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伊夫

塔伊夫

塔伊夫Taif 塔伊夫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夏都。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西部賽拉特山地的中段,是一座山城,海拔1682米,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約39萬,距吉達160公里,離聖城麥加88公里,行政隸屬麥加地區管轄。該城建在蓋茲旺山上,海拔約1,500米,為避暑勝地。建有豪華的住宅和別墅,王宮與機場建在該城以北約30公里的哈維雅。未得最高政權許可,非穆斯林不得進入此城。塔伊夫及附近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為重要農耕區。所產水果、小麥、大麥、蔬菜等,除自給外,還供應麥加等城市。薔薇水供朝聖者使用。

地理位置


塔伊夫是沙特東、西部地區通往南部的交通要道,是沙全國公路交通的樞紐,也是自古以來保衛沙特東部的通道,是疏導朝覲人員的主要城市,地理位置重要,也是沙特的重要戰略城市。
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古城。位於西部賽拉特山地中段,坐落在麥加東南70公里的蓋茲旺山上。原名瓦志(woj),后在其周圍築有防禦性的圍牆,改稱今各。在《古蘭經》中與麥加合稱兩鎮。

氣候


塔伊夫氣候溫和,夏季平均氣溫20°C-32°C,冬季平均氣溫10°C-22°C,是沙特避暑勝地,素有沙特“夏都”之稱。
由於適宜的氣候、充足的地下水、完善的灌溉網路、優質的表土資源,塔伊夫地區歷史上已是沙烏地阿拉伯聞名的農業區,是沙特主要的農作物和畜牧業中心。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小米。塔伊夫還出產許多種類的水果,包括柚、杏、柑橘、橄欖無花果、桃、石榴、西瓜、葡萄、刺梨、椰棗等。

歷史


塔伊夫是一座歷史名城,其歷史可追溯到伊斯蘭教創立以前。據歷史學家考證,5000年前塔伊夫山谷已有人居住。歷史上米赫拉希、阿馬萊克、塔木德、塔基夫等部落曾在此生息。前三個部落已經消亡,只剩下塔基夫部落繁衍至今。
有史以來,麥加、塔伊夫一直聯繫密切,《古蘭經》中將麥加和塔伊夫相提並論。聖城麥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塔伊夫的食品供給,以至於塔伊夫逐漸發展成為麥加的經濟供給基地。西方旅行家杜太贊喻“塔伊夫是麥加的伊甸園,空氣清新,流水潺潺,是玫瑰園、葡萄園、蘋果園”。臨近麥加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使塔伊夫成為沙特重要的旅遊勝地,民間流傳著“在麥加渡冬、在吉達賞春、在塔伊夫消夏”的說法。
621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遭到麥加貴族的迫害后,曾到塔伊夫傳教,並想得到當地阿拉伯部落的保護,因遭到反對,又返回麥加。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克麥加返回麥地那時,征服了塔伊夫,各部落遂歸信了伊斯蘭教。塔伊夫城建有伊斯蘭早期的清真寺和王宮別墅,還有穆罕默德的堂兄弟伊本·阿拔斯的墓地以及穆罕默德兩位夭折的兒子的墓地,還有聖門弟子和著名伊斯蘭教學者的多座陵墓,被尊為“聖墓”。近代該城得到擴建,有現代化的住宅和別墅。未得沙烏地阿拉伯最高當局的許可,非穆斯林不得進入塔伊夫城。1981年1月第三次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在此召開,沙烏地阿拉伯為這次會議修建了豪華的會議宮,宮內所有房門的拉手都用黃金製成,全部造價達3.5億美元。會議宮還包括數十套供各國元首下榻的別墅,總共有221個房間。該城氣候適宜,風景迷人,為避暑勝地。炎熱季節,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和大臣們來此避暑,故名夏都。該地盛產薔薇香水,供歷年來麥加朝覲者使用。
1916年9月5日,塔伊夫城正式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一部分。1934年6月23日,結束沙特、葉門敵對狀態的《塔伊夫協定》在此簽署。1953年11月9日,創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阿卜杜拉·阿齊茲國王病逝於塔伊夫。1981年1月25日,第三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在塔伊夫舉行。1989年,法赫德國王邀請黎巴嫩衝突各派的領導人到塔伊夫開會並簽署了《塔伊夫協定》,從而結束了長達15年的黎巴嫩內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塔伊夫是科威特流亡政府的所在地。
塔伊夫保存著不少古代遺跡,其中有奧斯曼帝國時期構築的城堡,阿拉伯半島戰爭中修建的軍事要塞,有塔伊夫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六、七世紀的阿卜杜拉·阿勒-阿巴斯清真寺,還有費薩爾國王的行宮蘇布拉宮。1983年建成的法赫德國王公園和近年建成的拉德夫天然公園和動物園,也是塔伊夫的著名的景點。塔伊夫還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全國野生植物保護和發展委員會的三大工作中心之一,在這裡成功的繁殖了瀕臨滅絕的阿拉伯羚羊和鴇。為發展旅遊業,造價昂貴、直達山頂的觀光纜車項目已於2002年投入運營。

城市排名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聯合推出的“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塔伊夫經濟競爭力排名第426位,可持續性競爭力排名第46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