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她的眼睛

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

徠《帶上她的眼睛》是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

該小說講的是人類使用地層飛船深入地球內部進行探險,一艘地層飛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輕的女領航員,她只能在封閉的地心度過餘生。

內容簡介


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實在累了,便請求主任給我兩天假,出去短暫旅遊一下散散心。主任答應了,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我也答應了,於是他帶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盡頭的一個小房間里,如今還剩下十幾雙。
主任遞給我一雙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紹給我,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獃獃地看著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顯得嬌小,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顯然剛剛體會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學圖書館中想象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獄還稍差些。
......
草原
這是高山與平原,草原與森林的交接處,距我工作的航天中心有兩千多公里,乘電離層飛機用了15分鐘就到了這兒。面前的塔克拉瑪干,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變成了草原,又經過幾代強有力的人口控制,這兒再次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地方。
大草原從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邊,背後的天山覆蓋著暗綠色的森林,幾座山頂還有銀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謂眼睛就是一付感測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象由超高頻信息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感測眼鏡的人接收到,於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象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
落日六號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經歷很快就淡忘了。很長時間后,當我想起洗那些那次旅行時穿的衣服時,在褲腳上發現了兩三棵草籽。同時,在我的意識深處,也有一棵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種子已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是無意識地,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后,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
透明地球
徠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射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課文講解
草原
(1)故事情節。“我”帶上一副感測眼鏡去旅行,讓被困在“封閉的控制艙”中的領航員(“她”)感受到了地面上高山、草原、森林、花草、陽光、溪流、微風、細雨、鳥鳴等美好的事物,得到了短暫的快樂。當我又重新回到“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在閑暇甚至睡夢中”突然明白了“她”的困境,知道“落日六號”地航船因為事故誤入地核地區,沉落到地心中,不禁引發了“我”凄婉的回憶、無限的傷感和詠嘆。
(2)人物。小說的主要人物是“我”與“她”。“我”是小說的敘事者,也是小說中“行動著”的人,起著串聯情節的作用。“我”的開朗熱情、多愁善感、悲憫情懷,頗有活力和個性;“她”的犧牲精神、浪漫情懷、溫婉性格,令人肅然起敬、憐惜同情。小說通過對人物語言、心理的描寫,豐富了人物的人格內涵。
(3)細節描寫。那一支飄浮在空中失重的鉛筆,那褲角上留下的兩三顆草籽,那第一次地航留下的岩漿小湖泊,這些細節描寫,或者成為情節發展、轉折的關鍵,或者突出、強化了“真實情境”,都非常傳神。
(4)科幻特點。科幻小說歷來有“軟”“硬”之分。缺乏理工科知識背景的科幻作家往往迴避小說中的科技原理,以傳統的小說元素如情節、人物、心理描寫見長,是為“軟科幻”;反之,具備理工科知識的科幻作家往往對小說涉及到的科技原理盡量運用、理性詮釋,而往往忽略小說的人文關懷要素,是為“硬科幻”。劉慈欣的小說,可謂兼兩者之長而去其短,作品中有依據科學原理的大膽猜想和假設,又有充盈豐沛的人文關懷精神。
(5)問題研討。可以從科學原理的角度探討下列問題:
①能夠發射味覺和觸覺的感測器是否是可能的?
②小說中稱,“落日工程”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幾乎一樣,不同的是,‘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天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這樣的表述是否科學?地航能叫“飛船”嗎?“鑽”到地球腹部,從地球物理的觀點來看,是不是不可能的?
③“落日六號”採用“中子材料外殼”的假設成立嗎?人類是否能製造出這樣的材料?

作者簡介


劉慈欣
劉慈欣
劉慈欣(Cixin Liu),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山西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陽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同時也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
1985年10月參加工作,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不能共存的節日》《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7年6月25日,憑藉《三體Ⅲ·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2018年11月8日,獲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
2019年2月5日,劉慈欣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上映,8月,獲2019福布斯中國100名人榜榮譽。2019年9月23日,劉慈欣長篇小說《三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