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菇

小黑菇

小黑菇,中藥名。為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紅菇屬真菌小黑菇Russula densifolia (Secr.) gill的子實體。分佈於陝西、河北、江蘇、安徽、福建等地。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溫中止瀉之功效。用於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瀉。

入葯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微咸、澀,性溫。

功效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溫中止瀉。

主治


用於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瀉。

相關配伍


治風濕關節痛:密褶紅菇酒浸3日後,蒸3小時,曬乾研細,蜜丸,開水送服。(《甘肅中草藥資源志》)

用法用量


3-9g;或入丸、散劑。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服用須謹慎,需嚴格遵醫囑。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摘,去掉泥土,曬乾。

形態特性


菌蓋寬4.5-12cm,平滑,中凹。棕灰色、暗灰色,後期炭黑色。蓋緣微內卷。后平展。菌肉白色,受傷后變褐色,後轉黑。菌褶初灰白色,後期變黑,微延生。菌柄近圓柱形,長2-4cm,粗1-2cm,白色,內實。孢子無色透明,壁表粗糙,中央具網紋,(7-9.5)um×(6-9)um。卵圓形。

生長環境


生於林內地上。分佈於陝西、河北、江蘇、安徽、福建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溫中止瀉。適用於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腹瀉。”

附註


此菌是山西太原“舒筋丸”主要原料-蘑菇的種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