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師範學院
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合肥徠師範學院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國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國培計劃”示範性培訓項目實施單位、“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工程實施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創業學院”立項單位。
學院前身是安徽教育學院,創建於1955年,2007年改建為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學校獲批服務國家特需項目1個(教育碩士),2013年,學校獲批成為安徽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列入安徽省政府“551”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重點建設單位。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錦繡、濱湖、三孝口三個校區,校園面積1295畝,濱湖新校區已經投入使用。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3億元,紙質圖書120.4萬冊;在職教工1149人,其中正高98人、副高315人,全日制在校生18000人;設有15個學院和4個公共課教學部,本科專業57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向11個。
1955年,安徽省中學教師進修學院創建。
1956年,安徽省中學教師進修學院分為合肥師範專科學校、皖北區第一工農速中(與安徽省中學教師進修學院合署)。
1957年,阜陽中學教師進修學校(中文數學科)併入合肥師範專科學校。
1958年,合肥師範專科學校、安徽師範學院(中文/歷史/外語)合併升格為合肥師範學院。
1959年,合肥師範學院(數學/生物/物理)併入安徽師範學院。
1960年,皖北區第一工農速中、安徽省中學教師進修學院(合署)改為安徽教育學院。
1962年,安徽藝術學院(原皖南大學部分)併入合肥師範學院。
合肥師範學院
1969年,安徽教育學院併入安徽勞動大學(1962年創建)。
1970年,合肥師範學院(部分)併入安徽工農大學。
1972年,合肥師範學院撤銷,中文/歷史/地理/政教/藝術部分併入安徽勞動大學。
1978年,在原合肥師範學院和安徽教育學院等基礎上,恢復安徽教育學院。
2007年,改建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合肥師範學院。
2011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工作單位。
2014年12月,入選國家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同年入選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2016年12月,合肥足球學院正式在合肥師範學院揭牌成立。
截至2018年3月,學校設有14個學院和4個公共課教學部,普通本科專業57個。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所屬學科門類 | 創辦時間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0401 | 經濟學 | 2008年 |
經濟學 | 20101 | 經濟學 | 2008年 | |
市場營銷 | 120202 | 管理學 | 2009年 | |
人力資源管理 | 120206 | 管理學 | 2010年 | |
財務管理 | 120204 | 管理學 | 2012年 | |
酒店管理 | 120902 | 管理學 | 2013年 | |
經濟與金融 | 020307T | 經濟學 | 2017年 | |
教師教育學院 | 教育學 | 40101 | 教育學 | 2009年 |
應用心理學 | 71102 | 理學 | 2010年 | |
學前教育 | 40106 | 教育學 | 2012年 | |
小學教育 | 40107 | 教育學 | 2016年 | |
藝術傳媒學院 | 美術學 | 130401 | 藝術學 | 2007年 |
動畫 | 130310 | 藝術學 | 2009年 | |
視覺傳達設計 | 130502 | 藝術學 | 2013年 | |
環境設計 | 130503 | 藝術學 | 2013年 | |
產品設計 | 130504 | 藝術學 | 2013年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130505 | 藝術學 | 2013年 |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物理學 | 70201 | 理學 | 2008年 |
電子信息工程 | 80701 | 工學 | 2008年 | |
通信工程 | 80703 | 工學 | 2010年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80601 | 工學 | 2011年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80705 | 工學 | 2012年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80704 | 工學 | 2013年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080414T | 工學 | 2014年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80202 | 工學 | 2015年 |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50101 | 文學 | 2007年 |
編輯出版學 | 50305 | 文學 | 2010年 | |
網路與新媒體 | 050306T | 文學 | 2012年 | |
漢語國際教育 | 050103 | 文學 | 2018年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50201 | 文學 | 2007年 |
西班牙語 | 50205 | 文學 | 2013年 | |
商務英語 | 50262 | 文學 | 2014年 |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 | 130202 | 藝術學 | 2008年 |
音樂表演 | 130201 | 藝術學 | 2011年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70101 | 理學 | 2007年 |
統計學 | 71201 | 理學 | 2009年 | |
經濟統計學 | 20102 | 經濟學 | 2013年 | |
應用統計學 | 71202 | 理學 | 2013年 | |
金融工程 | 20302 | 經濟學 | 2016年 | |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 化學 | 70301 | 理學 | 2007年 |
製藥工程 | 81302 | 工學 | 2012年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81301 | 工學 | 2013年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80401 | 工學 | 2016年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71001 | 理學 | 2008年 |
生物技術 | 71002 | 理學 | 2009年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82702 | 工學 | 2012年 | |
生物製藥 | 083002T | 工學 | 2018年 |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80901 | 工學 | 2008年 |
軟體工程 | 80902 | 工學 | 2010年 | |
物聯網工程 | 80905 | 工學 | 2012年 | |
網路工程 | 80903 | 工學 | 2015年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080910T | 工學 | 2018年 | |
體育科學學院 | 體育教育 | 40201 | 教育學 | 2010年 |
運動訓練 | 040202K | 教育學 | 2012年 | |
舞蹈表演 | 130204 | 藝術學 | 2015年 | |
運動康復 | 040206T | 教育學 | 2016年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30503 | 法學 | 2007年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 | ----- |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安徽省重點學科(C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向10個。
安徽省重點學科(C類):基礎數學
專業碩士學位點:教育碩士(教育管理、語文、數學、化學、美術、思政、體育、生物、物理、英語10個方向)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754人,其中正高57人、副高176人、二級教授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3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7人、省宣傳文化領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學名師13人、省級教壇新秀18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7人、“雙證”教師115人、省級教學團隊11個。
合肥師範學院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李進華 | 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李進華、吳先良、曹卓良、黃少華、陳明生 | 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曹小雲 |
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吳昕春、袁曉薇、李群、殷世東 | 安徽省教學名師:李進華、王家正、楊世國、姚如富、錢雯、孫志宜、郭玉堂、吳秋芬、胡玉娟、呂建國、胡昂、畢建洪、袁曉薇 | 安徽省教壇新秀:呂建國、潘潔珠、王琳、楊劉、陳宏友、喬宗敏、李和平、石麗娟、馬晴、劉路路、袁立麗、申遠、史君華、朱桂蘭、方璐、唐永生、談穀雨、王凡 |
安徽省教學團隊 |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主持人 |
---|---|---|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 2008 | 楊世國 |
數模電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2010 | 吳先良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 | 2010 | 方小教 |
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團隊 | 2011 | 黃偉 |
學科教學論教學團隊 | 2013 | 傅文茹 |
翻譯類課程教學團隊 | 2014 | 章媛 |
大學物理及實驗教學團隊 | 2014 | 訾振發 |
光機電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2015 | 李大創 |
製藥工程教學團隊 | 2015 | 朱金苗 |
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團隊 | 2016 | 姚本先 |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企業培訓課程群教學團隊 | 2016 | 張昕 |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錦繡校區博約樓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安徽省特色專業8個,安徽省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項,安徽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項,安徽省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個,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項,安徽省示範實驗(習)實訓中心7個,安徽省專業改造與新專業建設項目7個,安徽省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立項3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範項目4門,安徽省規劃教材4項;建有1個省級應用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中心。
學校是全國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全國首批“國培計劃”示範性培訓項目實施單位、全國首批“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安徽省首批“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安徽省首批“創業學院”立項單位;是“國家中西部地區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安徽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主要專家單位;設有安徽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幹部培訓指導中心、安徽省教師資格認定中心;牽頭組建“安徽基礎教育發展聯盟”;與合肥市廬陽區、包河區、經開區政府合作建立“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合肥師範學院
安徽省特色專業:美術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安徽省精品課程:古代漢語、化學化工文獻檢索與應用、資料庫原理(資源共享)、辦公自動化基礎(資源共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資源共享)、高頻電子線路(資源共享)、組織行為學(資源共享)、戲曲鑒賞(視頻公開)、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實踐(視頻公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視頻公開)、書法訓練(視頻公開)、大學體育與健康(資源共享)、大學語文(資源共享)
徠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計劃
安徽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計劃、卓越中學化學教師培養計劃、卓越統計師培養計劃、卓越軟體工程師培養計劃、電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音樂學專業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安徽省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合肥師範學院師範生專業技能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中小學教師”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錦繡校區逸夫教學樓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音樂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英語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財務管理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安徽省示範實驗(習)實訓中心:教師技能訓練中心、生物技術實習實訓基地、化學示範實習實訓中心、動漫創意與策劃示範實驗實訓中心、工商管理實驗實訓中心、IT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中心、工程實訓中心
安徽省專業改造與新專業建設項目:電子信息工程、網路與新媒體、物理學、軟體工程、製藥工程、物聯網工程、酒店管理
安徽省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電子信息系統模擬實驗室
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藝術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師範學院—合肥長虹實業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師範學院安徽林蘭葯業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
安徽省規劃教材:《財務管理》、《現當代藝術思潮》、《應用型本科電子信息類系列教材》、《西方美術理論選讀》
教學合作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與美國特洛伊大學、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等合作開展“2+2”和“3+1”本科人才培養;與美國索爾茨伯里大學、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等15個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學生交流和教師互派;與安徽省體育局等共建安徽省首個足球學院——合肥足球學院;與台灣銘傳大學合作共建劉銘傳學院,引入銘傳大學相關專業核心課程,部分學生第三學年有機會赴台灣銘傳大學學習、赴美國銘傳大學密西根分校攻讀碩士學位;與合肥經開區合作共建附屬實驗中小學。
實訓基地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皖新傳媒集團、安徽徽王集團等合作建立“魂芯”DSP實驗室、PCB及SMT生產線、藍莓深加工生產線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5個;與合肥市、明光市、金寨縣、碭山縣、蒙牛集團、人和集團、長虹電子等合作共建校外產學研合作育人基地110餘個。
學生成績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學生近三年在“挑戰杯”、數學建模、機器人、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省級以上賽事中獲獎924項。
教學成果
截至2016年12月,近三年學校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獎15項。
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覽表(部分) | ||
項目名稱 | 獲獎等級 | 獲獎時間 |
---|---|---|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數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 | 二等獎 | 2008 |
師範生全程實踐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10 |
微型化學開放實驗的研究與網路教學 | 二等獎 | 2010 |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 一等獎 | 2012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公共藝術系列課程改革與建設 | 二等獎 | 2012 |
大學物理實驗的改進與創新 | 二等獎 | 2012 |
基於科技創新競賽的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 | 二等獎 | 2012 |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建設的校本實踐探索——以“重全員、低重心、強分層”為原則 | 二等獎 | 2013 |
實踐取向的教師培養模式建構與應用 | 特等獎 | 2015 |
對接微波通信產業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一等獎 | 2015 |
新建本科高校畢業論文全過程質量管理 | 二等獎 | 2015 |
學科化學教育碩士“三導師”“三步走”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 二等獎 | 2015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美術學(師範)系列課程改革與建設 | 二等獎 | 2015 |
基於微波工程的“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二等獎 | 2015 |
基於智能車模型競賽平台下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 二等獎 | 2016 |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先後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首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第三、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第六、七、八、九、十屆“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第一屆教育系統文明單位,安徽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等榮譽,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等榮譽。
2011年1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擁有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1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1個、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安徽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分中心1個,擁有校級科研機構19個。
平台類別 | 平台名稱 |
---|---|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 | 電子信息系統模擬設計實驗室 |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合肥師範學院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
安徽省高校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 | 魂芯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產業化研究院 |
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微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藍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分中心 | 安徽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合肥師範學院分中心 |
校級“2011中心協同創新中心” | 公共體育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
校級重點實驗室 | 電子信息系統模擬實驗室 |
校級研究所(中心) |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研究所 |
應用數學研究所 | |
應用化學研究所 | |
數字體育訓練信息技術研究所 | |
資源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教育科學研究所 | |
江淮城市群發展研究所 | |
網路文化與網路輿情研究中心 | |
徽派版畫藝術研究所 | |
劉銘傳研究中心 | |
行知文化研究中心 | |
中國畫藝術研究所 | |
校級重點科研基地 | 電子信息系統模擬實驗室 |
動畫創意與策劃研究中心 |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近三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星火計劃等國家級項目45項;發表學術論文1518篇,其中被SCI、EI收錄263篇;獲國家專利145項;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5項。2012年度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年度獲得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年度獲得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年度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5項。
合肥師範學院
2015年9月,學校朱鏡人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英國現代教育思想流派的歷史演進研究》通過結項驗收,被評為“優秀成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一覽表 |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獲評年份 |
---|---|---|---|
楊劉 | 兩類複雜分數階微分方程邊值問題的正解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李大創 | 固態海森堡系統中消相干問題的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馮源 | BO2超鹵素團簇及其衍生物的結構和性質的理論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張量 | 基於稀疏隨機採樣技術的天線近遠場快速測試演演算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訾振發 | 低維M型鋇鐵氧體及其複合物的製備、磁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 面上項目 | 2012年 |
宋偉 | 光合作用中量子效應的理論研究 | 面上項目 | 2013年 |
董萍 | 固態(量子點)量子計算的糾錯研究 | 面上項目 | 2013年 |
沈晶 | 納米材料光電特性辛時域有限差分法的建模與分析 | 青年基金 | 2013年 |
於紹慧 | 基於時間序列光譜數據的水中污染物檢測方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年 |
唐磊 | 利用改進的瑞利測風激光雷達進行70km高度大氣風場觀測 | 面上項目 | 2015年 |
鄭斌 | G-四鏈體DNA與石房蛤毒素相互作用機理研究 | 青年項目 | 2015年 |
薛燕 | 陣列結構的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調控及其電化學儲能性能研究 | 青年項目 | 2015年 |
謝飛 | 基於帶有通配符序列模式和主題模型的短文本表示研究 | 青年項目 | 2015年 |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一覽表 |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項目批准號 | 申請人 |
---|---|---|---|
語篇互文視角下的演講修辭性敘事模式研究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ZH115 | 楊家勤 |
數字時代大學生信息倫理困境及其教育對策研究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ZH143 | 周琴 |
大學與中小學合作培養教師制度保障研究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880093 | 尹小敏 |
近代中國家庭觀念的嬗變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720014 | 錢善剛 |
比較文學視閾下的明清時期西傳中國小說研究 | 青年基金項目 | 13YJC751003 | 陳婷婷 |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9月,學校圖書館擁有中外文紙質藏書合計105.9萬冊,電子圖書260.99萬冊,中外文期刊1572種,1652份,音像資料6865件,中外文資料庫34個。重點收藏本院所設各專業的專業文獻及相關學科文獻,注重收藏基礎理論著作及專門著作。哲學、政治、語言、文學、教育、藝術、歷史方面的藏書較多,類書、叢書、文集、圖集及各專業常用的參考工具書收藏也較為豐富,初步建成由印刷型文獻、電子文獻、專業性文獻信息資料庫、共享資源等構成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系統。
學術刊物
《合肥師範學院學報》(《JournalofHefeiNormalUniversity》)創刊於1984年9月,原名為《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月更名為《合肥師範學院學報》,是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合肥師範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
《合肥師範學院學報》於1999年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2年入選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1999年獲得全國高等學校社科學報質量進步獎、安徽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2000年被評為全國教育學院“十佳學報”,2002年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3年獲得《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優秀社科學報、全國教育學院“十佳學報”,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8年被評為全國教育院校優秀期刊,2010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2012年被評為全國教育院校“十佳學報”。
《合肥師範學院學報》重點欄目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藝學專題、中古、近代漢語史研究、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等教育與教學、“產學研”專欄等。
《安徽基礎教育研究》
《安徽基礎教育研究》是由安徽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主管,合肥師範學院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2015年全年4期全文收錄於《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安徽基礎教育研究》於2013年創刊,主要以電子刊形式將來自一線的調查數據、問題解析、改革案例及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推廣與轉化。
校徽
合肥師範學院
合肥師範學院校徽確定於2008年11月。
校徽圖案為圓形,主色調為藍色,內容由校名中英文、中心圖案和建校時間組成。校徽上標明了校名中英文。校名中文字體為蘇軾體。
中心圖案為學校主建築錦繡校區圖書館,採取抽象構圖,圖案橫畫象徵堆積的書籍,豎畫象徵竹簡,寓義知識和教育。
中心圖案下方為學校的建校時間1955年。
校歌
合肥師範學院
《合肥師範學院校歌》
徐海燕詞
羅可曼曲
先賢創業,文脈悠長;薪火相傳,求索無疆。
巍巍學府,江淮名校;愛滿天下,萬千氣象。
啊,青春在這裡,放飛夢想,我們志存高遠,感恩師長。
理想在這裡,傳承發揚,我們重任在肩,承載希望。
合師的明天更加輝煌,前程在這裡揚帆起航。合師的明天更加輝煌!
莘莘學子,濟濟一堂;學以致用,奮發向上。
信念如磐,明日棟樑;知行合一,為國榮光。
啊,桃李在這裡,沐浴春風,化作愛心雨露,灑向四方。
前程在這裡揚帆起航,我們重任在肩,承載希望。
合師的明天更加輝煌,前程在這裡揚帆起航。合師的明天更加輝煌!
校旗
合肥師範學院
校旗的旗面為藍色,色標為“C:100M:70Y:0K:0”,長方形,其長與高之比為三比二。
校旗常用標準尺寸為長240公分,高160公分;其他情況下也可採用以下三種尺寸:長288公分,高192公分;長192公分,高128公分;長96公分,高64公分。
校訓
愛滿天下、知行合一
“愛滿天下,知行合一”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愛滿天下,體現的是一種愛祖國、愛人民、愛教育、愛學生的大愛精神和博愛情懷,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把“愛滿天下”作為校訓,既體現了以德立教、以愛施教的教育理念,也體現了立教為公、服務社會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體現了學校落實“師範性”辦學定位的本質要求。
知行合一,源自於明代王守仁的《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陶行知先生特彆強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在本質上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以“知行合一”為校訓,意在激勵全校師生員工既要追求真理、善於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
合師精神
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自強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學校自1955年創建以來,歷經創業、撤併、恢復、改制、轉型等坎坷歷程,但全校上下始終牢記使命,以更好服務安徽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頑強拚搏、開拓創新,實現了學校的健康持續發展。六十多年來,一代代合師人在推進學校事業發展過程中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充分展現出剛毅堅卓、百折不撓、勇於開拓、奮發圖強的良好精神品質。
卓越,高超出眾之意。卓越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是指將自身的優勢、能力、資源發揮到極致的一種狀態。追求卓越,既是學校的辦學目標,也是精神動力。六十多年來,全校上下始終把追求卓越的精神貫穿到做好各項工作中,尤其是改制以來,立足“高起點”,注重高質量,追求高水平,實現了辦學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追求卓越,充分體現了該校師生志存高遠、堅韌不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價值追求。
校風
誠樸包容、精細雅緻
感恩亭、師魂雕塑
誠樸,真誠質樸之意。誠信乃立人立學之本,朴真乃為人為學之基。學校歷來重視師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倡導和引導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立誠心正意、務本求實的優良品德,誠實做人、誠心向學,在師生中形成了誠信友善、務實崇真的風尚。
包容,是大學的本質,也是做人的胸懷。“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大學的包容,作為高校既要保持自己的學術傳統和特色,又要具有國際視野,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成果教育學生、創造新知;“誠信樂群、大度寬容”是做人的包容,既要悅納自己,更要寬容別人,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集體和國家的關係,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寬厚、寬容、寬鬆的氛圍。
精細,精密細緻之意。雅緻,高雅的意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優雅情趣。精細雅緻,體現了學校師生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和風格。精細做事,追求事態完美而注重細節;雅緻做人,追求品德清雅而不媚俗,反映了學校師生尚德尚美、精益求精的價值取向和良好風氣,彰顯了學校注重師生品德、品質、品位教育的成果。
教風
為人師表、教學相長
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長期以來,學校廣大教師自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和業務學習,嚴謹治學、敬業愛生、言行雅正,樹立起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表形象,體現出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展現出了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堅持“與學校同發展,與學生同成長”的工作理念,以陶行知先生為榜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了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平等共進的局面,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的教育信念在學校得到了體現。
學風
勤習慎思、品學兼優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罔”。可見在學的基礎上,勤於實踐和思考,是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惟有慎思,方能辨別真偽,獲得真知;惟有勤習,方能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勤習慎思既是學習的根本方法,也是優良學風的集中體現。
作為當代大學生當以成才為目標,以修德為根本。欲成才首先要成人,故應德才兼修,既要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和道德意識品質的修鍊,通過刻苦學習和實踐鍛煉,努力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職位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徐成鋼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方東玲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李進華 |
黨委副書記 | 吳昕春 |
民建會員、副院長 | 謝陽群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姚本先、曹卓良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徐文林 |
錦繡校區主要道路
學校錦繡校區共有主要道路8條,其名稱均取自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錦繡校區體育館
1、大德路:陶行知《新大學——大眾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大德,在新大眾,在止於大眾之幸福”。“大德”即大眾之德。
2、雙全路:陶行知非常強調手腦並用,實際即強調知與行的統一。他說“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都吃不飽”。“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3、三新路:1919年7月,陶行知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生講習會上發表題為《新教育》的講演。他對“新教育”之“新”釋義有三:一是“自新”,即本土的,非模仿他國的;二是“常新”,即做到“日日新”;三是“全新”,即精神與形式上內外一致。
4、四問路:1942年7月,陶行知在育才學校三周年紀念會上發表講話,號召全體師生員工在進德修業上要“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5、聞道路:《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陶行知強調“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6、啟覺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則在於教育的普及,生活的提高,自覺性的啟發及創造力的培養”,強調了教育對人的內在自覺性的啟發。這也是他提出的大學教育宗旨中“明大德”的第一要義。
7、力行路:《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陶行知特彆強調“行”的重要性,提出“行是知之始”,主張“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他強調“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固不成為學”。
8、厚生路:陶行知《學問之要素》“體健是人生的一個最要目的,也是學問的一個最要目的。學生是學習人生之道的人。學以厚生則可;學以傷生是斷斷乎不可的”。“厚生”的出發點是“教人做人”、“教人生活”,進而實現“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的生活教育目的。
校園樓宇名稱及涵義
一、教學樓
錦繡校區藝術樓
1、博約樓(第一教學樓)。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寓義為學生要把文化知識學習與加強品德修養結合起來,做到品學兼優。
2、躬行樓(電子實驗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也體現了陶行知倡導的行知合一、以行為先思想。寓義學生在學生中要注重實踐,提高動手能力。
3、履知樓(生化實驗樓)。出自清代魏源《墨觚·學篇二》:“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同樣也是強調了“行”的重要性,與陶行知行知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寓義學生要注重知識的運用,加強實踐與創新。
二、學生公寓
錦繡校區共有學生公寓10幢,均以“學”為名,意在勉勵學生勤學上進,體現了學生公寓的特點。1-10號公寓分別命名為:崇學苑、稟學苑、敦學苑、至學苑、勵學苑、贍學苑、惠學苑、積學苑、達學苑、邃學苑。
錦繡校區學生公寓
1、崇學苑:推崇、崇尚學習。《晉書·范寧傳》:“(范)寧解褐為餘杭令,在縣興學校,養生徒。期年之後,風化大行。自中興以來,崇學敦教未有如寧者也。”
2、稟學苑:接受學習。《後漢書·馬援傳》:“朱勃小器速成,智盡此耳。卒當從汝稟學無畏也。”註:“稟,受也。”
3、至學苑:求學。《禮記·學記》:“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4、敦學苑:勤勉學習。《後漢書·儒林傳序》:“鄧後稱制,學者頗懈。時樊准、徐防並陳敦學之宜。”
5、勵學苑:勉勵學習。《後漢書·夏恭傳》:“(夏)恭善為文,著賦、頌、詩勵學,凡二十篇。”
6、贍學苑:博學。南朝宋的鮑照《河清頌》:“鉅生大年,贍學淵聞。”
7、惠學苑:善學。唐代盧綸《斅顏魯公送挺贇歸翠微寺》詩:“挺贇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
8、積學苑:積累知識。《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遠尋師學,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他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者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月。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9、達學苑:通曉各種學問。《後漢書·班固傳》:“弘農功曹史殷肅達學洽文,才能絕倫。”
10、邃學苑:精深的學識。明代張居正《贈羅惟德擢守寧國敘》:“此非有邃學厚養,詎能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