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陵村

紫陵村

紫陵村位於河南省沁陽市西北部,現有農業人口5704人,8個村民小組。黨總支書記任家安,下設10個小組,198名黨員,人均耕地不足6分。

該村圍繞增加農民收入,著力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村黨總支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群眾發家致富,讓群眾得到實惠。按照開發太行山山前坡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總體工作思路,依託紫陵村仙鴻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了仙鴻果業合作社。對果農進行資金、技術、管理、銷售一條龍服務。目前,該園區已由昔日的荒山野嶺建成為集高效農業、景觀林業、旅遊度假為一體的誘人心醉的花果山。提子葡萄、油桃、凱特杏、中華壽桃等幾十個優良品種琳琅滿目,平均畝創效益5000餘元,最高的達10000餘元。使全村近40%的農戶找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門路。在搞好園區建設的同時,積極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畜牧業,規劃養殖小區,引進波爾山羊杜洛克豬等新品種,發展規模養殖41戶。

人文地理


任保才,紫陵村支部書記。為了加快紫陵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他多方籌措資金150萬元,打深井、修水池、架線路、鋪管道,使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甘甜純凈的自來水。在任保才的提議下,村裡投資近400萬元,硬化3條東西大街,3條南北大街,鋪設紫陵至二仙廟景區旅遊線路4公里,建成紫陵村別墅小區樓房二十餘座,基本構成紫陵村小城鎮框架建設格局。
任保才帶領群眾先後種植經濟林6000餘畝、生態用材林3500畝。畝均經濟效益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2004年該村果農人均收入達1100元。今年年初,又為果園安裝了振頻殺蟲燈,成為全焦作市集中安裝殺蟲設備規模最大的一家,這項技術每年可節省防治病蟲害而使用的農藥12萬元,降低了果農的開支,讓萬畝果園所產水果完全實現無公害、綠色產品化,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省內外果商訂單不斷,取得了極高的經濟效益。提起這果園的“殺蟲衛士”,當地群眾無不感謝焦作市人大代表、村黨總支書記任保才。在任保才的帶領下,這個曾以窮、亂、差、偏而聞名全市的紫陵村,發生了變化,如今的紫陵村被命名為“全國綠化造林千佳村”,任保才也先後榮獲河南省農村實踐“三個代表”基層標兵、河南省“農村十大科技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發展情況


紫陵村努力進行村建規劃,大力構筑紫陵村小城鎮建設布局成為紫陵村黨總支的工作重點。經多方籌資100多萬元,將村內主要街道全部硬化。並在原有自來水供水工程基礎上,全面鋪設管道,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在先進性教育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聽證評議會上,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
圍繞實踐先進文化,著力解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問題。村黨總支堅持“兩手抓”方針,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農民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投資60餘萬元,建成全市規模最大的村級文化活動廣場,並充分發揮村文化中心的作用,接連舉辦了3屆老人門球友誼賽,進行傳統戲曲節目匯演;並在全村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新型農民,以推動全村其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