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

節慶

徠節慶活動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內,以特定主題活動方式,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一種社會活動。我國節慶種類很多,從節慶性質可分為單一性和綜合性節慶;從節慶內容可分為祭祀節慶、紀念節慶、慶賀節慶、社交遊樂節慶等;從節慶時代性可分為傳統節慶和現代節慶。

文化內涵


節慶活動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長期生產、生產活動實踐中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是在特定時期舉辦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的大型文化活動,它是該國家、名族或區域歷史、經濟以及文化現象的綜合體現。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節慶都有著豐富的歷史、經濟和文化。

傳統節慶


春節
過年
過年
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慶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史載,春節最早源於原始神 農時代的“臘祭”。民間成春節為“過年”。春節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是準備階段,貼對聯掛年畫,張燈祭祖先等,忙著為迎接春節做準備,俗稱“臘月忙年”。年三十夜稱作除夕,人們有吃團圓飯、坐夜守歲的習慣。第三階段從初四到十五,主要是遊憩、娛樂,如扭秧歌、跑旱船、舞獅子等,形式多樣,熱鬧非凡。
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元宵節有張燈的習俗,其始於東漢,盛於唐代。
清明節
清明節亦稱鬼節、冥節、踏青節。傳統的清明節以掃墓祭祖與踏青為主要內容。清明掃墓與“寒食節”有關。
徠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因為位居秋天的三月之中而得名。

節會形式


農祀節會

農祀節會多是以農事祭祀為特徵的節慶活動。

紀慶節會

紀慶節會是具有一定紀念和慶典內容的節會活動,往往是感情外露熱烈的活動。

交遊節會

交遊節會是青年男女顯露才華、交流感情的最重要場所。

現代節慶

主要指改革開放以來的各地的節慶活動。

文化活動

文化旅遊是結合旅遊所在國和所在地的傳統文化,用現代旅遊活動去詮釋傳統文化。
藝術給人帶來感官衝擊的同時,也使精神受到陶冶和熏陶。

商貿活動

商貿節慶的概念和旅遊購物緊密交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異。僅從規模和旅遊動機來看,旅遊購物是規模小,沒有明確動機的;而商貿節慶不但規模大,而且有明確的目的。
牡丹節
牡丹節
舉辦商貿節慶活動場要 利用本地的一些優越的條件:
①利用本地的名優特產優勢。如河南洛陽牡丹節、陝西臨潼石榴節、海南椰子節、吐魯番葡萄節、貴州國際名酒節、大連服裝節、濰坊風箏節青島啤酒節等。
②利用本地區經濟或交通優勢。如廣州市利用其經濟優勢及東南沿海交通的樞紐城市地位,每年舉行的中國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規模空前,影響很大。

會展活動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跨國公司的不斷壯大,經濟合作趨勢的日益加強,以城市為中心的各種商務、會議活動數量不斷增加,國際交往和國際會議日益頻繁,隨之帶來的大量客流已受到各地的極大重視,並出現了不少會議城市。以會議事件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商務型旅遊活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由於會議參加者購買力強,服務要求高,影響力大,他正在成為各方愈來愈重視的旅遊項目。各國、各地大力建設會議中心,全力爭取各種國際、國內會議的舉辦權。美國以及歐洲主要旅遊業發達國家都是主要的國際會議舉辦國。日內瓦是世界上舉辦會議最多的城市,一年要召開3萬多次會議。中國每年舉辦的廣交會、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會議,影響越來越大。

體育活動


旅遊體育

旅遊體育是一種以體育為主題的旅遊形勢,它以一定的體育資源和體育設施為條件,採用旅遊商品的形式,為旅遊者在旅行遊覽過程中提供健身、娛樂、休閑、交際等各種服務於一體的經營性項目。體育旅遊是體育產業的一部分,也是旅遊產業的一部分,體育本身的魅力賦予了旅遊新的內容,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得到健身鍛煉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享受。

旅遊價值

(1) 體育旅遊能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體育比賽活動激動人心,競爭性、刺激性強,吸引力更強。體育活動項目繁多,可吸引不同年齡段的遊客參加。體育賽事活動不分淡旺季,從而為當地帶來持久且充足的客源。由於悉尼奧運盛會的召開,澳大利亞2000年的國際遊客人數增長11%,在奧運會召開的9月,入境人數增長15%。
(2) 體育旅遊帶來無限的商機
大規模的體育盛會旅遊,具有其他一些旅遊項目難以比擬的優勢。一次大型盛會,能給主辦國帶來大規模的客源。成功的盛會能帶動一條集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為一體的“旅遊消費鏈”,給舉辦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據國際奧委會的統計表明,旅遊業從1997年算起的4年中,因為舉辦奧運會給澳大利亞帶來的旅遊收入就達42.7億美元。同時,奧運會還為悉尼帶來海外投資達87億美元,創造了15萬的就業機會。
(3) 體育項目可以帶動區域旅遊業的發展
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貧乏的地區來說,體育比賽項目,可作為動態的旅遊資源代替傳統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來吸引旅遊者,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河南溫縣是我國太極拳的發源地,從1993年起,每年在此舉行國際太極拳年會,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
(4) 體育旅遊可以提高設施利用率
利用體育比賽項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旅遊者,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接待設施的利用率。旅遊業有淡旺季之分,在旅遊淡季有組織、有計劃地舉行體育比賽項目,可以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與體育比賽活動。這樣可以提高旅館和體育設施的利用率,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假日經濟


春節
春節
春節、元宵節/情人節、萬聖節/冰雪節、美食節在歷史的變遷中人 們創造性地繼承與發展人們賦予傳統以新的涵義同時,又根據自身之“長”賦予其新的主題節能天天過么?“節日經濟”的答案是:只要有優勢,“節日”擇日而定……“節日經濟”是經濟形式日趨多元化下催生出的一朵嬌艷的花,開在城市的土壤里,接受經濟活動者和消費者的潤澤。它可能是舊貌換新顏的“乞巧節”,也可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感恩節”,更可能是奼紫嫣紅的“服裝節”,它們是玫瑰,還是罌粟?它們在綻放的瞬間給人以芬芳,還是令人掩鼻?要分得“節日經濟”的“一杯羹”還需聽聽專家的建議——
啤酒節
啤酒節
隨著“假日經濟”的不斷升溫,由“假日經濟”派生出的“節日經濟”現象也成了決策人士探討的重要話題。有人考證,“假日經濟”最早於1998年提出,由於假日包含了周末休息日,所以當時“假日經濟”的概念還是“大假日經濟”。節日經濟是休閑經濟的一部分,它出現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並非偶然。同樣在這個時代,“過剩經濟”取代了“短缺經濟”,“生產者主權”讓渡給了“消費者主權”,因此節日經濟是經濟結構變化的產物。節日按照來源劃分,可分為自然節日、社會節日、政治節日、歷史節日、民族節日、國際節日、休閑節日、文化與經濟節日等。由於旅遊資源不僅僅是自然或歷史的,還可以創新(如文化與經濟節日)或發現新的旅遊資源,很多城市的政府創造出新的節日以獲得經濟資源收入,因此,文化與經濟節日中所具有的“人為因素”最為明顯,帶有明顯商業色彩和區域經濟特徵。節日的表象是文化,其本質是經濟效益,節日的經濟效應隱含在節日的文化氛圍中。一個節日往往是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的宣傳,節日的主題往往是有文化意味的美的東西,如滑雪節、風箏節、時裝節、音樂節、啤酒節、西瓜 節、荔枝節、牡丹節、登山節等。 “節日經濟現象”反映了物質消費的“斷層”,體現了居民購買力與消費需要的矛盾。以吃為主要消費特徵的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商機逐漸黯淡,而以精神文化生活為主要消費特徵的情人節、聖誕節等節日氣氛漸濃,商機日漸趨強。節日經濟也是轉移經濟,即經濟資源從旅遊資源較少的城市向旅遊資源較多的城市轉移。
策劃與組織:充分調動“民間”力量,全方位、全形度展開宣傳

策劃實施


潑水節
潑水節
一個節日往往是一種綜合了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大型社會活動,因此節日策劃要考慮市場需求,主要是人們的文化、休閑和健康需求,還包括人們對商家節日促銷活動產生預期的物質需求。歷史上傳統的節日活動是人們自發參與的,其策劃主體在民間;現代的節日活動,往往是有組織的,策劃與組織的主體是政府。政府追求的是社會效益最大化,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個人則考慮自己或家庭的利益最大化。民間蘊藏著巨大的想象力,那種充滿熱情的、經久不衰的節日充滿了反約束、反現實的文化味道,如狂歡節西紅柿節等。自然的宣洩和放鬆給人們帶來了歡樂,集體活動的參與性快樂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如傣族的潑水節,人 們互相潑灑的是一種寄託,一種祝願。因此,要想把活動辦得深入人心,還要多汲取民間的力量,民間有很多好的建議,但是要達到政府決策者的耳里會經過道道關卡,即存在很大的“信息損耗”或“信息畸變”。節慶活動的主要策劃者和組織者應多聽取民間的意見,更廣泛地接觸群眾,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廣泛的支持和參與。

節日策劃

節日的策劃和組織者希望達到兩個效果:一是參與者越多越好;二是影響越大越好。從這一點看,節日的策劃和一般商業策劃並無本質的不同,只不過商業策劃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商業利潤(企業利益),而節日策劃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社會效益。節日的參與者來參與活動也是有條件的:一是參與者要有閑暇,二是要有興緻。節日的閑暇(放假)常常是政府規定的,而興緻則在於節日氣氛的營造與宣傳。城市節日的策劃應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吸引本地居民的自發參與熱情上,而不是邀請眾多高級別的來賓。節日策劃的最高境界是參與者表現出難以抑制的激情及所有參與者的融合,如巴西的狂歡節、西班牙的鬥牛士節,還有我國的潑水節等。有的城市的節慶活動就是搭個舞台、請來賓講話,內容十分枯燥、雷同,節日活動的舞台應該是整個城市,參與者無主賓、貴賤之分。

節日營銷

節日是一種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節日也是服務產品,具有服務產品不可貯存的共性,其產生過程總是伴隨著消費過程。節日本身是非盈利性的,作為節日通常組織者的政府不可能直接從節日的經營中獲利。節日的直接經濟效益一是來自於當地人增加的消費;二是來自於外地人的旅遊收入。節日帶來的隱形經濟效應包括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宣傳當地具有比較優勢資源的廣告效應。因此,城市的樞紐作用也是節日策劃應考慮的重要因素,很多可以發揮更大利用價值的自然資源,由於行政管轄權的分割而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使城市節日的經濟效益受到限制。例如,在城市節日籌辦中,由於市政府和省政府管轄權的不同,市政府往往只考慮了宣傳市裡的資源,而市裡的資源特別是旅遊資源往往是有限的,比較優勢較小,而對省里其他優勢的宣傳,表面上看與市裡無關,但是作為樞紐城市和旅遊中轉地,這種擴大關聯的資源宣傳或給予旅遊企業優惠宣傳政策的做法往往會極大地增加該城市節日的經濟效益。
招商:準確定位目標市場,形成長期贊助與合作聯盟
1.準確定位目標市場
一個城市的節日活動規模遠遠大於一個企業的商業活動規模,因而前者投入也遠遠大於後者。在發展中國家,政府調動全社會資源的組織能力遠非企業能比,但是政府的財力往往限制了其組織能力的充分發揮。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節日活動投入往往是一個政府在策劃某個節日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由於企業的這種投入是在節日這種“公共物品”上,企業一定會把這種投入當作“企業相關營銷”的一部分。因此,一個城市的政府去尋求節日的商業合作夥伴時,應站在被招商的企業立場來考慮問題。企業在一個地方參加“企業相關營銷”活動時往往會考慮如下問題,即企業品牌在當地影響力有多大?企業產品在當地的市場潛力有多大?企業產品在當地的競爭狀態如何?企業在當地的市場發展戰略如何?例如,一家生產滑雪板的跨國公司儘管其在中國有上千萬的市場營銷預算,其參加某一南方城市節日招商的熱情也許會不怎麼大,因此,節日招商的目標市場定位要準確。
2.熟悉企業的商業習慣節日的影響力,即市民的參與規模與程度,以及全社會的關注程度(“眼球效應”),決定了節日的經濟效應的大小。經濟辭典里代表“參與”的名詞是“消費”;經濟社會裡,“參與者”即是“消費者”,“參與者”眾多,消費市場大,大眾的關注程度越高,商業廣告追逐的“眼球效應”越大,商界的投入熱情也越大。因此,節日招商要熟悉企業的商業習慣。參與節日招商活動的往往是有實力的大公司,大公司的預算往往是嚴格按計劃執行的,很多外國企業往往是三月份就已經制定好了全年的市場營銷計劃。一份非常好的城市節日招商計劃往往因為時滯原因而不能被企業接受。因此,要做好招商工作,首先要熟悉企業的商業習慣。
3.宣傳不能只顧“自己”節日的策劃方案需要宣傳,宣傳可以是廣泛的,比如說廣告、宣傳單等,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比如說路演形式。國外很多城市都採用了路演形式,即準備好節日的資料(包括影像、圖片等)到準備招商的地方請一些事先選中的企業來參加演示會。節日活動的宣傳既要注重本城市的宣傳,也應考慮到企業的形象宣傳。企業形象宣傳,一是當地企業形象和當地的資源宣傳;二是招商企業宣傳。如果在做宣傳的時候能夠顧及到企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在宣傳企業的同時,城市的知名度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企業十分關心自己的形象,希望不失時機地樹立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並鞏固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如果在節日宣傳上只顧宣傳自己的城市,忽略了對企業的宣傳,招商便會有困難。
4.形成長期的贊助與合作聯盟2013年已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個電子辭彙,它標誌著這個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已不再是生產領域裡以節約生產成本為目的的生產技術革新,而是流通領域裡以節約交易成本為目的的信息革命。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營銷已經不再是一個經濟實體獨自的領域,那些有著相同目標市場,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的組織(企業或政府),完全可以利用相互的網路和資源,共同策劃與組織某一市場活動(如營銷活動),從而在各自投入最小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