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有愛

2003年托馬斯·溫特伯格執導電影

由導演托馬斯·溫特伯格執導的科幻電影,描繪了一個人類未來世界,在冰川融化和失重現象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下,一個與愛情有關的故事。

劇情簡介


不久的未來,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大幅度破壞,終於導致冰川融化和失重現象越來越嚴重。經歷了這種極具破壞性的災難,孤獨的人類對一種致命病毒極為敏感,這種病毒瞬間即可凍結心臟,使受感染的人成為聚集在街角和機場自動滾梯上的“活死人”。
全因有愛
全因有愛
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背景下,發生了一個與愛情有關的故事: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之間的婚姻生活似乎已經走到盡頭,然而,他們都不知道,其實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深愛著對方,紅線的兩頭仍緊緊地綁在他們的腳踝處。
約翰(傑昆·菲尼克斯飾)和世界著名的“冰上皇后”艾琳娜(克萊爾·丹尼斯飾)已經分居幾年了,約翰的工作在波蘭,而艾琳娜卻長年居住在紐約。時間使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最終,約翰決定去紐約和艾琳娜辦理離婚手續。一到達紐約,約翰馬上發現,艾琳娜的周圍正發生一些古怪、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使艾琳娜陷入了一個未知的陷阱中……表面上看起來彬彬有禮、和藹可親——約翰曾以為是朋友的人卻正在醞釀一件驚天大陰謀,這個陰謀足以威脅到約翰和艾琳娜的生命。命運再次將兩人綁在一起,熄滅的愛情之火重新燃起,在這個失去了平衡的世界里,他們要為愛、為生存而戰。

演員表


克萊爾·丹尼斯 (Claire Danes)傑昆·菲尼克斯 (Jhaquin Phoenix)西恩·潘 (Sean Penn)
道格拉斯·亨希爾 (Douglas Henshall)瑪格·瑪汀迪爾 (Margo Martindale)

職員表


總導演托馬斯·溫特伯格 (Thamas Vinterberg)
編劇托馬斯·溫特伯格 (Thamas Vinterberg)

幕後製作


視覺風格

《全因有愛》把故事背景定位在不遠的未來——2021年,所以它並不只是一部傳統的科幻電影,其中裝飾派藝術風格的靈感則來自於古老的染印法色彩影片,這是托馬斯·溫特伯格下意識的選擇,卻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我們嘗試重塑以前希區柯克影片中的紐約城。我們故意遺漏了所謂飛行的汽車、藍色的牛奶、古怪的香煙和植入體內的電話……我們對科技進步並不感興趣,只想以一種‘障眼法’解釋出故事的主題——愛。”托馬斯解釋到,“我們決定把影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對未來的生活做一個陳述,另一部分的主旨則是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影片發展的真正方向上——有關愛和真實的論題。‘過去’變成影片中故事和人物追尋的核心,它已經融入到了我們對紐約及人物所在場景的描述中。”

概念與思潮

托馬斯·溫特伯格在做之《全因有愛》時,影片的出發點與《那一個晚上》(原名《慶典》)及Dogma宣言中所提到的規則完全相反。Dogma宣言中所涉及到的那種精神概念曾賦予托馬斯很大的創作能量,很顯然,這一次他所要追求的是同樣的結果。但是,他需要的不是一個複製品,所以他必須去開拓一個全新的領域。托馬斯在《全因有愛》中再次找到了等價物——危機,重獲靈感地製作了一部伴隨著奇妙幻想結構的激進影片。
劇照
劇照
Dogma最優秀的特質之一就是創新性,在這一方面《全因有愛》延續了這種精神。同時,托馬斯也希望自己的新作品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當然,也包括Dogma規則。在拍攝Dogma影片時,攝像機一定要使用手提式的,影片中的場景都需要在真實的外景地取景;而《全因有愛》卻使用了三角架、固定場景、攝影棚等:傑昆·菲尼克斯和克萊爾·丹尼斯穿越紐約街道躲避追捕那場戲其實是在停車場拍攝的,包括影片中飛機上的那些場景,都是在後期做之完成的。可以看得出來,《全因有愛》運用了每一個在電影製作方面可能出現的手段與方法。所以,它不可能成為Dogma電影。相反,應該給《全因有愛》加一個副標題——“反Dogma”。
也許,托馬斯這樣做無非是在鼓吹一套新的拍攝規則,因為Dogma影片《那一個晚上》帶來的影響太大了,托馬斯需要藉助這種辦法強迫自己進行革新。實在無法想象,托馬斯竟然做出這樣兩部截然不同的影片:《那一個晚上》從頭到尾都是以一種否定的態度講述故事,而《全因有愛》則是“全盤肯定”。看來,“怪才”這個詞已經不足以概括未來的托馬斯了,托馬斯把這看成是一個機會,以另一種尺度來衡量,它可以使人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作品評價


人類因心碎而隨機橫死,七月飛霜,淡水急凍,引力失常,分身回憶,冰場狙殺,世界末日……東歐魔幻現實式的紐約愛情故事,視聽語言太俗套比較減分。(豆瓣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