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勒車
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中國北方草原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勒勒車,又稱"哈爾沁車""轆轆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通常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製作,雙輪輪高4米多。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地帶運行,載重數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馬拉、駱駝拉都行。牧民們拉水、拉牛糞、到場搬家、運送燃料及婚喪嫁娶,運輸生活日用品、趕那達慕大會等等多離不開它。首尾串聯,一人可駕馭三、五輛,甚至十餘輛,故有"草原列車"之稱。解放后逐漸改用軸承膠皮鐵輪。過去,勒勒車是牧民必備的家當,現已被拖拉機、汽車所代替。
勒勒車為蒙古式牛車,為草原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由於游牧民族遷徙不定,車子成為其交通必需。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早就有造車用車之習俗。鑿刻在烏拉特中旗幾公海勒斯太山崖上有多幅車子的岩畫。據有關學者考證:“其式樣與北魏車型很相似,為雙轅雙輪,車廂上有氈帳,可以乘坐或居住。”
勒勒車有記載的起源可上溯到《漢書》所記載的"轅輻"。南北朝時期,鮮卑、柔然、鐵勒(又叫敕勒)等族,造車技術已經相當高超。北朝時的鐵勒人就以造車聞名,他們造的車"車輪高大,輻數至多"(《漢書》),很適應草原環境,正因為如此,被史書上稱為"高車人"。遼代,蒙古族造車技術已經很發達,並且廣泛用於游牧生活中。
歷史上,我國北方游牧民族較多,大都擅長騎馬征戰,軍民合為一體。由於勒勒車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因而時常作為戰車在戰爭中效力。在平時生產生活中,勒勒車主要用於拉水、運送燃料,倒場遷居時,裝載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和用品。
草原之舟:從秦漢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兩千餘年中,勒勒車一直是草原牧人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有"草原之舟"之稱,在蒙古族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勒勒車是牧民流動的家、勒勒牧人趕車吆喝牲口的聲音。勒勒車一般車身長4米以上,車上可帶篷。帶上篷,戰時還常用作馱運軍隊輜重的戰車。
勒勒車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為原料,這些樹多生長在牧區的山嶽地帶。它的構造分為車上腳和車下腳兩部分。車下腳是由車輪、車軸、車頭組成的。蒙古車的車輪子一般是用六個木輞組成的,輞為弧形,銜接為一個輪子,車輪的高度為一米五,每台車共兩個車輪。車軸心長達四十五厘米,外端直徑約為二十九厘米,內端直徑約為三十二厘米。軸條一般用榆木和柞木製作,每根長達六十五厘米左右。車軸心與車輞之間,放射狀排列36根車輻,支撐車輪。車軸兩端有車頭,這些部件,構成車下腳。車上腳是由車轅、車撐、車槽組成。車轅長達四米多,期後半部分配以八至十條橫撐,轅穿過約一米五的車槽。在兩轅頂端系以編好的繩狀柳條,套於牛脖子懸的橫木上。轅條短、軲轆的,不易傾倒,駕馭起來精幹得手,很適應本地山嶺溝壑地形。
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龐大的勒勒車隊都是由十幾輛甚至幾十輛車組成的,最前面的叫“忙豁侖”,為了不使車隊走散,每頭牛的犄角都用繩子相聯,最後一輛車拴有大鈴鐺,釘鐺釘鐺地響,以便使最前面的車能夠聽到。有趣的是,駕馭這隻好當隊伍的竟然只是一人,有時是幾十輛車子行至百里。為了躲避烈日的照曬,牛車的行動多半是在太陽已經傍西或日暮之前開始,行至子夜前,第二天在日出之前始,到午前停止。一般說,行程長的車隊行至七天,牲畜要有一天休息。
勒勒車的種類很多,近代用車主要有以下幾種:
大車因構造大小而分為頭大車、二大車兩種,主要用於搬運農產品和貨物。車身結實,載重量250-500公斤。拉車的牛馬視載重量多少與行程遠近而定,頭大車為4-10頭,二大車為4-7頭。大車一日可行15-20公里。
馬拉轎車有轎狀裝飾,專供乘客使用。車廂上安裝車篷,車篷用木頭、蘆席或氈子製成,也有用木頭和樺樹皮製作的,用來遮蔽日光和風雨。拉車牲畜一般使用騾子,主要是官吏或富者乘用。馬拉轎車車體輕便,速度較快,日行20-30公里。
牛車又分若干種。有用於載物、裝水的無棚車,其載重量為100-250公斤。有用於儲糧並載人的庫房車。這種車在車體上置有帶門的木櫃,木櫃多為長方形,在上面加蓋或蒙以帆布。有供牧民特別是婦女出門時乘坐的牛拉篷車,也就是電影及文學作品中常提到的草原上有名的大篷車。這種車樣式與轎車相同,車篷用氈子圍起來,前面還有擋風雪的氈簾。篷車車篷裝飾各種圖案,有的還加了花邊,頗具民族特色。
勒勒車是牧民流動的家,一般車身長4米以上,車上可帶篷。帶上篷,車廂開若船艙,"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常常是一家人住在裡面。它的特點是車身小,雙輪大。勒勒車車輪高大是因為牧區冬天雪深過膝,夏季草深,沼澤地多,輕便靈活、車輪大的勒勒車,無論是牧草繁茂的草場,積雪深厚的雪野,還是泥濘的沼澤或者崎嶇的坡道,都能夠順利通行,因此被牧人譽為"草上飛"。這種車除了搬運氈房、物資、生活用水外,戰時還常用作馱運軍隊輜重的戰車。勒勒車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為原料,車軸、車輪、車瓦、輻條、輪心、車轅、車架,都用樺木做成,也有用松木、柳木、榆木、柞木、樟木等。樺木質地堅硬,耐磕碰,車體又輕,著水受潮不易變形,適宜在草原、沙灘上通行。勒勒車整個不用鐵件,結構簡單,便於製造和修理。
勒勒車的構造分為車上腳和車下腳兩部分。勒勒車一部分是車輪,一部分是車轅。車轅5米長左右。車觳中間橫穿一個孔,用來插車軸。9輞18幅的車觳中間一般要打18個卯,用以插18根車輻條的榫頭部分(8輞16幅的車觳要打16個卯,用以插16根車輻條的榫頭部分)。
為了結實,車輞外一般扣一個鐵瓦,車觳的軸孔里也放個鐵箍,車軸上則套一個鐵圈。穿上車軸后,車軸外面還插一根別棍稱為車轄。
車轅從前向後橫打8個卯,用以穿插8根橫秤;豎打4個卯,用以栽4根立柱,以便固定車廂。這樣,人坐上去之後碰不到車輪。
在兩轅頂端系以皮繩,套於牛脖子上搭的牛鞅子(軛)上。這樣,勒勒車就可以在交通不發達的沼澤、草地、荒灘上自如地前進。各地的勒勒車體態構造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適合本地特性的改造。如巴林的勒勒車,轅條短、軲轆大,不易傾倒,駕馭起來精幹得手,很適應本地的山嶺溝壑地形。
造車時,將樺木或柞木烘烤軟和,並使之彎曲成弧狀,兩三段彎曲的木弧連結在一起,便成車輪。它的構造分為車上部和車下部兩部分,車上部是由兩根車轅、8-10條車撐、車槽組成,車下部是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輻多在15-20根之間,車輪直徑最長的有1.5米左右,相當於牛身的高度。在兩轅的頂端繫上編擰而成的繩狀柳條,套於牛脖子上的橫木上,以供拉行。
勒勒車體上有用柳木條彎曲成半圓形的車棚。棚周圍包以羊毛氈,形成篷帳,用以遮陽光、擋雨、防雪、禦寒。
平時是庫房
勒勒車是和蒙古包、游牧生活同在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也是“家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蒙古族來說,勒勒車就是家車(有車就有家,有家就有車),蒙古人逐水草而居,頻繁搬遷,家車一走家便連根拔了。游牧人罈罈罐罐不多,有些東西平時裝在衣箱里,衣箱放在車上,從來都不卸下來,這就是平時的庫房。
戰時是戰車
勒勒車車身小,雙輪大,完全用樺木、松木、柳木、榆木製成,便於製造和修理,而且易於在草原上行走,除了搬運氈房、物資、生活用水外,戰時還常用作馱運軍隊輜重的戰車。
吆喝牲口而得名
“勒勒”是牧人趕車吆喝牲口的聲音,“勒勒車”因此而得名。勒勒車又叫大軲轆車。因常以牛拉動,故也叫蒙古式牛車。這種車輪體高大,車身輕便,對於草地、雪地、沼澤地等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即使損壞也容易修理。正是由於勒勒車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修理的便捷性,所以才能一直沿用下來。從古代到近代,勒勒車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龐大的勒勒車隊是由十幾輛甚至幾十輛車組成的,駕車的往往只是婦女或兒童。為了不使車隊走散,每頭牛的犄角都用繩子相連;最後一輛車拴有大鈴鐺,叮噹叮噹地響,以便使前面的人能夠聽到。
一車多用
勒勒車是一個通稱,實際使用時,根據勒勒車不同用途還有許多具體名稱,比如:裝衣服和裝食物的車共同稱為箱子車,裝佛像、佛燈、佛龕、香燭、經卷及貴重物品的車稱為佛爺車,專門拉水的車稱為水車(車上的大扁圓桶能盛十幾擔水),柴薪車專門放牛糞和引火柴。
蒙古人在搬遷時,遇上水草豐美的地方,順便也撿些柴火,遇不上或者颳風下雨就用車上的柴火。柴薪車上周圍四快板子是活的,朝上往下捆成沒蓋的箱子。帶車棚的勒勒車稱為篷車,它可單獨使用。篷車裝飾的豪華一些,過去貴族用的勒勒車稱為轎車。
遷徙途中,人們可在篷車裡面睡覺。
勒勒車隊的最後三輛車是專門用來拉蒙古包的。有的人家東西很多,就有閑物車。另外,還有空車,上面啥也不放,以備不時之需。
勒勒車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勒勒車製作技藝並不複雜,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其傳承衝擊很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勒勒車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車、小汽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除少數偏僻地區還有牧民使用外,草原上已難以見到勒勒車。掌握勒勒車製作技藝的藝人多數已上了年紀,且後繼乏人,這項傳統技藝亟待搶救和保護。東烏旗地處四大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草原腹地,仍存有一定數量的勒勒車,種類也比較齊全,具備保護勒勒車製作技藝的條件。
作為蒙古文明的一個代表,勒勒車在蒙古族的發展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使來到興安地區的遊客能夠一睹這一古老文明產物的風采,東烏珠穆沁旗等地的幾個旅遊景點都開展了乘坐勒勒車活動,使身在現代的遊客能夠親身感受乘坐勒勒車在草原上遊盪的遠古感覺。
勒勒車是牧人企盼牲畜繁殖的福音、它裝載著牧民們的幸福和吉祥。在那達慕大會或廟會上交易時,勒勒車的吱吱聲帶來的是牧人的喜悅;在婚喪喜宴時,親朋好友坐著裝飾得五彩繽紛的勒勒車來祝賀,歡聲笑語灑滿整個草原。游牧一曲悠遠的牧歌,長長的勒勒車隊昭示著蒙古人的企盼和幸福。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