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哥斯拉

《哥斯拉對機械哥斯拉》角色

機械哥斯拉是哥斯拉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械怪獸,是外形與哥斯拉類似的機器人,是哥斯拉的強勁對手,多次令哥斯拉陷入苦戰。然而多次敗於哥斯拉手下。

初代


初代機械哥斯拉
初代機械哥斯拉
身高:50米
體重:40000噸
登場電影:《哥斯拉對機械哥斯拉》
首次登場的機械哥斯拉,最初偽裝成哥斯拉的模樣打傷了安吉拉斯。在偽裝的狀態下噴出的光線為黃色,與正版哥斯拉不同。後來正版哥斯拉出場與之交戰,破壞其偽裝后機械哥斯拉現出原形。武器是雙眼發射的激光和手指射出的導彈。最後被哥斯拉吸收閃電之後使出來的“磁力功”吸住,被哥斯拉和西薩王聯手打敗。
作為黑洞第三惑星人對地球侵略用的兵器,以具備鋼鐵好幾倍硬度的“太空鈦”作為原材料、並以地球最強的生物哥斯拉為模板而製造的。
先收藏在富士山噴火口的岩石中飛來,爆發后以偽裝哥斯拉的姿態出現。“偽哥斯拉”的聲音是金屬特色,而放射能火焰和背鰭的發光也是黃色。和察覺了自身真正面目的安基拉斯戰鬥並將它打傷后,繼而襲擊了東京灣的工業地帶。但那時碰上了衝破倉庫屋頂突然出現的原版哥斯拉,於是演變成“哥斯拉對哥斯拉”的決鬥。戰鬥中它的部分表皮被擊破,在人類也發現了它那機械的本體之後,將表皮燃燒而現出了真身,憑藉腳底的火箭噴射器可以自由地飛行。
它是由玉泉洞深處的控制中心遠距離操作,並服從司令官的口頭指示來行動;起初因為頭部控制器比較脆弱,在前面與哥斯拉的初次戰鬥中突然受到損壞而撤退了,但諷刺的是經過地球人宮島博士之手改造修正後就能穩定地發揮性能;因體內裝備著全自動的導彈工廠,發射和製造可以反覆進行,所以能做到無限制地全武器攻擊。
在沖繩決戰以壓倒性的火力以及飛行能力迴避哥斯拉的熱線、並以護罩令熱線及哥斯拉的接近無法奏效從而打得哥斯拉和西薩王痛苦不堪,但是被帶電后將身體電磁石化的哥斯拉以及西薩王的頭撞將行動封住后,再被哥斯拉弄斷頭部而敗北並沉入了沖繩海底。

初代改


二代目機械哥斯拉
二代目機械哥斯拉
身長:50米
體重:40000噸
登場電影:《機械哥斯拉的反擊》
這是在前作沉入海底的機械哥斯拉在黑洞第三惑星人和真船博士的協助下重新修復的機體。至於胸部的造型作出了“V”字形的變更,當時的設定里說明是“為了將哥斯拉的放射熱線從左右分散開”。另外手部的“MG”標誌變成了“MG2”,前作“MG”這部分的顏色是紅色,但這次變成了藍色(“2”這個文字和前作一樣是紅色)。由於設定上追加了腹部裝甲和武裝也大幅增加的緣故,行動遲鈍弱化了,在被哥斯拉在格鬥戰里單方面壓制可以看出格鬥能力比較低。不過依然以和前作不變的火力及防禦力而自豪,特別是新規強化通過迴轉放出的強化式手指導彈的威力相當高,以此和泰坦龍一起追擊哥斯拉並一度將其活埋。
後來在從活埋狀態恢復的哥斯拉攻擊下,頭部和前作一樣掉下來了,但由於頭部下面組裝了強力的鐳射發射裝置,反而令到哥斯拉陷入了危機;而且通過上一次失敗的反省,操控並不是由控制中心來實行,而是由真船博士的女兒——電子改造人員的腦波連接來進行,即使是像前作那樣頭部被破壞的情況下,只要桂的心臟不停止就一直能活動。但是因為桂的死亡,在失去了控制以及沒有了前述將放射熱線左右分散的設定后,被放射熱線擊中而爆炸粉碎了。
武裝(兩作品共通)
太空光線:從眼睛發射的彩虹色溶解光線是機械哥斯拉的主力武器
太空光線
太空光線
也是最強兵器,“Ⅰ”號(74年版)的光束和哥斯拉的熱線有同等的威力,能將各種各樣的物體溶解破壞。而“Ⅱ”(75年版)的光束則是擁有遠超哥斯拉熱線以上的威力。雖然被西薩王的稜鏡眼球2次反射擊中但幾乎沒有受傷。
死亡火焰:從鼻噴出的火炎放射,劇中一次也沒有使用,確認有這麼一招和實際使用的場面只有在超級任天堂的格鬥動作遊戲《哥斯拉 怪獸大決戰》里。
手指導彈:手指本身就是設計成強力的導彈,而且“Ⅱ”的指尖部分先端變得尖銳,可以使用比通常情況下更強力的迴轉式手指導彈,其威力可以令到擊中的大地形成大範圍的陷落。它利用這能力破壞了橫須賀的街道,並活埋了哥斯拉。和西薩王戰鬥力由於太空光線無效的緣故,所以用這導彈來代替攻擊。
十字架攻擊光線
十字架攻擊光線
十字架攻擊光線:胸部裝甲打開后發射的高電壓破壞光線。
防禦新型護罩
防禦新型護罩
防禦新型護罩:經頭部迴轉並從身體周圍形成圓筒形護罩,當形成一 此後即使頭部迴轉停止後效果都會持續(一段時間),“Ⅱ”並未使用。
霍繆散彈:膝蓋裝備的導彈。
高壓導向彈:腳指部分的導彈。
其它方面,“II”在二重構造的頭部里有鐳射發射裝置、手腳的裝甲也追加了導彈,另外雖然是非官方資料,但兩機體的共同處還有在口部都藏有導彈。
在“偽哥斯拉”的狀態下無法使用上述的武裝,只會從口部噴出黃色的光線。和安基拉斯戰鬥時也曾經使用過哥斯拉的技能“哥斯拉重壓”。

二代目


三代目機械哥斯拉
三代目機械哥斯拉
身高:120米
體重:150000噸(超級機械哥斯拉時是150482噸)
飛行速度:馬赫1(超級機械哥斯拉時是馬赫2)
動力:鐳射核融合爐
燃料:重水素氦3級固態燃料
登場電影:《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
G對策中心將前前作《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里沉到海底的機械王者基多拉吊上來后、將23世紀的技術解析而製造的對哥斯拉兵器。燃料是在衛星軌道中生成的重水素氦3級固態燃料,由於使用了球體關節,整體有著圓滑感的Art Déco建築風格設計,尾巴與身體對比起來較短。
機體的型號是UX-02-93,被擊墜時屏幕提示的信息里,本應是“本機體”的文字部分則是顯示出了“This ship was...”,而外觀也的確近似於艦艇。由於外部裝甲使用了比SUPER-X2的超耐熱合金有更高耐熱性的金屬NT-1(和燃料一樣也是在無重力的宇宙空間里的工房生成)、加上再將製作SUPER-X2火鏡的人工鑽石作為外部塗層的緣故,所以能完美地防禦哥斯拉的熱線。另外負責運作的主電腦名稱是“REIKO”(譯者註:這是neta了大河原孝夫執導的另一部電影《超少女REIKO》)
雖然防禦方面是以往的G兵器無法相比的、也擁有幾乎能給予G決定性打擊的兵器,但機動性非常差,和身體相對輕型的拉頓陷入了短時間的苦戰。不過頭部可以旋轉並通過感測器來捕捉目標的緣故、也以擁有很高命中率的遠程射擊而聞名,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其低機動性的弊病。雖然能以馬赫1來飛行,但地上的移動速度比哥斯拉更緩慢的緣故而難以進行格鬥戰。(關節的驅動範圍已到極限的緣故,被連續撞擊至倒地后再單方面被尾巴抽打)因此令哥斯拉熱線無效化、再利用空中懸浮移動保持距離來進行遠程炮轟是其主要戰術。這種戰術是從初代SUPER-X那裡繼承並發展的,可說是將以往的機體集大成之作。
雖然是高攻擊力和強硬裝甲同時兼備的兵器,但從休克錨刺那裡形成的電流逆轉以及等離子榴彈(腹部等離子炮)連續使用都會引發內部過熱和預計以外的機能失常等情況;另外還擁有使用等離子榴彈、米加光線炮時像哥斯拉那樣咆哮的機能(在那時口中會發光)。
後來作出了和同樣是G對策中心製作的加路達戰機合體的改良,這個形態被稱為超級機械哥斯拉。這個計劃是為了解決機械哥斯拉和哥斯拉初戰時所體現的機動性低下問題,是青木一馬和機械哥斯拉設計計劃的責任者直接商談后才成為現實的(一馬的行動原因是他對加路達戰機非常在意)。成為超級機械哥斯拉后,機動力和出力都得到提升且加路達戰機裝備的兩門高出力微波光線加農炮也能作為武器使用。通常情況下有三人(包括追加的乘員在內四人,最多五人)作為駕駛員操縱,雖然使用了能對哥斯拉腰部“第二腦”直接攻擊的G粉碎機后一度令哥斯拉完全失去知覺,但在吸收了瀕死的火焰拉頓的生命能量后,哥斯拉恢復了;而在那時因沐浴在拉頓風化后的金粉所形成的高熱之中,人工鑽石塗層已經溶解,導致必殺技等離子榴彈無法使用。
以米加光線炮和哥斯拉的超級鈾能熱線對拼后發生的爆炸使其彈開跌倒,身體無法活動時幾次遭受熱線攻擊,在超出裝甲的承受極限后和加路達一起爆炸並燃燒在火海之中。由於駕駛艙附帶脫離組件,駕駛員在爆炸的同時脫離所以全部生還了。一些書籍里提到機體在摩基拉開發後送到G-FORCE基地修理。
米加光線炮
米加光線炮
武裝:
米加光線炮:從口中發射的彩虹色光線,估計是將機械王者基多拉的鐳射光線炮強化的產物,擁有和哥斯拉的熱線同等的威力。但長時間發射會導致產生過熱狀況,在片里和哥斯拉的熱線對拼而持續發射10秒的這種程度,已經會引發過熱而無法活動。
鐳射加農炮
鐳射加農炮
鐳射加農炮:從眼部分發射的鐳射光,在和火焰拉頓戰鬥時右邊眼 雖然被破壞,但合體成機械哥斯拉后修復了,不過以後就沒有再使用。摩傑拉也有同樣的武裝。
休克錨刺:腕部內藏的放電錨線。能直接打入哥斯拉身體,並輸入高壓電流使其麻痹。鈴鹿山脈的戰鬥中由於用來對付哥斯拉的電壓不足,再加上被哥斯拉的體內放射導致電流逆流,因此而機關部位著火的機械哥斯拉被打致無法活動。在此之後,換裝了G粉碎機並得到強化。
G·粉碎機
G·粉碎機
G·粉碎機:休克錨刺的強化版,以將哥斯拉腰部的“第二腦”粉碎並令 其無法活動為目的而開發,能輸出休克錨刺以上的高電壓。要使用這個必須在駕駛員里加入能和哥斯拉互相感應的三枝未希。雖然是少數能擊破哥斯拉的兵器之一,但在哥斯拉和火焰拉頓融合之時被破壞了,而哥斯拉也恢復了。摩傑拉的“螺旋手雷導彈”也是運用這種武器原理而製作的產物。
等離子榴彈
等離子榴彈
極樂·導彈:在兩肩部位的三連裝發射口所連續發射的麻痹彈。最大裝彈量為60發,鈴鹿山脈戰鬥中,為了讓休克錨刺能順利打入哥斯拉身體而使用,而在幕張戰鬥中代替等離子榴彈作為全武器齊射攻擊。
鎮靜劑·導彈:從兩腰發射口所發射的將麻醉藥和精神鎮定劑混合而成的導彈,為了讓G粉碎機能順利打入哥斯拉身體而使用。
等離子榴彈(腹部等離子炮):機械哥斯拉最強的武裝。通過全身的人工鑽石塗層將照射到身體的哥斯拉熱線吸收、轉換為等離子能量後集束再增強並從腹部炮門發射,是攻防一體的光學兵器。由於會產生強力的高熱所以對其連續使用的次數有限制,為此機械哥斯拉搭載了大容量的冷卻用電容器,並有著人工鑽石塗層溶解時無法使用的缺點。其威力非常驚人,一擊就能令哥斯拉倒下、並給火焰拉頓造成瀕死級的重傷。
懸浮攻擊法
懸浮攻擊法
懸浮攻擊法:以噴射方式在空中浮遊,和哥斯拉保持一定距離並進行 攻擊。對於擁有史無前例的炮擊性能和防禦力、同時機動性和近距離戰鬥能力特別惡劣的機械哥斯拉來說是很有效的戰術。這種戰術運用到最高峰的時候,是和加路達戰機合體成為超級機械哥斯拉、利用進一步提升了的機動性去到哥斯拉身後並將G粉碎機打入其身體。
人工鑽石·塗層:將製作SUPER-X2火鏡所使用的人工鑽石來構成全身的外部塗層。因此能做到將哥斯拉和火焰拉頓的熱線完美地無力化。另外也擁有為了發射等離子榴彈而必需的熱線吸收機能,這裡可參照等離子榴彈部分的說明。因人工鑽石塗層溶解而出現故障的情況下,會無法使用等離子榴彈。
高出力微波光線加農炮
高出力微波光線加農炮
高出力微波光線加農炮:遠射程的微波炮,是加路達戰機的主武裝,改良過後也能作為超級機械哥斯拉的武裝而使用。

三代目


身高:60米
體重:40000噸(全裝備)/36000噸(高機動型)
99式2聯裝鎂線炮
99式2聯裝鎂線炮
四代目機械哥斯拉
四代目機械哥斯拉
登場電影:《哥斯拉 X 機械哥斯拉》 特生自衛隊於2003年完成的機體,擁有“三式”這個名字。正式名稱是「3式多功能戰鬥系統 (MFS-3 :Multi-purpose Fighting System - 3)」。單獨通稱為機龍。稱呼機械哥斯拉這個名字的只有劇中的1個開發者與沙羅,在《東京SOS》中更是一次都沒出現。
日本政府秘密地在1999年將東京灣千葉縣管山沖海底的初代哥斯拉骸骨回收,以其為主體製成三式機龍。並非駕駛員從內部控制,而是由支援航空機「AC-3白鷺」遠程控制。腰部和頭部共有3個維修倉(被稱為MB1、MB2、MB3),可以從維修倉內直接控制機龍本體,但是內部加速度太大,人類難以承受。
最大活動時間2個小時,若是超過時間的話會將能量耗盡,只能從最近的自衛隊基地通過白鷺號以微波的形式傳遞能量。有現場緊急維修的必要時可以通過維修倉進行緊急修理,出入口處有放射性去除裝置。在03年的時候此裝置需要手動啟動,而在04年時改為紅外線感應自動啟動。
傳導系統使用了DNA電腦,這個DNA電腦的DNA在最初使用了哥斯拉骸骨中殘留的骨髓細胞,因此在與哥斯拉的初戰中與哥斯拉的咆哮產生共鳴而失控,將白鷺3號機擊落,在能量耗近前使用了絕對零度炮以外的全部武器將八景島的周圍嚴重破壞。在此之後在DNA電腦中將哥斯拉的部分基因改寫,令其不會再發生暴走。
由於使用了DNA電腦,處理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和以往的“與對手保持距離進行遠距離攻擊的機械哥斯拉”不同,在脫出背包系統之後機動性非常高,實力與哥斯拉相差無幾,使用格鬥、投擲等過去的機械哥斯拉從未使用過的華麗而快速的動作,在與哥斯拉的肉搏戰中略微取得上風。
在與哥斯拉的初戰中DNA電腦發生暴走,在品川的決戰中損壞右臂與絕對零度炮。在第二年將右臂上裝備了4式對怪獸挖掘裝置后稱為「三式機龍·改」,在最後戰鬥后以自己的意志抱住哥斯拉飛到日本海溝上空,在沉入大海之前在維修倉的電腦中對賭上性命進行維修的義人留下「SAYONARA YOSHITO(再見,義人)」的信息也體現出了機龍有情有義的一面。
武裝
99式2聯裝鎂線炮:裝備在口內的小型鎂線炮。出力比較低,通過鎂線光束的共振作用達到90式鎂線炮240%的威力(36萬伏)。擁有若是打到臉也會使哥斯拉產生畏懼的威力。(能使哥斯拉退卻,可見已經打出一定傷害了)
0式電磁炮
0式電磁炮
0式電磁炮:裝備在腕部,擁有高速連射能力的電磁炮。
與改良后的4式電磁炮裝備在同一個地方。威力很低,
主要是用於先發制人或牽制對手。
鐳射刃
鐳射刃
鐳射刃:收納在0式電磁炮內。刺進敵人皮膚並通入電流。
背包單元:背部的裝備,內置武裝與大出力推進器的背包。修改前後的形狀有很大不同。家城茜駕駛時使用了破損的背包單元推開哥斯拉的戰術。這個戰術獲得了高度評價,後來改進的背包即使不彎腰也能射出,不過改為左右兩部分可分開射出。第一發被哥斯拉的熱線擊落,趁著這個時間差射出的第二發直擊哥斯拉並引起大爆炸,令哥斯拉暫時倒地。
多聯裝火箭彈
多聯裝火箭彈
多聯裝火箭彈:背包單元內置的大型火箭彈。被稱為MRL·2MkⅣ的680mm的火箭炮,在修改後裝上了改良型,《哥斯拉X機械哥斯拉》中是87式,《東京SOS》中是04式。
95式470mm多功能誘導彈
95式470mm多功能誘導彈
95式470mm多功能誘導彈:背包單元內置的小型追蹤導彈。可以零距離發射或隔著大樓發射翻弄哥斯拉。修改後則是裝備上了98式320mm多功能誘導彈。(導彈、火箭炮、電磁炮都一樣,打不出傷害)
3式絕對零度炮:裝備在胸部的艙口蓋內的機龍的最終兵器。能發射-273.15℃的絕對零度光彈,被直擊的物體會在一瞬間被凍結,若是受到任何的衝擊都會破碎成分子級別的微粒。是非常強大的武器,發射一次就需要消耗接近40%的能量。捉住哥斯拉后從零距離發射,沒有消滅哥斯拉但是在哥斯拉的胸口的皮膚上留下了巨大的傷口,但未傷及肌肉,成功將其擊退。但是右腕與心臟部的巨大共有結合性結晶(人工鑽石)在此戰中被破壞,由於國防預算不足而無法修復,改修后只能用別的東西代替。

三式機龍改


身高:60米
體重:40000噸(重裝備型)、36000噸(高機動型)
登場電影:《哥斯拉×魔斯拉×機械哥斯拉 東京SOS》
三式機龍改造后再次與哥斯拉展開了大戰,在雙子魔斯拉幼蟲的幫助之下打敗哥斯拉。但自身意識覺醒以後再次失去控制,抱起擊倒的哥斯拉沉入了大海。
武裝
4式三聯裝超級鎂線炮
4式三聯裝超級鎂線炮
4式對怪獸挖掘裝置:改修后追加的的武裝,將與哥斯拉戰鬥后大破的右手完全機械化后修復。可以變成鑽頭,將哥斯拉的皮膚貫穿,通過高速迴轉給予其巨大震蕩。
4式三聯裝超級鎂線炮:改修后的最佳武裝。由於絕對零度炮無法修復,只能作為代替裝備在胸部。和絕對零度炮相比攻擊力大幅降低。在對怪獸挖掘裝置造成的傷口上與2聯裝鎂線炮同時攻擊成功使哥斯拉喪失戰意。(關於這門炮的出力,一說是90式的30倍,一說則是90式的6.8倍,通過電影來看應該是後者貼近實際)給予了哥斯拉相當的傷害,你看著很厲害是吧,但是錯了,這門炮的威力即使用最大估值90式的30倍也不過才450萬伏,但還比不上92式,更不用說摩傑拉的腹炮還是92式的五倍。

哥斯拉都市


身高:未知
體重:未知
機械哥斯拉本體
機械哥斯拉本體
登場電影:《哥斯拉:決戰機動增殖都市》
畢魯薩魯多人為了對抗哥斯拉而製作的決戰兵器,位於富士山研究所進行研發,由被稱作“納米金屬”的特殊材料製成,其擁有能將其他物質同質化的特殊能力以實現自我增殖。這種材料也被伏斯亞人當做箭和矛來抵禦外敵。
機械哥斯拉都市全景
機械哥斯拉都市全景
人類與類人種在撤離地球前,機械哥斯拉在啟動期間受到荷電粒子炮的攻擊從而嚴重損毀,研究所也被擊毀。但機械哥斯拉頭部的人工智慧單元並未被擊毀,依舊執行著“消滅哥斯拉”的命令。機械哥斯拉的殘骸在阿拉特拉姆號回到地球前的兩萬年間持續同質化四周的動植物等物質以修復周邊設施,同時也不斷增殖以豐富設施功能,整座都市成為了要塞一般的存在,這種形態也因此被人類與類人種稱為“機械哥斯拉都市(Mechagodzilla City)”。
武裝:
增殖防禦工事:機械哥斯拉都市能根據指令各種防禦設施,包括電磁炮、EMP魚叉、耐熱複合裝甲板、納米金屬氣體/液體排放設備等。
增殖工廠設施:機械哥斯拉都市有著能利用納米金屬改造兵器的設施,晴生榊等人以阿拉特拉姆號上的動力裝甲為藍本改造出了火力強大且具備高機動飛行能力的新動力裝甲“禿鷲”,並投入到對哥斯拉的決戰中。
生態維持系統:根據畢魯薩魯多人的指令製造出來的系統,供人類與類人種在大氣有毒的環境中生存。
光熱學迷彩:釋放納米金屬氣體來隱蔽自身,這也是兩萬年來哥斯拉並未發現機械哥斯拉都市的原因。
熱能緩衝帶:通過釋放高濃度納米金屬氣體與增值耐熱複合裝甲板製造出的防禦帶,能折射哥斯拉的荷電粒子炮。
正在增殖設施的機械哥斯拉都市
正在增殖設施的機械哥斯拉都市
決戰中:機械哥斯拉都市在決戰中多次利用複合裝甲板和納米金 屬氣體製造熱能緩衝帶,折射並防禦了哥斯拉的荷電粒子炮,在成功使用納米金屬液體控制住哥斯拉后,電磁炮展開了猛烈轟擊並同步哥斯拉的力場的噪音周期,擊碎了哥斯拉的主背鰭,從而成功消除了哥斯拉的防禦力場。接著發射了EMP魚叉使哥斯拉體內的電磁波過載。
機械哥斯拉都市的部分武裝(UI界面)
機械哥斯拉都市的部分武裝(UI界面)
但是哥斯拉將體內過載的能量緩慢轉化為周邊分子的振動,使四周溫度上升到了上千攝氏度,熔化了都市的設施。此時以加魯古為首的畢魯薩魯多人認為需要發動自殺式攻擊引誘哥斯拉瞬間釋放體 內能量使其自爆,便命令機械哥斯拉都市利用“禿鷲”上的納米金屬侵蝕晴生榊、優子谷為“禿鷲”增殖散熱裝置。晴生榊在經歷“殺死哥斯拉還是阻止機械哥斯拉”的思想鬥爭后摧毀了機械哥斯拉的控制單元,機械哥斯拉都市與納米金屬失去控制,哥斯拉也在此時恢復,用強化荷電粒子炮徹底摧毀了機械哥斯拉都市。

玩家一號


電影《頭號玩家》登場的機械哥斯拉形象
登場於美國作家恩斯特·克萊恩著科幻小說《玩家一號》及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小說改編電影《頭號玩家》的機械哥斯拉。無論在小說還是電影中都作為故事最終反派、IOI“第六人”首領諾蘭·索倫托在VRMMORPG(虛擬現實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綠洲》中個人角色駕駛的巨型機甲登場,作為“第六人”軍隊最強的武力對抗主人公韋德·沃茲/帕西法爾召集的哈利迪彩蛋獵手玩家聯軍。
在小說原文中,索倫托駕駛機械哥斯拉對戰主人公四人組——帕西法爾駕駛的雷歐帕頓(出自東映特攝劇版《蜘蛛俠》中蜘蛛俠駕駛的巨大機器人)、阿爾提密絲駕駛的密涅瓦X(出自《魔神Z》中與魔神Z配對的女性型戰鬥機器人)、H駕駛的RX-78-2高達(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初代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79》主角阿姆羅·雷駕駛的系列元祖高達機體)和索托/短刀駕駛的勇者萊汀,以一敵四發揮壓倒性的戰鬥力將四台機體全部擊敗並重創,主角帕西法爾用此前已經陣亡的戴托/長刀贈予的貝塔膠囊變身為初代奧特曼,機械哥斯拉被奧特曼強大的力量壓制並先後被斯派修姆光線和八分光輪重創,索倫托意圖彈射駕駛艙逃走時在空中被第二發斯派修姆光線命中,整個機體爆炸消滅。
電影中與機械哥斯拉對戰的則是H駕駛的鋼鐵巨人和並未戰死的戴托駕駛的RX-78-2高達,主角帕西法爾為了營救此前被俘的阿爾提密絲並攻略關卡而未參與戰鬥。起先高達以其小體型的高機動性對機械哥斯拉造成大量傷害,但隨後便因為召喚機體時限歸零而被迫退場;鋼鐵巨人則因為缺乏武裝而被機械哥斯拉完全壓制,最後在大量玩家的牽制下,由阿爾提密絲將一顆惡作劇炸彈扔進駕駛艙將索倫托的角色炸死,機械哥斯拉也因此再起不能。
外觀
小說原文中,主角帕西法爾提到“它出現在世紀之交的一部日本怪物電影里”,多個角色也多次將其稱其為“機龍”,可以推斷,小說中的機械哥斯拉原型是登場於2002年的電影《哥斯拉對機械哥斯拉》中的二代目(超級)機械哥斯拉;而電影中機械哥斯拉的形象則結合了初代機械哥斯拉、二代目機械哥斯拉和2014年傳奇怪獸電影宇宙登場的哥斯拉的外形特點。
能力
小說中的機械哥斯拉被描述為裝備了加農炮,雖然從未被使用過;根據上文提到的原型,可以推斷加農炮的原型來源於電影中的加路達戰機;而機械哥斯拉的主要攻擊手段是從口部噴出的“粗大的藍色激光”,雖然按照二代目機械哥斯拉的武裝,這一武器的原型應該是米加光線炮,但藍色的光束又是真正的哥斯拉的放射熱線的代表性特徵。
而電影中,機械哥斯拉除了使用致敬了初代機械哥斯拉的手指導彈外,主要的武器是從口中噴出的藍色火焰狀光束,外觀上與傳奇怪獸電影宇宙版哥斯拉的原子吐息極其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