可自由地在醫院範圍內活動。大部分在康復病房治療之病人正接受離院前之康復訓練,某些病人更可在日間出外工作。
青山醫院
青山醫院

專業水準

青山醫院是香港、英國、澳洲及紐西蘭的精神科學院認可的精神科訓練醫院。本院亦提供其他職系學生的實習訓練,包臨床心理學、職業治療、醫務社會工作及護士學位課程。

管理

醫院十分著重醫院管理局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概念,從而持續改進病人服務的質素及成效。

服務

在不斷改善住院服務的同時,我們亦逐漸加強在社區層面之服務。醫院亦致力發展加強各專科服務。透過精神健康學院積極進行精神健康教育活動,專業培訓和研究,致力推廣良好的社區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