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攝影

一種攝影流派

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該流派的攝影藝術家在創作中恪守攝影的紀實特性,在他們看來,攝影應該具有“與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實性,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只有具有“數學般的準確性”,作品才能發揮他種藝術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歷史


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
A·斯蒂格利茨曾說:“只有探討忠實,才是人們的使命”。另一方面,他們又反對象鏡子那樣冷漠地、純客觀地反映對象,主張創作應該有所選擇,對所反映的事物應該有藝術家自己的審美判斷。著名寫實攝影大師路易斯·海因就說過這樣的名言:“我要揭露那些應加糾正的東西;同時,要反映那些應予表揚的東西”。可見他們崇尚藝術應該“反映人生”的觀點。他們敢於正視現實,創作題材大都取於社會生活。藝術風格質樸無華,但具有強烈的見證性和提示力量。最早的寫實攝影作品當推英國攝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於1853年拍攝的那些火棉膠紀錄片。稍後,則是羅斯·芬頓的戰地攝影和六十年代末的威廉·傑克遜的黃石奇觀。1870年以後,寫實攝影漸趨成熟,開始把鏡頭轉向社會,轉向生活。如當時的攝影家巴納多博士就拍攝了流浪兒童的悲慘境遇,而震動了人們。
由於寫實攝影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的認識作用和非凡的感染力,逐漸在新聞領域中佔據了自己的地位。九十年代美國攝影家雅谷布·里斯關於紐約貧民窟生活的那些作品,就是這方面的奠基作品。

構圖法則


黃金分割法

所謂“黃金法”法則,也就是將攝影構圖的畫面兩邊各三等分的直線所產生的“井”字作為分割畫面的依據來加以使用。這四條分割線的位置不僅應作為安置照片內被攝景物的理想位置,而且其四個交叉點也應作為整幅畫面的視覺重點來完成“趣味中心”的架構。這樣,寫實攝影作品尤其是風景作品的畫面不但沒有呆板感,而且還能提高畫面“以靜制動”的生動感;反之如果按照大多數人的習慣,將被攝景物甚至是被攝主體置於畫面的中心區域來完成視覺結象,畫面構圖的比例就會顯得不是那麼恰當和美觀了。
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
當然,在寫實攝影過程中,對鏡外世界的主觀剪裁與視覺結象的“黃金分割”線及其交叉點都是虛擬存在的。由於攝影語言是一種由線條、圖形、光亮、色彩等言語要素複合而成的綜合性較強的靜態語言,因之“黃金分割”法不僅應作為水平平面景物構圖的攝影依據,而且也應作為畫面景深構圖甚至是色、光構圖的攝影依據。換句話說,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理應存在著兩個乃至兩個以上的“黃金分割”。它們的多維共生、共存與交織不僅完成了一幅寫實攝影作品可視部分的、外在的、立體的、言語的物化構造,而且也完成了其內在的、攝影者的情感抒發與文化底蘊的語義綴連。

三角形法則

“三角形法則”,也就是三點構圖法。三點不在一條線上綴連形成一個平面。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平面的存在是必須的。那麼如何來構造攝影平面呢?如圖所示:
一般來說,在自然景物攝影和人像攝影中,要找出水平和垂直存在的兩個點是非常容易的。難的是,要找到與之對應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三個點。這就要求攝影者要離開被攝主體去發現或人為製造第三個點來。否則,畫面構圖就失去了平面感而無法完成言語間的意義整合了。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三角形平面的構成是多重共生、共存與交織在一起的。既有水平意義上的、也有景深意義上的;既有光亮的也有色彩的等等。

對角線法則

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由於黃金分割法則的客觀存在,有畫面兩邊各三等分的直線所產生的四個交叉點之間也就自然存在著兩條相互交叉著的對角線。因而,如何利用好著兩條對角線以體現攝影者的畫面構造意圖並進而完成語義的意境建構,顯得尤為重要。
可以說,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對角線構圖不僅能夠幫助攝影者完成景物在畫面中的合理布局,而且也能夠使畫面在視覺上產生一定的景深上、色彩上的審美對稱感。

天頭留白法則

人們知道,在一葉書稿上需要留由適當的“天頭”和“地角”,以作為“飛白”之所。同樣,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在完成被攝主體及其周邊景物合理性布局之後,於畫面水平“黃金分割”線的上方抑或下方適當留有“空白”以安排天空或大地等沒有具體形象的畫面空間是十分必要的。如圖所示:
“留有三分白,生氣隨之發。”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畫面空白的使用不僅能夠襯托、凸現出被攝主體的存在,而且也能夠在造就畫面的視覺動感與心裡驅動的同時完成意境的刻畫和氣氛的渲染。

運動空白法則

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運動空白的恰當使用,就是合理安排視距。它不但能夠讓攝影者有充分的時間和把握來準確無誤的拍攝好有動態物體存在的瞬間的靜止畫面,而且還可以令靜態的物體進入人們的潛意識層面並進而產生思維動感。反之,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如果運動物體和視線前方沒有留夠一定的空間,就不僅會讓人們的視線受阻、無伸張餘地併產生不舒服感,而且還會削弱畫面的動勢,如有些畫面上的汽車總讓人產生會跑出畫面的感覺。如圖所示:

均衡穩定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攝影構圖就是相機鏡頭的構圖。它是運用相機鏡頭的成像特性和攝影造型手段來構成一定畫面並從中顯示外部世界所存在的文化蘊涵和審美蘊涵的一種有效的符號生成系統和視覺剪輯與組合方式。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尤其在符合中華民族傳統審美習慣的攝影作品中,均衡穩定的結象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因為,畫面乃至影調的均衡穩定不僅能給人以安全、寧靜之感,而且能讓人產生工仗、對稱的結構之感。如圖所示:
總之,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黃金分割”法則、三角形法則、對角線法則、天頭留白法則、運動空白法則、均衡穩定法則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充分利用並共同使用這六個攝影構圖的基本法則,方能使普通攝影愛好者以較為簡便、實用的方試把握和架構一幅寫實攝影作品的要素且完成結象的話語綴連。

本質


攝影的本質是寫實的。攝影當然可以象繪畫那樣組織各種各樣美麗的畫面,但比較而言,對其建立在寫實本質上的表現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可能更為重要。紀實攝影在中國廣受重視,並且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正是因為紀實攝影在充分地利用攝影的寫實功能;而新聞攝影、報道攝影在今天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無不是因為其充分地體現出攝影在寫實方面的特殊威力。但是,對寫實攝影在主題表現方面的技術技巧問題,大家研究得還不夠充分,系統地歸納更少,這正是我想以這個重要的主題與大家一起探討的本意。寫實攝影的基本操作,不論是藝術創作,還是非藝術的拍攝,都是直接面對活生生的現實世界。畫面上形成的所有影像,包括所有細節,無一不是現實生活中本來的樣子。對此人們甚至有一個不容置疑的原則,就是拍攝到畫面上的所有東西,不能允許任何弄虛作假。其實,這正是所有寫實類攝影的基本特徵。
如果與繪畫去比較,可以認為,寫實類攝影是用捕捉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瞬間的方法,去最終實現藝術的或情感的表現、表達。其突出的特點,是現實情境的有機組織(甚至是瞬間組織);而繪畫則是著意描繪理想的畫面,並通過各種渲染手段,去實現藝術的或情感的表現、表達。
有幾點一定要弄清楚:
1、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景象,而非經過構思最終形成的影像;
2、捕捉某一瞬間,而非雕琢一個畫面;
3、情境的瞬間組織,而非精心設計安排。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這種捕捉自現實生活的景象,以及在瞬間定格的畫面,一定是為某個主題服務的,而絕非捕捉到什麼算什麼。
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