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王鳳麟的結果 展開

王鳳麟

抗日英烈

王鳳麟(1911―1942),原名李芳黑龍江寧安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任特務連連長,1935年底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工兵班學習,1939年5月任八路軍第四支隊三營營長,八路軍中第一個指揮使用炸藥包攻堅的人, 1942年11月,被日偽軍圍攻於馬鞍山,不甘為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時年31歲。

人物生平


王鳳麟:抗日英雄,烈士。原名李芳
1911年生於寧安縣卧龍河屯農家。
1931年參加抗日鬥爭,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3年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任特務連連長。
1935年底,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工兵班學習。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國,轉為中共黨員。1938年底,調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工作
1939年5月,調任該縱隊第四支隊三營營長。曾率部襲擊進犯日軍,俘偽特務隊正副隊長以下數10人。后調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旅二團副團長。
1941年3月,率一個連在博山伏擊日偽軍,斃日軍30人,並迫使大部偽軍繳械投降。
1942年11月,被日偽軍圍攻於馬鞍山,時僅帶有少數警衛人員與傷病員。臨危不懼,頑強守衛,並親手擊斃日軍軍官2名。后胸部負傷,不甘為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時年31歲。

軼事典故


王鳳麟經歷非常豐富, 918后就加入抗聯,後來於1935年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參加了一個工兵班,學習爆破工程。七七事變后王鳳麟回到延安,並於38年同張經武一起來到山東。在那兒,他是地地道道的爆破專家。山東縱隊還為他開設一個爆破班。那會兒的八路是很知道母雞和雞蛋的關係的。他這個班兒,條件之簡陋,跟在東方大學沒法兒比。只有一塊TNT炸藥和幾公尺長的導火索,說是學爆破,可連一次爆破實驗都做不起。王鳳麟就一邊教理論,一邊鼓動戰士們自製黑色炸藥,做石雷。土八路的爆破技術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您別看條件不濟,王鳳麟硬是培養出了劉厥蘭等山東著名的爆破英雄。數年以後山東八路帶著他們從這位黑龍江老師那裡學來的技術在黑土地上耀武揚威,王鳳麟地下有知,應該會倍感欣慰。
他這個班兒辦了兩期,每期20名學員。人雖然不多,名氣不小,老百姓都管他叫爆破主任。不過他這主任沒當多久,鬼子掃蕩開始了。王鳳麟要求進主力部隊當母雞去,於1939年擔任山縱四支隊三營營長。1940年一支隊和四支隊合編成山縱第一旅,王鳳麟出任二團副團長,當時的團長是抗美援朝里打出威風的吳瑞林。這個第一旅可不是白叫的,在山東是響噹噹的頭等主力, 40軍的前身。進了主力,王鳳麟沒把爆破的看家本領放下,在戰鬥中非常注意發揮地雷爆破的作用,創造了幾個著名的5分鐘十分鐘戰役。
41年3月,王鳳麟帶領3營三個排在博山甘泉寺伏擊日軍,五分鐘,消滅30人,基本上是轟隆幾聲,啪啪幾槍解決戰鬥;四月30號,他又帶領2營在萊蕪打埋伏,十分鐘,消滅日偽軍各三十人!那位說了,這2營三營都打了勝仗,那一營在幹嘛?一營正跳著腳兒罵呢,從當官兒的到當兵的都涌到團部那請戰,要求也打幾次“這樣”的仗。王鳳麟這當副團長的也得一碗水端平不是,於是又帶領一營在龍爪溝給鬼子一記埋伏,還是老規矩,十分鐘, 20個鬼子, 10個偽軍。二團的水是平了,一旅其它團不幹了。人才不是只有二十一世紀才變得最重要的,當年的老八路早就是這幅做派了。一團團長李福澤硬是把王鳳麟“暫時”調到一團去當副團長,傳授經驗。李團長話說的簡單明白,老王你把這個爆破好好教教。一團明白了,那還有三團呢?王鳳麟分身乏術,把自己在二團培養起來的爆破骨幹送過去手把手的教,第一次爆破成功后團長王吉文樂的象小孩子一樣的蹦。 (現在想想那些老八路們都挺可愛的。。。)
因為他,從第一旅,到後來的山東三師八師,個個都是爆破攻堅的能手。一個副團長,影響了兩隻部隊的戰鬥力,應該算是大牛了!可惜,他壯麗的人生很快走到了盡頭,一個慘烈而又光輝的結局。42年對全國各地的八路而言是極其艱苦卓絕的一年。尤其是對一旅二團。二月團長吳瑞林負傷,王鳳麟回到二團。 8月在一次戰鬥中,王鳳麟腿部負傷。倒霉的是因為醫療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對他進行截肢。失去了右腿的王鳳麟就像雄鷹失去了翅膀一樣痛苦。以前馳騁沙場的英雄如今只能被戰士們抬在擔架上,成了“累贅”。他對老戰友馮毅之說一個戰士最大的不幸不是死,而是殘廢。他內心之沉痛可見一斑。
1942年9月24日,王鳳麟帶領幾名警衛去守衛魯中交通要道馬鞍山。跟他一起上山的還有一隻在一團時繳獲的帶有瞄準具的阻擊步槍。黃河故人曾經說過抗聯戰士槍法準的事兒,王鳳麟在他人生最後一役,淋漓盡致的發揚了這一特點。當時馬鞍山上只駐紮了地方部隊的一個班,其餘都是傷病員和幾名槍支修械所的工人。另外還有戰友馮毅之的父親,妻子,妹妹和三個孩子。(六個人全部犧牲)!11月四號,馮毅之上山,跟王鳳麟談到在魯中地區掃蕩的日偽軍可能會路過馬鞍山。當天晚上,馮毅之的父親請王鳳麟吃飯,席間談到抗戰以來馮家的遭際。老先生說日本人用殺人的辦法是治不服中國的,中國人要當岳飛,文天祥。王鳳麟激動不已,當場念了文天祥的詩。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日軍已經開始了對馬鞍山的合圍。11月5號,爆破英雄劉厥蘭帶著幾個傷員來到馬鞍山,同時帶來了團里的一封信,詢問他能不能下山隨部隊行動。王鳳麟說他要與馬鞍山共命運。
馬鞍山雖然是交通要衝,但估計當時沒人能想到鬼子居然會下這麼大的血本兒。 11月9號,日偽軍一千多人在漢奸唐雲三的帶領下開始對馬鞍山發起進攻。而這時在山上只有30幾個人,能戰鬥的就是王鳳麟和他的幾名警衛,原先那個地方部隊的班也被王鳳麟送回原部隊了。除了王鳳麟手裡那把阻擊步槍外,其它八條槍都是章丘造的土槍,每把槍子彈不過數十發。儘管雙方力量已經相差將近百倍,鬼子還是出動了飛機,可見他們一定以為馬鞍山上有大人物。唯一對王鳳麟有利的就是地勢。馬鞍山相當險要,鬼子要上山一定要從一條石階路上爬。王鳳麟充分發揮他手裡阻擊步槍的作用,第一槍就滅了一個揮著軍刀的鬼子軍官。其它人或是用槍,或是用山石,在王鳳麟的帶領下英勇還擊。第一天下來,硬是把鬼子打下去了。
大概是那隻阻擊步槍更讓鬼子產生了錯覺,第二天從博山萊蕪調集了30車的鬼子和彈藥,總兵力增加到鬼子2000人,偽軍4000人,飛機八架,拉開架勢要跟山上這30人硬拼。可惜打到中午,馬鞍山巋然不動。鬼子參謀長山田大佐覺得這份兒丟大發了,氣的抓起望遠鏡親自觀察,正好給王鳳麟一個絕好的靶子,一槍斃命!急了眼的鬼子吃奶的勁兒全使了,大炮轟炸,飛機俯衝。本來在後山守衛的劉厥蘭看到南天門那兒吃緊,過去一看,那兒的戰士已經全部犧牲,烈士用過的每一條槍都打空了…… 馮毅之的妹妹馮文秀扔給劉厥蘭一個白布包兒,打開一看,上面有王鳳麟寫的一行字, “石頭很寶貴,要節約使用,堅持到天黑,就有辦法。。。”鬼子在摔炸彈,我們的英雄們手裡只有石頭,就這樣,鬼子還是上不來。到了黃昏時刻,警衛員趙克林已經犧牲,通訊員小張負傷,王鳳麟已是血人。他下令小張用綁腿編成繩子從後山下去,向上級彙報情況。小張哭著說不走,王鳳麟含著眼淚說這是死命令。他已有必死之心,馬鞍山就是王鳳麟為國盡忠之所!這時山上基本都是傷員,家屬和那幾名工人。王鳳麟組織他們用做軍衣的布料做成繩子,從後山下山。這其中包括馮毅之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善於對老弱婦孺下手的鬼子自然不會閑著,放炮轟炸。馮毅之的大女兒被炸死,妻子和另外兩個女兒摔死在山下。王鳳麟的阻擊步槍子彈打沒了,手槍里還有最後一顆子彈,給自己留的。他繼續搬石頭砸向鬼子,直到胸部中彈。
鬼子衝過了南天門,漢奸唐雲三躲在石頭後面喊快投降吧,皇軍給你大官做。 (by the way, 如今經常在電視里看到有些漢奸不過是混碗飯吃,其實當年他們職業的很!不過,唐某運氣不佳,在鬼子發現付出巨大代價拿下的馬鞍山上,壓根沒有他們想要的“大魚”后,立即將之處決了。)王鳳麟說當你的狗官去吧,投降的不是中國人!說完舉槍自盡!倒在他面前的還有兩百具日偽軍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