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須

相須

相須,中醫里關於中藥配伍的一種稱謂,叫七情: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相須是其中的一情。

簡介


● 英文名稱:Mutual Reinforcemen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神農本草經》)

名詞解釋


● 性味相類似的中藥配合應用,以增強療效的配伍關係。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相須是藥物之間配伍關係的一種,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能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提高其原有的療效。相須與單行、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合稱“七情”,是中藥運用的七種情況。

古籍記載

● 歷代醫書皆主張有相須關係的藥物配伍使用,認為這種配伍可以增強藥效。
● 相須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當用相須、相使者良。”
● 《本草經集注》也指出:“其相須、相使,不必同類,猶如和羹,調食魚肉,蔥、豉各有所宜,共相宣發也。”
● 《本草蒙筌》描述為“有相須者,二葯相宜,可兼用之也”。
● 《本草綱目》強調“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蔘、甘草,黃柏、知母之類。”

臨床配伍

● 相須配伍的藥物必須是性能、功效、應用相同或相似的藥物,配伍后的藥物相互增強其原本的療效。這類相須配伍應用,可明顯提高藥物的臨床療效。
● 如解表葯,麻黃配桂枝,能增強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
● 瀉下藥,大黃與芒硝相須使用,能明顯提升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
● 清熱瀉火藥,石膏與知母相須使用,能有效地增強瀉火除煩的作用。
● 清熱解毒藥,金銀花配連翹,能增強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
● 發散風寒葯羌活,配伍祛風濕葯獨活,可增強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效果。
● 溫里葯,附子配乾薑,可以使溫陽守中,回陽救逆的功效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幀祥,唐德才。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4] 凌一揆。中藥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