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撫河的結果 展開
- 江西省第三大河流
- 撫州地區文聯1979年創辦的文學雙月刊
撫河
江西省第三大河流
撫河,水名,位於江西省東部,是鄱陽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武夷山脈西麓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血木嶺,全長312公里,流域面積1.5811萬平方公里,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
一般稱主支盱江為上游,其間自南城至撫州有疏山、廖坊兩處火成岩壩段,以下為逐步開展的平原或丘陵;撫州以下為下游,兩岸為沖積台地,田疇廣闊。過柴埠口,撫河進入贛撫平原。至箭江口分為東、西兩支,東支為主流,經梁家渡下泄,由青嵐湖注入鄱陽湖。
撫河流域位於亞熱帶濕潤季風區,主要農作物為水稻、棉花、甘蔗、瓜果等,其中南豐蜜橘最負盛名。林地80餘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063萬立方米,其中武夷山林區和大王山林區為江西省主要木材產區,松、杉、樟、楓等為主要樹種;礦產有煤、鐵、銅、鉀、鎢、錫、鈾等。
2018年9月6日,南昌撫河故道水體發生大面積的藍藻爆發。
撫河,古名汝水,隋開皇九年(589年)置撫州后遂稱撫河。幹流上游名稱多變,大致是:龍井河一驛前港一盱江一吁江。上游龍井河流經廣昌縣驛前鎮后稱驛前港,納塘坊河,過赤水鎮后便稱盱江。在廣昌境內納尖峰港、頭陂港、長橋港、苦竹港和洽村港后入南豐,稱吁江。盱江和吁江本名盱水,後為吁水,明代稱江,但常盱、吁混用,或因地而異。今廣昌作盱江,南豐和南城作吁江。明正德《建昌府志》載:“……城外東南與黎水合為大江,清明可見,故名盱江。吁,大也,江面自南豐后逐漸寬闊,故名(吁江)。”清同治的《廣昌府志》又載:“廣昌,盱水發源之處也……《說文》曰,日始出為盱,旦氣清明之意也。”可見,廣昌稱盱江是取水氣清明之義;南豐和南城稱吁江是取江水寬闊之義,都有道理。
撫河發育於武夷山與零山之間的谷地,河長349公里,撫河以龍井河一驛前港一盱江一吁江為源河。龍井河發源於廣昌縣的血木嶺(廣昌、石城、寧都三縣交界處靈華峰東側里木庄)幹流自南向北,經廣昌、南豐、南城、臨川、南昌、進賢等縣市區,在進賢縣入青嵐湖,再入鄱陽湖。集水面積17186平方公里,占鄙陽湖流域的10.6%,流域遍及廣昌、南豐、南城、宜黃、祟仁、樂安、資溪、金溪、黎川、臨川、撫州、東鄉、進賢、南昌縣、南昌市等15個縣市。通常以南城萬年橋和撫州市為界,分為上、中、下游:上游158公里,流經低山丘陵區;中、下游共191公里,流淌於平原地區。
撫河河道走向
撫河幹流自廣昌南部,自南北流,彙集五條小支流后達到廣昌縣城。廣昌縣以上稱為盱源。撫河昔稱吁江。《說文》云:‘舊始出曰吁旦”,有氣清明之意。《建昌府志》從《集仙傳》《墉城渠》作盱江,改吁為盱已失其原義。廣昌縣城經清代咸豐四年(1854)甲寅大水,歷史上謂“水打廣昌”,城池建築,坍塌無存,現代市區,僅是昔日之城北一部份。廣昌至南城縣河段稱為盱江,又稱汝水,出南城縣境以下始稱撫河。幹流過廣昌縣城,於中坊橋右岸納長橋水,幹流北至長生橋,於左岸納入洽港水,過甘竹,於左岸羅家堡納入洽村水,遂進入南豐縣境,河逐漸增寬到約400米。
幹流至白舍,左岸納密港水,幹流東北向流至章坑,於右岸納入石咀水。石壁頭以下,過南豐縣城至楊家港於右岸納滄浪水即進入南城縣境。幹流北至田螺石,於右岸納上唐水。南城縣以下到石壁頭,有九劇水於右岸來匯。城以上為撫河上游,河長158公里,河寬約200~400米,兩岸林木稀少,水土流失較重,河床日漸淤高拓寬。枯水時期,河床大片沙洲相接,水流分散,廣昌一帶尤為嚴重。
撫河上源盱江廣昌縣驛前鎮段
撫河上游南豐縣段
南城縣城東北1公里處,右岸匯入黎灘河。撫河幹流自南城縣至撫州市77公里為中游,河谷漸寬,河寬400~600米,其間先後於右岸納入汝水、金溪水,左岸納入夢港水。撫河幹流至撫州市千金陂,右岸分出汊道一支,繞中洲圩北行,於鄒陽灣回到幹流。汊道上原有小支流三汊港與東鄉水相通,1935年堵塞。撫州市以下7公里許,有臨水於左岸來匯。
撫河過臨川區后稱為下游,於進賢縣三陽入鄱陽湖,幹流長114公里,河寬增大,最寬可達900米。台地發育,有大片紅壤,阡陌相連。臨川區至進李家渡41公裡間,水流較集中,航道較深。幹流過臨水口,下至城前圩,於右岸接納東鄉水。
東鄉水口下首柴埠口,有汊道分出,原稱湯家港,沿幹流右岸西北行,於進賢縣文家港回到幹流,1935年封堵。1958年興建贛撫平原工程時在柴埠口建成東乾渠進水閘、船閘,乾渠長30.2公里,部分利用原湯家港水道,灌溉撫河下游東岸農田10.5萬畝。並利用跌水建成張王廟水電站,裝機容量5000千瓦,尾水直入青嵐湖。乾渠還利用作航道,直通溫家圳與浙贛鐵路和公路聯成水陸聯運網。柴埠口以下5公里,1958年興建贛撫平原綜合開發工程焦石攔河壩、總乾渠進水閘、船閘等。除引撫河水灌溉贛撫平原120萬畝農田外,還使撫河船隻經船閘進入贛撫運渠在南昌縣市汊進入贛江,溝通贛江與撫河水運。撫河焦石壩以下,原在左岸王家洲、箭江口各有分支西流,旋合旋分,一部分水由此西行,沿豐城、南昌兩縣邊界與豐城縣境內清豐山溪水流相串通,於南昌市郊注入贛江;一部分向北分合數次,水流極為紊亂,常澇漬成災。1958年興建贛撫平原綜合開發水利工程時,撫河下游幹流在茌港人工改道,東流經青嵐湖入鄱陽湖,並讓出撫河故道,導泄清豐山溪,免受贛、撫洪水干擾,以及配合其他工程措施,基本解除平原洪澇災害,並使撫河入湖水道縮短50公里。王家洲分汊已於民國26年封堵。箭江口汊道,1964年為分泄撫河特大洪水建有八孔箭江口分洪閘,設置分洪滯洪區。
撫河下游南昌縣境內的汊道
流域地勢東南高而西北低,面向鄱陽湖傾斜。依地勢與河道狀況劃分;廣昌至南城間河段為撫河上游,古稱盯江,又稱汝水。河寬約200~400米,平均坡降0.7‰,河床組成以砂礫為主。兩岸山丘多為紅砂岩,風蝕頗劇,林木稀少,泥沙下傾,河床淤積,高與岸齊,船筏難行。南城至撫州74公里河段為中游。在南城縣城以下1公里處,有聯通閩修的重要支流黎灘河來匯,主河長103公里。盱江與黎灘河匯合后始稱撫河。
中遊河寬400~600米,平均坡降0.4‰,兩岸仍多紅砂岩丘陵台地。河中有小卵石灘和大沙洲。中遊河段還有汝水(又名蘆河)、金溪水、夢港水等較大支流匯入。
幹流在流過撫州市後進入下遊河段。河寬約600~1000米,平均坡降0.18‰。在撫州以下7公里處,有撫河最大支流臨水來匯。臨水由崇仁水、宜黃水合成,兩水共長282公里。幹流過臨水口后,又接納較大支流東鄉水等河水,河床進一步拓寬,最寬處達900米。兩岸為沖積台地,田疇廣闊。幹流越過柴埠口以後,撫河進入江西最大的平原―贛撫平原。1959~1960年建成的贛撫平原綜合開發水利工程使撫河下游改變了面貌。在撫州以下36公里處的焦石村,1座長420米、高7米的大壩攔河而立,把撫河截為兩段。為了引水灌溉,兼利航運,在焦石大壩以上開闢東西兩大幹渠:東乾渠在柴埠口建進水閘,河水從柴埠口進入,分兩支渠系灌溉東岸農田,其中一支利用跌水建成張王廟電站,尾水通過溫家圳,直入青嵐湖,全長30.2公里;西乾渠在焦石壩上首左端,長65公里,河水從焦石進水閘流入,經東方紅船閘至市汊船閘10公里人工運河,在市汊流入贛江。焦石壩以下水流分散,小部分匯合清豐山溪后返回撫河主流,大部分通過南昌縣境象湖陸地后,在南昌市注入贛江。1959年贛撫平原綜合開發水利工程實施后,下游幹流在茌港人工改道,正面堵塞,撫河東出青嵐湖,於三陽會軍山湖入都陽湖,使撫河出湖水道縮短50公里。
撫河注入青嵐湖段
撫河,是僅次於贛江的江西第二大河。主源在閩贛相交的武夷山脈榮華峰東側黎木庄,流經廣昌、南豐、南城、金溪、撫州、臨川、進賢、南昌等縣市。自河源到原河道入湖處八字堖,全長387.5公里,河長3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7條(連幹流在內為28條)。1959年焦石攔河大壩建成后,焦石至武陽斷航,河水改道經土坊、青嵐湖入鄱陽湖。自河源至改道后的出口處―三陽鎮349公里,流域面積為17000平方公里。
撫河水系,歷來成為開發贛東經濟的天然水道。航道的治理也為歷代所關注。早在宋朝元右年間(1086~1094),江西轉運使張商英曾治理撫河上游盱水航道,雖因水勢盪沙,不時壅塞,但春夏可通舟楫,秋冬可行竹筏。民國時期,江西水利局對撫河有過多次查勘,並進行過局部性整治。據1936年《江西年鑒》載:撫河水系的進賢、宜黃、崇仁、金溪、南城、南豐、黎川、廣昌等中上遊河段的幹流和支流曾進行過挖浚、築壩、疏港、鑿灘、築堤、修坡等治理,總工程量有139297市方。抗日戰爭期間,為了維持贛東地區與省內外的物資運輸,計劃疏浚黎灘河,以保持閩贛物資流通,疏浚南城至溫家圳航道,以聯通浙贛鐵路,開闢溫家圳箭江口至豐城小港口45公里航道和打通撫河支流臨水與贛江支流烏江,以溝通贛、撫兩河聯運,並有過實地查勘。然徒有計劃和查勘,卻無力付諸實施,航道自然狀況依然如故。據1941年水利部門查勘,載重5噸的帆船可在廣昌白水鎮至新建八字堖間航行,中水位時臨川至新建八字堖可通行20噸以下輪船。贛閩之間的唯一水道黎灘河,春夏時水深0.5米,雨季可達1.0米以上,洪水時可達3米以上,枯水淺灘水深不足,只能走小船,不能走吃水較深的撫船。
建國以後,撫河航道得到了有效治理,水運優勢得到充分發揮。1953年以前,南城至撫州間河段淺灘23處,最淺水深僅0.1~0.3米;撫州至溫家圳港是撫河水運密度最大的河段,該河段的貨物運輸量佔到撫州地區水運量的80%左右,由於航深不足,船舶常常擱淺。航道部門對這兩段航道進行編籬打樁、輕便導流和築壩整治,加深了灘口水位,船貨基本暢通。1957年以前,南城至撫州河段全年通帆船,枯水期可通行載重7~8噸的船舶。撫州以下至大河口河段全年通輪船;下游6條汊道―拓林至三陽、羅余渡至麻丘、箭江口至南昌市、三江口至下鄧鋪、舒家灣至王家洲、武陽渡至天王渡,均可季節通木帆船。黎灘河、宜黃水、崇仁水等支流,經過清障、炸礁、疏灘等航道治理,大都為集運糧食、木竹等物資發揮作用。由於航行條件改善,行駛在撫河的船舶大量增加。僅南城、滸灣、撫河、溫家圳等港口就有拖輪、駁船、客班輪近20艘,木帆船約1500艘。1953年撫州地區水運貨物量占水陸貨運總量的93%以上,1957年的水運貨物總量達到58.5萬噸,充分顯示了撫河航道對贛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
1958年以後的20多年間,為了抗禦水旱災害,黨和政府組織人民群眾在撫河流域開展了以防洪、排澇、灌溉為主,兼顧航運、發電的大規模水利建設。農田灌溉的大量引水,枯水期沿岸往往引走2432個流量,致使撫河枯水期無法通航。洪門水庫建成后,黎灘河基本斷航。贛撫平原綜合開發工程樞紐渠首焦石大壩建成后,上下游之間船舶不能直通,上游淤積嚴重,河床抬高2'3米。主流入湖通道堵塞。贛撫河航道由於水土流失,河床淤積,閘壩礙航,全流域通航里程由1227.5公里減到1979年的871公里。
撫河發源於廣昌縣驛前鎮姚西村的血木嶺,《漢書·地理志》和酈道元的《水經注》均有記載。最高處為靈華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剛,且多罅隙,泉水從中噴沫而出,汩汩作響,至血木嶺匯成竹管細流,開成源頭活水的撫河第一流,順著山谷形成兩股溪流,一經里木庄,一經羅家地,匯成山澗小溪,流經十華里至木頭坑合流,先後形成五潭七瀑布。飛瀑珠簾高掛,一瀉三折。
溪流經龍井、天井裡形成驛前港。又環繞驛前鎮,穿過高虎腦、楊溪鄉等地,在赤水的石咀頭與塘坊港匯合,始稱旴江(旴江為撫河的上游)。旴江在廣昌境內穿越驛前、高虎腦、楊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個鄉鎮,接納11條港、69條溪條溪流之水,總長78.95公里,流域面積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鎮羅家村流入南豐縣境,再經南城接納黎川河,經撫州接納宜黃河、樂安河等,形成撫河,注入鄱陽湖、長江。
因血木嶺長有許多野生的中藥雞血藤,山下有“里木庄”、“木頭坑”等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嶺”。三字既概括了撫河發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點出古驛道的險峻曲折。
撫河發源於廣昌縣驛前鎮血木嶺靈華峰,海拔991m,與石城縣、寧都縣相鄰,上游由千善港、長橋水、古竹港、尖峰港、頭陂港、石樑港、塘坊港等小支流匯合而成。向東北流經廣昌縣,再北流至南城縣、撫州市臨川區,在撫州市下源村附近納入宜黃水和寶塘水之前稱為盱江,之後稱為撫河。經豐城市、進賢縣、南昌縣之後分為兩支。右支入青嵐湖,左支流入金溪湖之後向北流經余干縣,分兩支匯入鄱陽湖。
撫河較大支流有黎灘河、臨水、雲山河等。
上游支流
黎灘河:古時以為它源出黎川福山,並傳水自黎汾祖墓旁出而名黎川、黎水、黎河,近代稱黎灘河,亦稱黎灘水。集水面積2478平方公里,主河長103公里,主源發源於武夷山西側黎川王虎關,並有北、中、南數支在黎川縣城以上作扇形分佈。中間一支二源,水量較大,來自甘竹、黃土關二處,北支來自湖坊,南支來自仙峰德勝關,以南支水道較長,河長23公里。黎灘河下游,1958年興建大型南城縣洪門水庫,控制集水面積2376平方公里,總庫容12.14億立方米,裝機容量3.75萬千瓦。水庫兩岸有茶亭水、桐埠水、竺油水、潯溪水於右岸,龍安河於左岸注入庫區。
龍安河,源出閩贛邊境牛寨北坡,於鍾賢入洪門水庫,河長57公里,在宋家洲受支流下村水,河長36公里。
茶亭水,源出福建省光澤縣南山西麓,經暖水入江西省境,過茶亭、資福於港口入洪門水庫,河長51公里。
桐埠水,源出資溪和福建省光澤兩縣邊界關刀.山,河長30公里。
竺油水,源出南城、資溪兩縣邊界桃木塢,於竺油入洪門水庫,河長30公里。
汝水,亦名蘆河,許坊以上有南北二源,主流在南支名石峽河,源出資溪縣大旭山北麓,北支名高陂水。二支許坊會合后,西流經黃獅渡、彭家渡於里詹入撫河,主河長58公里。
金溪水,源出金溪縣城東清華庵,河長30公里,於右岸疏山匯入撫河。滸灣上首,1958年建成金臨渠,灌溉撫河東岸金溪、臨川兩縣農田17萬餘畝。
夢港水,發源於臨川區、宜黃縣界雷公嶺南坑,水流過榮山、河埠橋至東館納騰橋水後於左岸下聶匯入撫河,河長42公里。
洽港水,又名青桐港,河長35公里。
長橋水,源出武夷山西側,廣昌、南豐、福建建寧三縣之交涼傘煉,自東西流,河長38公里。
洽村水,又名瞿溪河,發源於南豐縣軍峰山南側,過洽村至姜源匯仙人石瞿溪西來溪水注入盱江,河長37公里。
石咀水,發源於南豐縣南端,廣昌縣邊界溪嶺,自南北流,過石咀、楊田、折西北入盯江,河長31公里。
九劇水,源出閩贛邊界九斗峰、紫雲峰西側山嶺間。自南北流,經太和、雙田、於石壁頭注入盱江,主河長40公里。
滄浪水,源出南豐縣雞公山,過路頭嶺、八都圩、洽灣於右岸注入盱江,河長40公里。
上唐水,發源於南豐縣千頭峰,河長30公里。
密港水,源出黃檗山軍峰山南,過池渡東南流入盱江,河長35公里。
中游支流
臨水,亦名臨川,由崇仁河(崇仁水)與宜黃水二源流會合而成。因二源流較長,會合后的臨水很短,故應取二源說,在表中權把稍長的崇仁河作為正源。祟仁河由西寧水和相水會合而成,其中相水較長大,但傳統上卻以連接較順直的西寧水作為正源。宜黃水由宜水和黃水會合而成,以稍長的黃水為正源。黃水因古人以為它發源於宜黃黃土嶺而名;宜水因古時水清且涼,適宜漂白夏布而名。它們都發源於宜黃西華山,相向而行,最終又合而為一成宜黃水。崇仁河與宜黃水在臨川西廨渡會合成臨水,北行約10公里便至撫州市臨水口注入撫河。臨水連同源流公陂河一西寧水一崇仁河,全長165公里,集水面積5140平方公里(包括宜黃水的集水面積在內)。
宜黃水,集水面積2360平方公里,由宜水與黃水於宜黃縣城會合后稱宜黃水。主河黃水發源於寧都、宜黃兩縣邊界宜黃縣境龍源山間,自南北流,河長153公里。黃水水源過東陂至魚山,左岸納入源出樂安縣界宜黃縣甘草嶂東麓的黃陂水,河長30公里。在二都又納入源出洪嶺的蘭水,河長35公里。再下至宜黃縣城,於右岸接納宜水。宜水發源於南豐、宜黃兩縣邊界軍峰山西側,河長60公里。宜黃水宜黃縣城以上集水面積共1462平方公里。宜黃縣城以下,水道彎曲,於右岸盧家受源出芙容山梨溪,河長33公里,經盧家過龍骨渡、上頓渡后與崇仁水會合,會合后稱臨水東北行12公里注入撫河。
西寧水,上游稱公陂河,發源於永豐、樂安兩縣邊界大盆山,過坪下左岸納入龔坊水、山碭水、航橋水經公溪鎮進入崇仁縣。
相水,發源於樂安、宜黃、寧都三縣交界的鴨公嶂東麓,自南北流,稱谷崗河。經谷崗、相山、張坊直抵崇仁縣城上首與西寧水相會,主流長106公里。
孤嶺水,源出崇仁縣南大坑嶺北側,三支源流會於左坊,北流過貫橋,至南岸圩注入寶塘水,河長46公里。
下游支流
雲山河,也稱南北港、東鄉水,有兩條源流,均發源於金溪縣秀谷鎮附近的金窟山(分別是金錢嶺、雄嵐峰),東鄉縣馬圩合流,河流經雙塘與陳坊兩地,故名雙陳河,古稱齊港水。該河過臨川入東鄉后,當地又名南港、南河。至玉溪納東鄉水,再流轉入臨川,過羅家渡,繞唱凱聯圩,經雲山寺西至城前注入撫河。集水面積141平方公里,河長117公里。
撫河水系河長30公里以上河流 | |||||
河名 | 級別 | 河源 | 河口 | 河長(公里) | 匯入河道名 |
---|---|---|---|---|---|
撫河 | 一 | 廣昌里木庄 | 進賢三陽 | 349 | 金溪湖 |
長橋水 | 二 | 廣昌涼傘崬 | 廣昌順化渡 | 38 | 盱江 |
洽港水 | 二 | 廣昌翠雷山 | 廣昌長生橋 | 35 | 盱江 |
洽村水 | 二 | 南豐軍峰山南 | 廣昌羅家堡 | 37 | 盱江 |
密港水 | 二 | 南豐軍峰山南 | 南豐白舍 | 35 | 盱江 |
石咀水 | 二 | 南豐溪嶺 | 南豐章坑 | 31 | 盱江 |
九劇水 | 二 | 南豐罕壇 | 南豐石壁頭 | 40 | 盱江 |
滄浪水 | 二 | 南豐雞公山 | 南豐洽灣 | 40 | 盱江 |
上唐水 | 二 | 南豐幹頭峰 | 南城田螺石 | 30 | 盱江 |
黎灘河 | 二 | 黎川黃土關 | 南城渡口 | 103 | 盱江 |
龍安河 | 三 | 黎川上堡 | 黎川鍾賢 | 57 | 盱江 |
下村水 | 四 | 黎川張家 | 黎川宋家洲 | 36 | 龍安河 |
茶亭水 | 三 | 光澤南山 | 黎川港口 | 51 | 洪門水庫 |
桐埠河 | 三 | 資溪演坪 | 黎川勉源 | 30 | 洪門水庫 |
竺油水 | 三 | 南城桃木塢 | 黎川竺油 | 30 | 洪門水庫 |
汝水 | 二 | 資溪大旭山 | 金溪里詹 | 58 | 撫河 |
金溪水 | 二 | 金溪清華庵 | 金溪疏山 | 30 | 撫河 |
夢港水 | 二 | 臨川南坑 | 臨川下聶 | 42 | 撫河 |
臨水 | 二 | 樂安大盆山 | 臨川黃江口 | 165 | 撫河 |
宜黃水 | 三 | 宜黃龍源 | 臨川西廨渡 | 153 | 臨水 |
黃陂水 | 四 | 宜黃甘草嶂 | 宜黃魚山 | 30 | 宜黃水 |
蘭水 | 四 | 宜黃洪嶺 | 宜黃二都 | 35 | 宜黃水 |
宜水 | 四 | 宜黃李坊 | 宜黃 | 60 | 宜黃水 |
黎溪 | 四 | 宜黃芙蓉山 | 宜黃大綱 | 33 | 宜黃水 |
東鄉水 | 二 | 金溪金錢嶺 | 臨川城前 | 117 | 撫河 |
相水 | 三 | 樂安鴨公嶂 | 崇仁橋頭 | 106 | 崇仁水 |
孤嶺水 | 三 | 崇仁大坑嶺 | 崇仁南門 | 46 | 崇仁水 |
北港水 | 三 | 東鄉雄嵐峰 | 東鄉馬圩 | 40 | 東鄉水 |
撫河之水,以臨水為宗,合其他大小支流而成,臨水源於崇仁的巴山,汝水發源於閩贛邊界武夷山西麓(今廣昌縣驛前鎮),源頭有兩個:一個是姚西村的龍井(古稱血木嶺),另一個是橫路村的瑤古前,它的源頭林茂水豐,銀泉飛瀉,涓流淙淙。汝水的源頭經鐵樹坳、穿崖山、出峽谷,縱橫廣昌中部,逶迤北流至南豐,與南豐水相會稱為盱江,盱江北流至南城,有黎川的黎灘河出飛猿嶺(今洪門水庫附近)在萬年橋附近注入,然後北流至梁安峽進入臨川縣境被稱為汝水。汝水過石門合金溪清江水,北至疏山下東受金溪水,西受左港水,至滸灣稱馱山有錦溪水注入。汝水經淞湖至下馬山有夢港水注入,至撫州城西郊區,因崖多石阻,流速減慢,形成一個小湖泊,稱為瑤湖,在瑤湖附近,唐時曾因春洪衝決堤岸,形成一支流北過孔家渡。從此支流橫溢,至流枯塞。自唐至明,有些願為百姓做些好事的州守縣官,屢修千金坡,以遏支流水往主流。主流經城東擬硯台下抱城流往西北,至吳家渡有發源於城西北五里困箕樹下的連樊水匯合,連樊水比其他各路水比重都大,古代郡中鼓角樓取連樊水充漏刻時最為準確。清代臨川文人李來泰有詩云:“要說連樊宮漏水,隔廉長聽午時鐘”。過西北數百步又合臨水,臨水在未與汝水匯合前,沿途已在崇仁縣境合寶塘水、西源水、西寧水、羅山水等支流,至白鷺流注入臨川縣境,東至龔家渡與宜黃水匯合,汝水和臨水匯合后稱為撫河,經東北金,玉石台過虎頭洲至蕭家渡,有千金坡支流在此匯入主流,以下至柴埠口附近有東鄉水及青山峰溪等支流匯合,到李家渡為總出口。撫河至王家洲附近的箭港分成兩支,東支為主流,經溫圳北過謝家埠,古時乘舟赴省多在此登岸,後過茬港於三陽,北過八字腦注入波陽湖,西支為支流,經潭崗,萬舍等地在南昌市撫河區注入贛江,整個幹流長379.5公里,流域面積17.000平方公里,流域呈葉形,撫州就象葉上的主胍,其他支流就象附在主脈上的支脈。一九五八年贛撫平原工程興建,下游改道由上坊青嵐湖入波陽湖,改道后幹流全長309.5公里。
撫州以南城以上河段為上游。上游多淺灘峽谷,河道狹窄,常有小盆地穿插期間,曾鞏曾付賦詩讚美兩岸風光:“黃柑巧綴星垂檻,香稻勻翻雪滿甌。”盱江以下進入丘陵地帶,河床漸寬,多丘陵台地,盱水進入梁安峽(即石峽),峭壁蒼蒼,峽門高掛,“舟入似無罅,濤生欲噴雪”,又一番遠知千壑之勢的壯觀奇景。汝水出撫州城郊北便是下游,這時江流開闊,波光粼粼,夾岸村落棋布,田園阡陌,正是:“碧浪粼粼見淺沙,丹楓林里二三家,舟橫渡口漁翁醉,夢覺滿江蘆荻光”(謝逸詩),好一派水鄉秀麗景色。
撫河江面上成梁跨水,作揖通舟,穿過較為著名的大橋有順化、南豐、太平、萬年、文昌、梁家渡等大橋。古時從石門至溫家圳共約230公里,沿途設義渡37個,平均七里一津渡,南城等是重要漕運港口,在那陸上未有動力機車作交通工具的封建社會裡,帆船是當時主要交通運載工具,撫河終日船帆如梭,實為贛東地區交通的動脈。
撫河流域是江西的風水寶地,它的資源十分豐富,幹流和支流蘊藏發電量約有31萬千瓦,各主流的崇山峻岭中,木林參天,並埋藏有鎢、鈾、銅、煤等珍貴礦藏,寬廣的贛撫平原,土地肥沃,是我省得天獨厚的糧倉,盛產大米、棉花、油料、雜糧及柑橘、甘蔗等經濟作物。
解放后,黨和政府對撫河進行改造,開發和利用,在上游,興建了蓄水量達4億多立方米的大型洪門水庫,各支流還建有中型水庫19座,小型水庫更是星羅棋布,遍地開花,這些水庫不僅有效地減輕了洪水對中下游兩岸的威脅,而且可用以灌溉農田和發電,提供水產場所。撫河下遊興建的贛撫平原工程可使200多萬畝農田受益,解放初期,撫河是贛東水上交通的大動脈,全市絕大部分縣都設有船運站,為過往船隻提供服務。由於撫河下遊人工渠的開發,水上運輸量猛增,各種運輸輪船穿梭於撫河。
據道光三年(1823)《臨川縣誌》記載:汝水自盱來,達於瑤湖,斜直孔家渡,地平土疏。唐時,初決一口,其後支港橫溢,正道湮淤。上元間,守臣嘗建華陂,以遏支而行正。大曆中,刺史顏真卿繼築之,名土塍陂。貞元中,刺史戴叔倫繼位,名冷泉陂,又立均水法,築堤數十,……咸通九年八月,刺史渤海李公鑿冷泉故基,自文昌橋直抵南洲鋪上口,凡九百七十餘丈,盡出其沙與積壤,縈東盤委,望之若帶。又於其上橫截汝水,置千金陂,南北百二十五丈,於十年夏告成,……自此水復故道。(卷六《水利志》)
這是歷代臨川地區方誌文獻中,最早一次有關撫河決堤的災害記錄,這次決堤發生於唐代中期,對當時臨川地區的影響巨大。撫河右岸決堤,偏離故道,另闢蹊徑,原本撫河應是繞城向北與臨水匯合,再向西北注入贛江,但決堤后的撫河不再繞城,而是直接向北經孔家渡(驛)匯入撫河下遊河道。隨後百餘年間,雖歷經數任刺史修築,但都未能根治,水患不斷。直至唐咸通九年(868年),刺史李渤重新組織人力物力修築,歷時近一年時間,“高其壖土與江口平”又“盡出其沙與積壤”加高河岸附近的地勢,再“橫截汝水,置千金陂”,最終方使撫河重歸故道,造福一方。
在這次治河復道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無疑是千金陂,“當咸通以前,千金堤未立,汝水不得至郡城下。”正是千金陂的修築,才使得撫河改道回歸,繞郡城北與臨水匯合。這條用石塊砌成的長壩,像一條巨龍卧在水中,用“龍身”擋水以抬高水位,減緩流速,將水引入灌區。千金陂的修建,不僅實現撫河重歸故道,在汛期,也可起到分洪泄水的功能,且為灌區農業生產提供便利,堪稱撫州的“都江堰”。難怪後人有詩讚曰:“黃塘灘口水如梭,盡道新開復古河。東岸結茆與酒店,西津簇火起漁歌。”
自唐代以後,撫河中游的治河防災水利工程,大都圍繞千金陂實施,而歷代政府對千金陂的維護情況,與撫河臨川段的水害,息息相關。
千金陂遺址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010年6月22日凌晨消息,據江西省防辦報告,6月21日江西全省26條河流超警,撫河、信江等河流發生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6月21日18時30分左右,江西撫河幹流右岸唱凱堤(防洪標準20年一遇,保護耕地12.29萬畝,人口14.43萬人)發生決口,暫無人員傷亡報告。國家防總在已向江西省調運衝鋒舟130艘、橡皮舟290隻、救生衣5000件等防汛搶險物資的基礎上,再次緊急向江西調運衝鋒舟118艘、橡皮舟680隻、複合型防汛搶險舟3艘、專用機油267箱、攜帶型查險燈1580隻。並在已派往江西3個工作組和專家組的基礎上,再次加派專家組。武警江西總隊緊急出動710名兵力、43台車輛、21艘衝鋒舟,武警水電部隊出動170名兵力、14台車輛馳往唱凱堤搶險。
防洪工程
撫河下游自古以來修建許多圩堤,兩岸的干堤主要有撫西大堤、東岸的唱凱聯圩、撫東大堤、南昌縣長樂聯圩等。
撫西大堤,座落在撫河下游西岸,南起臨川區焦石街,經王家洲至南昌縣饒坊山腳,全長22.94公里,與贛東大堤共同保障贛撫平原地區的安全。
臨川區唱凱聯圩,位於臨川區境,撫河幹流東岸。堤線南起湖南鄉下馬山,沿撫河幹流至千金陂中洲分汊,經雲山橋、周博巷、三叉港至華溪鄉沙湖詹家村止,全長82公里。其中沿撫河堤段長47.5公里。保護面積82.7平方公里,唱凱、華溪等6個鄉拼地12.03萬畝,人口13.32萬人。
進賢縣撫東堤,位於撫河下游東.岸進賢縣境,南起柴埠口,北至梁家渡塹嶺山,全長40.13公里,保護進賢一縣李家渡、文港、前途、泉嶺、張公、長山、羅溪、溫家圳等鄉鎮12.4萬人、15萬畝拼地和浙贛鐵路、南撫公路。
南昌縣長樂聯圩,1958年興建贛撫平原工程時,由舊長樂、北防洪堤聯合而成,定名為長樂聯圩。其後又不斷聯並撫河左岸南河等35座小圩,形成長樂大聯圩。聯圩位於南昌縣東部,東濱鄱陽湖,西、北至撫河故道右岸,南至撫河新洪道左岸,圩區面積274.71平方公里,保護農田26.7萬畝,人口20.45萬人,贛撫平原工程二乾渠、四乾渠尾部及其支、斗、農渠貫穿圩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灌溉網路。
分洪工程
箭江口分洪閘位於撫西大堤中段南昌縣黃馬鄉新畲村,由省水電廳勘測設計院設計,贛撫平原工程指揮部施工。1962年11月動工,1963年初建成5孔。同年10月國務院以國計字669號文件批複.箭江口分洪流量控制不超1200立方米每秒。按照以上批複,將箭江口分洪閘原設計12孔改為8孔。1964年4月建閘工程全面竣工,共完成土方56.6萬立方米,石方2.17萬立方米,混凝土2.15萬立方米,國家投資600萬元。
箭江分洪滯洪區撫河箭江分洪洪水,於崗前會合清豐山溪水流歸撫河故道,經八字腦入都陽湖。分洪區內撫支左右岸堤線長共50.34公里,均按照抗禦20年一遇洪水標準加高加固,如豐城的段潭圍、南昌的三江聯圩、棠墅港圍等。並規定箭江分洪時,清豐山溪洪水下泄量控制在1500立方米每秒,多餘部分在豐城鴉豐、白土、石灘等聯圩內滯洪,滯洪區面積80平方公里。分洪區滯洪區圩堤雖經多年培修加固,但多數圩堤未達設計標準,箭江口分洪流量控制在600立方米每秒,分洪區還會造成一些災害。據調查1982年6月17日分洪,分洪區圩堤決口17處,淹田12萬畝。
河道整治
撫河尾閭分出許多支汊。主要支流東岸有湯家港,西岸有王家洲支汊和箭江。西岸支汊進入贛撫平原腹地又分出11條河汊,遷回曲折,盤旋於平原,與清豐山溪水交會.水流紊亂,行水不暢,常泛濫成災。民國24年,於東岸柴埠口堵湯家港支流。26年堵西岸王家洲支汊。1958年興建贛撫平原水利工程.封堵主要支汊箭江口,並建箭江口分洪閘。還堵支併流許多小河汊,在撫河幹流茌港進行人工改道,使贛撫平原內洪漬水流歸撫河故道,解決了平原的洪澇災害。
古代陂堰
崇仁寶水渠,渠首位於崇仁縣城西南4公里相水下游的萬金陂村前,相傳始建於隋代。渠自巴陵門外引西寧水,繞城大小南門,會石庄、冷坑諸山溪,灌溉兩岸良田。宋代捐募萬金重修,改稱萬金陂。明代溝渠淤塞,灌溉效益大減。1963年縣人民政府改建,控制集水面積598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6萬畝,實灌農田4.5畝。
宜黃梓博陂,.據省公安廳民國檔案記載:“宜黃河下游梓陂、博破,名雖有二,實為一陂,西岸距航埠5里許有博陂,東岸距秋溪10里許有梓陂,二陂相距約7里,以水圳而分別稱博陂、梓陂。唐武德年間(618~626)撫州刺史周法猛用紅石砌築滾水壩一道,東岸開渠40里,西岸開渠30里,兩岸引水灌田5萬餘畝。”明宣德七年(1432),崇仁縣丞潘原清整修梓陂。隨毀。民國35年,宜黃人水利專家黃育賢及江西省水利局先後察勘梓博陂,見河底尚有塊石,兩岸仍有水渠,江西省參議會曾通過決議重修,但未實施。1956年,省人民政府水利局興建宜惠渠,灌溉原梓博陂灌區農田6萬餘畝。
臨川千金陂,《江西通志》及有關文獻:撫河幹流原在臨川瑤湖渡向西流與臨水會合,唐代中期決口,正道淤淺。上元年間(760~761),郡守興建華陂以塞支行正,后陂毀。大曆三至六年(768~771),撫州刺史顏真卿繼築土塍陂,又廢。貞元年間(785~804)刺史戴敘倫又築冷泉陂。咸通九年(868),刺史李渤擴挖冷泉故道970丈,望之如帶,故名帶湖,作輸水渠道;再橫截撫河幹流築滾水壩,名千金陂,南北長125丈,打木樁疊薪柴實以巨石,十年(869)夏完工,引水入渠,灌注新舊農田共百餘頃,開荒無數頃。宋、明、清各代多次重修,湯顯祖為此作《千金堤賦》。千金陂最後一次重修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國時期千金陂僅留部分殘跡。建國后1957年,省水利廳興建金臨渠,灌溉農田17萬多畝,千金陂原灌區為其中段的一部分。
引水灌溉
宜惠渠,位於撫河支流宜黃水,渠首在臨川區秋溪鄉洪坊村五聖岩下的古代梓陂遺址處,集水面積1611平方公里,宜黃水由宜水和黃水兩支合成。宜建1952年,省人民政府水利局派員勘測並設計宜黃水下游引水灌溉工程,1953年月,中南水利部批准貸款50萬元,因當地對工程有疑慮而推遲施工。后經三次修改計劃,1955年7月確定改為無壩平渠引水,9月撫州專署成立宜惠渠施工指揮部,副專員宋玉崗任主任,地委農工部副部長譚風歧任副主任,組織崇仁、臨川兩縣35個鄉、42個村7800餘人進行施工。1956年月竣工受益。進水閘建於秋溪鄉洪坊村,單孔寬2.3米,設計引用流量6.1立方米每秒。乾渠長19.2公里,大部分沿古梓陂渠遺跡開挖。支渠12條共長53.4公里。1970年冬,增建連城節制閘,共7孔,啟閉機啟閉。據省水利廳統計,全部工程共完成國家投資約100萬元。整個灌區包括宜黃水下游東西兩岸的臨川區秋溪、連城、河東、河西及撫州市城西5個鄉,共灌溉面積6.4萬畝,流灌面積佔90%。
金臨渠金臨渠灌溉金溪、臨川兩縣及撫州市農田,始稱臨川渠,195748月動工,1958年3月竣工舉行放水典禮時,省長邵式平親自為進水閘剪綵命名為余臨渠。設計灌田17.14萬畝,實灌面積略有超過,是省境內最大的無壩引水工程,也是全省單位工程造價低、建設速度快、效益好的一座中型引水工程。金臨渠位於撫河中游東岸,灌區南起金溪滸灣鎮,北至臨川城前圩,長50公里;西瀕撫河圩堤,東接丘陵,寬1~10公里;古代千金陂灌區,為金臨渠灌區中段的一部分。渠首設於疏山附近,採用一首制。主要項目有:無壩引水渠首一座,包括進水喇叭口、導水牆、河床鋪石等河道整治工程,以及進水閘、引水渠等。渠系主要建築物有:滸灣節泄閘,下馬山溢水堰,下馬山節制閘,臨川渡槽,瑤溪跌水,三汊港節泄閘,千金陂倒虹管等。渠系分佈及斷面流量,按行水、配水、供水的受益面積採取干、分、支、斗、農渠五級渠道。乾渠一條長35公里,分渠3條,支渠10條,斗渠45條,農渠114條,共長327.5公里。
贛撫平原是江西最大的灌區,是一座灌溉、排澇、防洪。結合航運、發電、供水等綜合開發的水利工程,在江南也是最早最大的平原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20萬畝。總乾渠自撫河西岸引水,設計最大進水流量123立方米每秒。全長70公里,其中王家洲閘至崗前20.5公里,為利用撫支故道,其餘均為人工開挖渠道。渠繫上建王家洲節制閘、崗前溢水壩及渡槽、天王渡節制閘、蓮塘渡槽等建築物,先後跨過清豐山溪排洪道及蓮塘排漬道,直接灌農田19.7萬畝。下分6條幹渠。在焦石以上1.5公里撫河東岸柴埠口建進水閘及東乾渠,東乾渠循撫河支汊故道經周坊、過文港,開挖渠道至溫圳,流經李家渡、文港、溫圳、大塘、架橋等鄉,渠長30.2公里,灌溉農田10.5萬畝。電乾渠自周坊分水至羅溪,渠長18.5公里,其中周坊至張王廟10.2公里為灌溉、排漬、發電共用渠道,設計流量5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可至75立方米每秒。灌溉前途、張公、羅溪、雲橋、民和等鄉及紅壤站農田5.3萬畝。
蓄水工程
截止1990年代,流域內大、中型水庫有兩座:
洪門水庫,是撫河流域的大型水庫,總庫容12.14億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3.74億立方米,死庫容1.68億立方米。其主要任務是補充撫河中下游贛撫平原灌區和城鄉工業用水和發電,總裝機3.75萬千瓦。壩址在黎灘河下游南城縣洪門鎮以上2公里處,控制集水面積237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5.2億立方米,分別占撫河幹流李家渡站以上集水面積的15°0,和徑流量的190。大壩為粘土心牆土石壩,最大壩高38.7米,壩頂高程107.5米。50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為689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103.72米;可能最大洪水校核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107.26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00米。1958年7月至1962年4月始建,1962年4月,由於國民經濟調整停工緩建。1964年5月至1978年4月復工續建。1983年9月補強加固全部完成。
東鄉幸福水庫,位於東鄉縣城以北約5公里,控制集水面積40.6平方公里,總庫容4820萬立方米。原設計灌溉農田8.6萬畝,隨著東鄉縣城工業和人口發展,逐步改為城市工業和居民生活用水為主。自1957年9月動工,至1958年4月竣工。
水電工程
流域內水電站分佈較多,截止1990年代,中型電站有一座。
洪門水電站,位於東部撫河支流黎灘水下遊河段的峽谷區、南城縣洪門鎮上游2公里處,是洪門大型水庫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份之一。水電站廠房為地面式廠房,裝機5台共3.7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23億千瓦時。發電主廠房長62.6米,寬12.9米,高12.8米,設有5台水輪發電機組,每台機組容量75.00千瓦,裝機容量共37500千瓦,機組最大水頭27.5米,設計水頭26米,單機最大引用流量37立方米每秒。於1958年7月開工,1969年7月第一台機組發電,至1970年6月,先後共有四台機組投產,1978年4月第五台機組投產。電站的發電尾水,補充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的工農業用水。
為保證農田水利建設順利進行,撫州舉全市之力,圍繞唱凱堤、中州堤的除險加固、城西排澇站的建設、除險水庫加固、灌區工程建設、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水利基礎管理工作等幾個方面全面開展堤防、水庫、灌渠、泵站及陂壩的除險加固和更新改造。
撫州市在整合包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中央和省更多的資金投入的同時,採取“向上爭一點、財政籌一點、重點城建項目擠一點、銀行貸一點、市場融一點、民間集一點、建設單位墊一點”的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先行啟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市、縣兩級還壓縮了一批城市建設項目,新增了一批水利建設項目,其中市本級就壓縮了城建項目16個,擠出資金5億多元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為了儘快爭分奪秒把因災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把因災損毀的水利設施搶修回來,撫州市在全省率先下發了《全市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意見》,確保實現今冬明春“投資20億元、投工1800萬個、修復水毀坍塌渠道2000公里、新建大中型灌渠及配套工程200公里、完成渠道清淤6000公里、新開工和續建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00座、完成機電泵站更新改造500座”的目標。
撫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是養育贛撫大地人民的“母親河”。緊緊圍繞“保護母親河——撫河”這個主題,突出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重點開展活動,每年突出一個主題,每年瞄準一個中心目的,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視察調研為基礎,以檢查採訪為抓手,以整改落實為保障,以群眾滿意為目的,一年接著一年做,一次接著一次干,積極推進撫河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空氣、飲用水源、撫河地表水等指標都達到國家標準,市城區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在二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在三類以上,達標率100%,跨市區界面水質符合國家三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