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偉

棄考捐髓救人大學生

田強(化名楊力偉徠),男,1990年,出生於湖北省巴東縣,湖北工程學院(原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大二學生。2009年10月18日,他剛進入大學不久,在參加學校組織獻血活動時,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願者。

事件詳情


受助男孩
受助男孩
2011年4月中旬,楊力偉突然收到了中華骨髓庫給他發的一封電子郵件,告知他和一名上海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徵求他的進一步配型意願。在做通了家長的思想工作后,他於5月份在孝感中心血站采血,接受了二次高分辨配型檢測,結果發現雙方10個位點中有9個完全符合。
在最終的體檢順利通過後,楊力偉走到了捐獻骨髓的最後一步。
7月3日,楊力偉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連續考完了5門專業課的期末考試。配型成功后已經是學期末,他正在緊張備考,因病人那邊身體又出現了一些狀況,在病人家屬的要求下,楊力偉考慮后同意到北京捐獻骨髓。最終的手術時間定在了7月8日,但這就使得楊力偉不得不在4日就趕到北京。
當時,學校的期末考試安排已經下達,7月6日和8日總共將進行6門考試。楊力偉無奈之下將情況反映到學校,甚至做好放棄考試的準備。“總歸還是救人要緊。”
了解到楊力偉的情況后,孝感學院及時作出了考試調整。該系同級的85名學生集體為楊力偉開了綠燈,把一門高頻電子線路課考試提前到了3日晚上進行。而本定於8日考試的一門電工學專業考試,則為楊力偉辦理了緩考,等開學之後單獨考試。
抵達醫院之後,楊力偉就接受了一次動員劑注射,以提高造血幹細胞的活性,並將在此後每天注射一次。
空軍總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朱玲介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楊力偉將在8日接受手術,提取造血幹細胞。“一共需要採集55ml的造血幹細胞懸液,然後立刻通過飛機送往上海,給患者換髓。”
注射動員劑可能會讓楊力偉產生感冒癥狀。但楊力偉表示不擔心:“就是低燒、頭痛、乏力什麼的。”朱醫生說,提取造血幹細胞只是一個平常的手術,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的話,術后一兩天楊力偉就能夠出院,一周內身體能夠恢復如常。

所獲榮譽


2011年7月19日上午,湖北孝感學院舉行90后大學生感恩與社會責任座談會。在會上,化名“楊力偉”的棄考捐髓救人大學生田強,將學校送給他的萬元慰問金捐獻給接受他捐髓的12歲少年東東。
作為湖北省孝感市首例骨髓成功捐獻者,田強被共青團孝感市委授予“孝感市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孝感市紅十字會向他頒發了“博愛獎章”。

兌現承諾


“棄考捐髓”大學生真名叫田強
捐髓救人的湖北孝感大學生“楊力偉”真名叫田強。“楊力偉”這個名字,是中華骨髓庫湖北分庫工作人員章晟起的。他解釋,“力”來自田強的QQ簽名“在這小小的身體里,充滿了大大的勇氣”,“偉”寓意這是一件偉大的事,選擇“楊”作為姓,是因為比較常見,讀來也上口。
“徠請報道時,用‘楊力偉’這個名字,不要用我的本名,照片請打馬賽克。”田強多日來一直對記者強調著。他堅持使用楊力偉這個名字,是因為不想讓至親擔心,“這事結束后,我來親口告訴媽媽。”但前日首次捐髓完成後,他的真實姓名被暴露。
病房裡遞交入黨申請書
田強在赴京之前,就已經寫好了入黨申請書,臨走時因為事情太多,沒來得及交上去。昨日完成全部骨髓捐獻后,他一臉鄭重地拿出這份入黨申請書,雙手交到系副主任盧軍的手上。這些天來,盧軍一直在京陪同田強。他告訴記者說,學校了解到田強想入黨的想法,校黨委書記特別囑咐他,可以在北京代收這份申請書。田強的這份入黨申請書字跡工整,開頭的文字樸素而有力量:“我是一名平凡的大學生,但我有著不平凡的人生理想。”
盧軍說,初步計劃是10日晚啟程返回湖北。回到學校后,田強的這份申請書將和其他同學的入黨申請書一起,納入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