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貧血
慢性病貧血
慢性病貧血是指伴發於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腫瘤的輕至中度的貧血,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見的貧血類型。發病率列貧血的第2位,僅次於缺鐵性貧血。發病機制是由於基礎疾病產生的某些細胞因子對紅細胞生成抑制所致。貧血癥狀常被原發疾病的臨床表現所覆蓋。慢性病貧血首先需要治療原發病,若原發病無法根治而貧血癥狀明顯時可采 用輸血、EPO治療或補鐵治療等,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長期貧血會影響身體重要臟器功能以及影響原發疾病的療效和預后。預后與基礎疾病的預后密切相關。
● 血液內科或內科
● 慢性病貧血常見的病因包括慢性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 慢性感染包括艾滋病、結核感染、膿腫、瘧疾、慢性真菌感染等。
● 易合併貧血的腫瘤包括消化道腫瘤、乳腺癌、肺癌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結節病、炎症性腸病等
● 一些系統檢查暫未發現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也可以出現慢性病貧血。
● 慢性病貧血患者伴隨的輕至重度貧血癥狀常常被原發疾病的臨床表現所覆蓋。
● 在原發病基礎上,可出現與原發疾病病情程度不相符的貧血癥狀。
● 癥狀多不典型如乏力、活動耐力下降、面色差、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頭暈、嗜睡、失眠多夢、食慾減退等。
● 確診貧血主要依靠血常規和網織紅細胞檢查。另外還要積極尋找引起貧血的慢性病。
● 通過化驗血常規了解血紅蛋白是否降低,從而了解是否存在貧血。並且通過血常規化驗中的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判斷是否為正細胞正色素貧血,大部分慢性病貧血為正細胞正色素貧血。該項為指血或靜脈抽血檢查。
● 包括鐵蛋白、血清鐵、總鐵結合力、不飽和鐵結合力及轉鐵蛋白飽和度。該項為靜脈抽血。
● EPO測定
● ● EPO指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紅細胞生成過程中的必要因子,該檢查有助於疾病的鑒別診斷以及預估EPO的治療效果。該項為靜脈抽血。
● 骨髓穿刺
● ● 骨髓穿刺可以鑒別是否存在血液系統原發疾病,如同樣多發於老年人且也可以表現為單純貧血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若基礎疾病為實體腫瘤,骨穿可以鑒別貧血是否為腫瘤侵犯骨髓導致;骨髓穿刺塗片鐵染色可以了解鐵分佈情況。
● 尋找原發疾病
● ● 一些患者的原發疾病在血液科就診前已明確;另外一些患者是因貧血就診,經過檢查考慮慢性病貧血,接下來便要尋找原發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的篩查;也有一些老年慢性病貧血患者經系統檢查暫未發現原發疾病。
● 貧血癥狀:如乏力、活動耐力下降、面色差、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頭暈、嗜睡、失眠多夢、食慾減退等。
● 常常伴隨慢性感染、炎症、腫瘤等。
● 血常規和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低;多數患者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在正常範圍,30%~50%患者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網織紅細胞正常。
● 鐵代謝相關指標:鐵蛋白正常或升高、血清鐵減低、總鐵結合力減低、轉鐵蛋白飽和度減低。
● EPO測定:EPO水平不低。
● 骨髓穿刺:骨髓細胞形態大致正常。鐵染色檢查顯示鐵粒幼細胞數量減少,巨噬細胞內鐵粒增多。
● 尋找原發疾病:上述檢查符合慢性病貧血診斷的患者,若之前沒有合併原發疾病,需要進行原發疾病的篩查,包括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及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篩查。
● 首先需要排除這些慢性疾病合併的慢性失血、溶血及藥物導致的骨髓抑制等因素;其次要與缺鐵性貧血鑒別;再次要與腎性貧血、內分泌異常導致的貧血鑒別;還要與原發血液系統的其他疾病鑒別。
● 鑒於血液系統疾病的專業性及複雜性,如果出現貧血癥狀,需要及時去血液內科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慢性病貧血首先需要治療原發病,若原發病無法根治而貧血癥狀明顯時可采
● 用輸血、EPO治療或補鐵治療等,治療方法因人而異。
● 輸血
● ● 對於嚴重貧血或危及生命的貧血患者,輸血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是長期輸血容易造成鐵過載。
● EPO治療
● ● 是慢性病貧血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耐受性好、相對安全;但是起效慢、可能會導致某些腫瘤惡化、可能會使腫瘤患者血栓風險增高。
● 貧血會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 長期貧血會影響身體重要臟器功能。
● 長期貧血會影響原發疾病的療效和預后。
● 慢性病貧血的治療效果取決於原發疾病的療效。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 定期健康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