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學院

省市共建高校

呂梁學院(LvliangUniversity),坐落于山西省呂梁市,學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省市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試點院校。

學校創辦於1978年,原稱山西師範學院呂梁專科班;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呂梁師範專科學校;1990年教育部批准呂梁師範專科學校與籌建中的呂梁理工專科學校合併建立呂梁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高校。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佔地面積111.0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6.53萬平方米;設有15個教學系(部),開辦44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9451人,專任教師888人;館藏紙質圖書123.58萬冊、電子圖書247萬冊。

歷史沿革


呂梁學院揭牌
呂梁學院揭牌
1978年,山西師範學院呂梁師專班在汾陽師範創辦。
1979年,學校遷至離石,由地區教師進修學校代管,開設漢語言文學,數學兩個專業,在校生101人。
1980年,該校在東川河亂石灘上,以春苗包款方式圈住81畝地開闢新校址,制定建校方案。
1981年秋,新校址上第一批學生入學住進。
1984年6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呂梁師範專科學校建校。
1984年,該校頒布校訓“高瞻遠矚,博覽多思”,校歌《我們是創新的一代》,確立了辦學指導思想,培養人才規格和改革的內容、目標、方法、步驟、措施。
1989年6月23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呂梁理工專科學校(籌)和呂梁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改辦為呂梁地區高等專科學校,設理工部和師專部,由省教委主管。
圖書館
圖書館
2000年,該校擴大招生規模。
2003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強校升本”奮鬥目標,決定以呂梁高等專科學校為依託籌建呂梁學院。
2008年,該校通過山西省教育廳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
2009年,學校實現部分搬遷,學校通過教育部專家升本評估驗收。
2010年,該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呂梁學院。
2016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列為嚮應用型轉變試點候補高校。
2017年,學校成為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院校、省市共建高校。
2019年,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9年9月,學校設有15個教學系(部),開辦本科專業44個,涵蓋了文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化學化工系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冶金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
礦業工程系採礦工程、採礦工程(煤層氣方向)、測繪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安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建築系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工程管理、建築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物理系物理學、物理學(光電器件及其應用方向)、物理學(綠色能源技術方向)、電子信息工程
生命科學系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園林
教育系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
體育系體育教育
數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經濟管理系會計學、財務管理、物業管理
外語系英語
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新聞學
歷史文化系歷史學、文化產業管理
藝術系音樂學、美術學、繪畫
思政系思想政治教育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124人,專任教師852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6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68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與“萬人計劃”入選者1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三晉英才”6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1331工程”立德樹人“好老師”課程建設計劃支持人選1人、省級師德標兵1人、省級師德楷模2人、省級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1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高校專家26人為兼職、客座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劉俊
“萬人計劃”入選者
熊繼軍
“三晉英才”
翟言強李強華劉方楊衛民
李立忠熊繼軍
省級教學名師
王三虎、高巧琴
省級師德楷模
劉繼華郭艷花
省級師德標兵
翟翠玲
省級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翟翠玲
省級教學名師(4人)
劉方楊衛民翟言強李強華

學科體系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有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共享課程(培育)2門、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實驗室(中心)3個,承擔省級教改項目22項。
省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
省級優勢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科學、採礦工程(煤層氣)、材料化學
省級精品共享課程:幼兒園遊戲指導等
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煤礦機械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人才培養

2018-2019學年,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等省級及以上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242項,其中國家級63項,省部級179項;在省級以上文藝、體育競賽中獲獎35項。學生髮表學術論文12篇,發表作品9篇(冊),獲准專利3項。
截至2019年1月,學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
呂梁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獲獎時間成果名稱獲獎等第
2018年4月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研究與實踐山西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1331工程”重點研究中心1個、省“1331工程”重點創新團隊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特色植物資源化學省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1331工程”重點研究中心: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研究中心
省“1331工程”重點創新團隊:煤礦機械裝備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技術創新團隊
市級重點實驗室:煤礦機械裝備維護與檢測試驗呂梁市重點實驗室、特色植物資源化學省市共建實驗室等

科研成就

呂梁學院
呂梁學院
“十一五”期間,學校共發表論文47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15篇,被SCI、EI等收錄62篇;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主持或參與省級科研項目37項;獲授權專利4項。
截至2019年1月,學校完成省、校級科研項目339項,到位科研經費207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549篇,被SCI、EI等檢索收錄44篇,授權專利97項,登記軟體著作權6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5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3.4萬冊,現刊446種,自購和租用電子圖書245萬冊。此外,學校還擁有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博碩論文全文資料庫、讀秀百鏈等資料庫7個。
學術期刊
《呂梁學院學報》創刊於1999年,雙月刊,是由呂梁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開設有文學理論、美學研究、呂梁文史研究、周易研究、物元分析、工科專欄、方言研究、經濟研究等欄目。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中國期刊網》(CNKI)全文收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超星期刊網期刊。

學術交流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學校與交口縣人民政府、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山西樓東俊安煤氣化有限公司、山西中陽鋼鐵集團等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辦學合作。
合作項目
學校與法國塞市和台灣朝陽科技大學開展了教育合作項目。“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是學校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呂梁學院
呂梁學院
設計來源:以中國紅為底色,寓示呂梁學院是一所地處革命老區紅色土地上的大學。主體圖案為書法變體的古老“呂”字。中間帶有飛白的一筆既是鳳凰造型,寓示該校興辦於鳳山腳下,人才濟濟,龍驤鳳起;又取像於黃河,彰顯學校的地理方位與文化精神。其整體結構富有中華傳統哲學意蘊,亦具篆體石刻風格。

精神文化

校訓
弘毅行知
弘毅:寬宏堅毅。謂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出自《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朱熹註解曰:“弘,寬廣也,毅,強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至其遠。弘而不毅,則無規則而難立,毅而不弘,則隘陋而無以居之。弘大剛毅,然後能勝重任而遠道。”“弘毅”二字集中體現了自孔子以降,中國傑出知識分子共同的優秀品格。
“知”與“行”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知指知識、知覺、認識;行指行為、行動。知與行並提始見於《左傳》和《尚書》。《尚書》中有“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論說。先秦諸子中孔子主張知行結合,學以致用、言行一致。明代王守仁《傳習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認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張行優於知、行高於知。孫中山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而進行”。現代教育家陶行知一以貫之的教育精神便是知行合一。
“弘毅行知”出自於中國傳統文化元典。“弘毅”屬世界觀,強調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行知”屬方法論,強調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弘毅行知”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是做人準則與做事準則的高度契合,體現了對全校師生員工立身處世、治學求知的總體要求。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周富國
黨委副書記、院長殷傑
黨委副書記劉自強
黨委副書記馬向東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梁斌
黨委常委、副院長閆明
黨委常委、副院長薛光武
黨委常委、副院長劉寶琦
黨委常委、副院長譚英傑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社團文化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展了社團文化節、模擬聯合國大會、學生社團“品牌活動”評選、皮影創作活動、拔河比賽等學生活動。

獲得榮譽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先後獲得山西省文明單位、山西省平安校園、山西省黨建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山西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及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