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腿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腿(拼音:tuǐ),是漢語常用字。基本含義為局部下肢,包括膝上胯下的“大腿”以及膝下腳上的“小腿”;此外,“腿”還表示像腿的部分,比如桌子腿;最後,“腿”還用來指代經鹽腌、洗曬、晾掛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動物後腿肉,如“火腿”等。

“腿”的常用組詞為“大腿”、“桌腿兒”、“豬腿”等;包含“腿”的常用俗語有“狗腿子”、“有一腿”、“明裡抱拳,暗裡踢腿”等。

漢字釋義


● ● 下肢,在腳的上面,在膝上胯下的稱「大腿」,在膝下腳上的稱「小腿」。~腳。
● ● 器物上像腿的部分:桌子~兒。
● ● 特指經鹽腌、洗曬、晾掛等工序加工成的豬後腿:火~。雲~。
〈名〉
● ● 脛和股的總稱 [leg]。人和動物主要用來支承身體並使身體從一點移到另一點(特別是以行走的方式)的肢體之一
石人戰搖腿。——唐· 韓愈《嘲鼾睡》
● ● 又如:腿花(棍子打在腿上;腿傷);大腿;粗腿;腿股(大腿);腿脡(腿碼,腿銗腿,言其直而修長);腿胯(腰以下至大腿的部分。常指奔跑時用力之處);腿套(套在褲外使小腿保暖的用品);腿腕(腳與小腿之間的部分);腿襠,腿窪子(兩股之間;胯下);腿彎(股脛間彎曲處)
● ● 在用途上或形狀上和動物的腿類似的東西 [a leglike support]。如:腿曲褳子(一種掛在腰帶上的褡褳);腿繃(腿絣。綁腿一類的用品);桌子腿
● ● 供食用的動物大腿,尤指鮮的、腌制的或熏制的豬大腿 [ham]。如:雲腿;南腿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吐猥切,退上聲。《玉篇》腿脛也。《正字通》脛股後肉也。俗謂股大腿,腓小腿。 《集韻》本作骽。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tui3 [寶安腔] tui3 [海陸豐腔] tui3 [東莞腔] tui3 [沙頭角腔] tui3 [梅縣腔] tui3 [客英字典] tui3 [陸豐腔] tui3 [客語拼音字彙] tui3
◎ 粵語:teoi2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退n̥ʰuːlʔ俗骽字應爲妥聲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吐猥上聲一等合口上十四賄tʰuɑ̆itʰuɒitʰuᴀitʰuɒitʰuʌitʰuoitʰwəj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ꡉꡟꡠthuetʼuɛ̆上聲
ꡉꡟꡋthuntʼun上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合齊微上聲合口呼tʰui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八魁賄誨陰上後股曰腿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拔腿、盤腿、泥腿、伸腿、扯腿、護腿、撒腿、腿腳、腿子、裹腿。

相關成語

就棍打腿、拔不出腿、花拳繡腿。

示例


(1)注音:ㄊㄨㄟˇ
(2)下肢,在腳的上面,在膝上胯下的稱“大腿”,在膝下腳上的稱“小腿”。~腳。
(3)器物上像腿的部分:桌子~兒。
(4)特指經鹽腌、洗曬、晾掛等工序加工成的豬後腿:火~。雲~。
(5)鄭碼:QWXO,U:817F,GBK:CDC8
(6)筆畫數:13,部首:月,結構:左右,筆順編號:三五一一五一一五三四四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