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恩
《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男主角
瞿恩,是50集電視連續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男主角,由中國演員孫淳飾演。劇中描寫他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革命戰士,黃埔軍校的教官,立青的人生導師和革命引路人;為了堅持信仰,他捨棄了愛情,為了保護革命,他犧牲了肉軀;他的精神和理念對立青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直徠指引著立青的成長。猜測瞿恩這一角色的原型是瞿秋白、蔡和森、周恩來等,眾說不一。精彩台詞,理想有兩種:一種,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理想通過我而實現,縱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人徠物特徵:成熟,堅定,寬容,完美。
劇中孫淳扮演的瞿恩在很多觀眾眼裡成了完人,這個角色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革命戰士,黃埔軍校的教官:寧死不屈、英勇就義。應該說這樣的人生脈絡與瞿秋白極為相似。
楊立青初次拜訪,就正看到瞿霞在調皮的和哥哥嬉鬧,當瞿恩看到陌生面孔,坦然一笑:我這個家,什麼人都能來。得知立青的來歷,他切中要害先潑冷水再想辦法,嚴肅中透著親切。整個過程中都沒有一絲做作之氣,一切都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坦率與真誠。這個第一次會面,讓立青和觀眾,都立刻對瞿恩這個人物,有了一個極好的印象。
理想有兩種:一種,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理想通過我而實現。
瞿恩這個人物設計得太完美了,完美得沒有任何缺陷,他是年輕人崇拜的偶像,是他們走向信仰的指路者,無論在愛情還是信仰上,他永遠都保持著理性與成熟,愛得深沉,信得堅定,卻從不失個人尊嚴。他與立華同樣因為理想主義而惺惺相惜,卻又同樣因為各自的理想主義而漸行漸遠,他可以那樣苦澀而溫柔地說:想要超越我們彼此不同的政治信仰,擁抱在一起,太難了。愛的衝動,有時比死亡的傷害來的更猛烈。瞿恩和立華的愛情終結讓人遺憾,但是也只能接受。或者,也許正如立仁所說,瞿恩只是個適合做情人的人,真正適合做丈夫的,還是董建昌。太過完美的人固然令人欽佩,卻也失去了趣味性,變成一個符號,一種象徵,甚至是高大全的代表,雖然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是很真實的,但是放在電視劇中,從人物刻畫上,自然就比不上有著心理掙扎與彷徨的人性複雜更吸引觀眾。
對於熱心觀眾的疑問,孫淳在接受採訪時微笑解答,“瞿秋白和蔡和森是我非常敬佩的革命先烈之一,但瞿恩作為一個藝術形象,肯定是經過了多次的藝術加工的,他只是若干革命先烈們的縮影而已。”該片的製片人、江蘇省廣電總台石衛平主任則表示,該片主要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細看之後將會發現更多歷史人物的傳奇在裡面。
有了劇中主人公與歷史中人看似相識的故事,確實增加了《人間正道》的可看性。但面對大家的對號入座,導演張黎卻表示,“《人間正道》並非記錄歷史,而是在歷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巧妙加工。”
(圖)瞿恩
人生脈絡類似瞿秋白?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瞿秋白主持了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準備轉移時被捕,敵人採取各種手段對他利誘勸降,但都被他嚴辭拒絕。最後,瞿秋白英勇就義,時年36歲。
劇中的瞿恩也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革命戰士,黃埔軍校的教官;革命初期,瞿恩對孫紅雷飾演的楊立青等一批軍事人才進行了共產主義思想的啟蒙,為他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成為他們的“革命引路人”;革命中期,瞿恩受命繼續開展地下工作,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革命後期,反圍剿失敗,瞿恩也是在掩護其他戰友轉移時不幸被捕,同樣是寧死不屈、英勇就義。其人生脈絡與瞿秋白極為相似。
家庭背景類似蔡和森?
中國無產階級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的蔡和森1919年偕母親、妹妹蔡暢前往法國,在巴黎參與組織“勤工儉學勵進會”,並接受共產主義。在該劇中,瞿恩和妹妹瞿霞、瞿母同樣具有留法背景。難道瞿恩就是瞿秋白和蔡和森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