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噴

錨噴

錨噴,anchoring and shotcreting,採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支護圍岩的工程措施(見地下工程支護)。錨桿和噴混凝土均可單獨使用,但結合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支護效果。錨桿多採用金屬材料如鋼筋、高強度鋼絲束等,也有用塑料錨桿的,但不多見。普通錨桿不施加預應力,也有採用預應力錨桿的。錨桿的作用是增強節理面和岩層間的摩擦力,增強岩塊或岩層的穩定性。噴射混凝土的作用是加固圍岩,防止岩塊抬動、剝離或墜落。二者結合發揮圍岩的自承能力。

優點


它的優點是:①不需要模板;②噴層具有高粘附性,使噴層與岩層共同承受荷載;③膠結鬆散的岩塊,充填裂隙並深入內部,減少岩石的應力集中;④減少岩塊位移或墜落;⑤具有高密度和高強度;⑥緊隨掘進工作面,防止岩石風化或塌落;⑦支護占襯砌斷面小,節約投資和勞力。但在混凝土噴射過程中回彈量較大,粉塵較多,影響操作人員健康。減少回彈的措施有:採用高粘性的快凝混凝土,合理選擇骨料級配和改善噴射設備等。減少粉塵的措施有:採用水幕、水力旋流器和特殊噴頭,在輸料管內增加混合料濕度和加強通風等。水泥裹砂法可減少回彈與粉塵,已廣泛用於地下工程和支護高邊坡等工程。

錨桿形式


主要有楔縫式、脹殼式和粘結式。楔縫式錨桿用楔子卡在錨頭的切槽中,用外力衝擊錨桿,在楔子作用下,切口張開而卡緊鑽孔孔壁。脹殼式錨桿的錨頭由一個或兩個內側具有錐形槽帽的脹殼及與之相應的錐形體組成,當旋轉錨桿時,錐形體向脹殼內移動而使脹殼張開固定。粘結式錨桿用粘結劑將錨桿固定在鑽孔中,粘結劑可用水泥砂漿或聚氨樹脂等。

噴射混凝土方法


噴射混凝土可用干噴法、濕噴法或水泥裹砂法。干噴法是將砂石料、水泥和速凝劑干拌后,用壓縮空氣輸送,在噴嘴處加水混合后噴出。濕噴法是把砂石料、水泥和水拌和後用壓縮空氣或泵輸送,在噴嘴處加速凝劑,並用壓縮空氣補給能量后噴出。

錨噴作業的防塵措施


(1)配製潮料向噴射機上料。沙石預先用水澆透,按比例和水泥拌成潮料後送入噴射機,可大幅度降低拌料、注料和噴射時的產塵量而又不易在輸料管內粘壁。
(2)雙水環加水。兩水環間距15 ~20 厘米共用一個水閥,其出水射流方向相反,使物料和水換向反覆攪勻,減少乾粉噴出。還可在噴槍水環後面6 ~8 米處增加一個預濕水環,進一步提高濕潤均勻程度。
(3)加接異徑葫蘆管。在輸料管的中間部位加接長0.8 米左右的異徑葫蘆狀鐵管,並使兩個加水水環置於它的兩端,物料和水通過葫蘆管產生渦流加強攪拌,進一步減少乾粉。
(4)低壓近噴。在使用潮料條件下,輸料距離為30 ~40 米,採用低風壓近距離噴射可降低粉塵和回彈。風壓不超過0.2 兆帕,噴槍嘴距巷幫300 ~450毫米、距巷頂450 ~600 毫米為好。
(5)使用錨噴除塵器。將噴射機上料口、排氣口等處嚴重外泄的粉塵吸入除塵器,由除塵器內的噴霧和濾網將粉塵捕集,凈化后的空氣再返回巷道內。也可將除塵器的吸塵罩置於噴槍附近,吸去噴射時的含塵空氣予以凈化。
(6)選用新型濕噴機,將事先攪拌好的混凝土用濕噴機通過輸料管和噴槍進行噴射,從根本上解決乾式噴射機的粉塵危害。
(7)水幕凈化和通風除塵。在噴射作業地點的迴風中設置噴霧水幕,以過濾含塵空氣。為保證噴射地點的風量,風筒口離作業點最好在10 米左右,有效及時地帶走粉塵。噴射前沖洗幫頂洗去落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