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是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交感性眼炎是一隻眼(誘發眼)在外傷或接受內眼手術后,發生葡萄膜炎,隨後另一隻眼(交感眼)出現同樣癥狀。從外傷發生到另一隻眼出現病變的時間,短者幾小時,長者可達40年以上,90%發生在1年以內,最危險的時間在受傷后4~8周。交感性眼炎的病因不清。目前認為其主要發病機製為眼外傷后色素膜蛋白成分釋放入血,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交感性眼炎。臨床癥狀表現為傷口癒合不良、眼痛、畏光、流淚等。交感性眼炎在早期主要採用藥物治療,但視力已完全喪失者應進行手術摘除眼球。交感性眼炎如不積極治療,或久治不愈,可誘發許多嚴重的疾病,如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而眼後段炎症則可引起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脈絡膜視網膜瘢痕形成、黃斑水腫和視網膜脫離等。

就診科室


● 眼科。

病因


● 交感性眼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90%以上由眼穿通傷及內眼手術引起,少數見於眼內惡性黑色素瘤組織壞死,角膜潰瘍穿孔,睫狀體冷凝或光凝等。

癥狀


● 交感性眼炎的主要典型癥狀為:
● 交感眼視力下降。
● 誘發眼傷口癒合不良。
● 眼痛。
● 畏光。
● 流淚。
● 房水渾濁,眼前黑影。

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刺激眼與交感眼的病理組織檢查,除刺激眼有外傷性改變外,其餘完全相同,均具有肉芽腫性葡萄膜炎的特徵,整個葡萄膜組織因炎症細胞浸潤而增厚,尤以脈絡膜為顯著。
● 眼底檢查
● ● 在受傷眼或非手術眼出現Dalen-Fuchs結節及晚霞狀眼底改變最有意義。
●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 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急性期最常見和最典型的表現為靜脈期在視網膜色素上皮水平出現多發性強熒光點狀滲漏,在後期這些強熒光點可融合成片狀強熒光。
● B超
● ● 可發現脈絡膜增厚,此種改變支持交感性眼炎的診斷。

診斷


● 有眼球穿通傷史,及雙眼炎症反應。
● 當交感眼出現角膜后沉著物(KP),前房和前部玻璃體有浮遊物和閃輝時,即可考慮交感性眼炎的發生。
● 把已經失明的刺激眼摘除后可做病理學檢查進一步確診。

鑒別診斷


● 交感性眼炎需要與晶體性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腦炎(VKH)、白塞綜合征(behcet病)等鑒別。出現傷口癒合不良、眼痛、畏光、流淚、房水渾濁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需要根據癥狀、組織病理學檢查、造影檢查、眼底檢查和B超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治療


● 交感性眼炎的治療原則:一經診斷,及時散瞳,控制炎症,進行綜合治療。
● 首先藥物以大量皮質類固醇,每日晨口服沷尼松,以後根據病情的情減為隔日給葯一次,待炎症消退後仍應持續用維持量數月,切不可隨便停用,或提前減少其藥量。
● 激素治療或不能繼續應用者,可用免疫抑製劑如福可寧或環磷醯胺等。
● 局部和全身應用抗生素及輔助治療。
● 刺激眼經過早期積極治療,視力已完全喪失者應早期摘除。若有恢復視力的可能者,仍應積極救治雙眼。
● 一般應隨診3年以,其間要每年隨訪一次。
● 手術治療
● ● 刺激眼經過早期積極治療,視力已完全喪失者應早期摘除眼球。
● 隨訪
● ● 一般應隨診3年以,其間要每年隨訪一次。

危害


● 導致視力下降,嚴重者可失明。
● 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較大心理負擔。

預后


● 交感性眼炎雖然後果嚴重,但如果早期得到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大部分患者仍可保留部分視力。

預防


● 摘除受傷眼球。
● 及時正確處理傷口。
● 儘可能避免在同一眼反覆進行內眼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