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植物

歸化植物

歸化植物 原來不見於本地,而是從外地或外國傳入或侵入的植物,又稱馴化植物、遷居植物、外來植物。歸化植物是與本地的鄉土植物相對應的術語

目錄

正文


原來不見於本地,而是從外地或外國傳入或侵入的植物,又稱馴化植物、遷居植物、外來植物。歸化植物是與本地的鄉土植物相對應的術語。在環境污染的影響下,歸化植物可迅速發展起來,代替原來的植物區系。根據傳入或侵入的途徑,歸化植物可分為三類:
自然歸化植物此類植物來歷不十分清楚,是自然侵移進來並歸化成為野生種。這是最典型的歸化植物。例如,加拿大飛蓬(Erigeron canadensis)、飛機草(Eupatorium aromaticum)、美國鬼針草(Bidens sp.)、狗舌草(senecio vulgaris)、一年蓬(Erigeronannuus)、苦苣菜 (Sonchusaspes) 、小酸模 ( Rumex acetosella)等。
人為歸化植物 可作為牧草、飼料、蔬菜、藥用或觀賞等的植物,從外地引入,經過栽培馴化成為家生狀態的植物。這種歸化植物同自然歸化植物的區別在於來歷較為清楚,而且都是人為栽培的。例如:牧草和飼料中的苜蓿(Medicago sativa)、三葉草(Trifolium pratense)、白三葉草(T.repens)、燕麥(Avena sativa)和甜菜等;蔬菜和藥用植物中的馬鈴薯、番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廣木香 ( Saussurea lappa ) 、穿心蓮(Andrographis paniculata) 和甘藍等;行道樹和觀賞植物中的懸鈴木(法國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櫻花 (Prunus serru-lat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等;熱帶、亞熱帶經濟植物中的三葉橡膠(Hevea brasiliensis)、劍麻(Agave rigide)、咖啡和油棕等。
史前歸化植物 這類植物的來歷全不清楚,但它們總是伴隨著某些人為活動而分佈著,常見於農田和住房周圍。例如,車前(Plantago spp)、薺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酢漿草 (Oxalis corniculata)、扁蓄(Polу gonum aviculare)和碎米莎草(Cуperus iria)等。
各類歸化植物的傳入和侵入途徑雖然多種多樣,但總是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係。有用植物的引種完全是由於人類的經濟和生活需要,也有一些是乘人為活動之便,隨機侵入的。例如在國際交往、交通運輸過程中,碼頭、車站、機場、農林試驗場和種畜場等場所就是外國或外地植物進入本地的途徑。
歸化植物率 歸化植物在某一特定地域或植物群落中所佔的比率。地球上的植物是在一定氣候、土壤、自然地理條件下,經過長期演化而來的。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所以植物種類也有明顯的差異。每個地區都有當地的獨特的植物區系,並且成為該地區自然環境的綜合標誌。
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原屬於不同區域植物區系的成員,有可能通過移居、入侵而獲得新的分佈範圍,經過適應而定居下來,成為新地區植物區系的成員。既然原有的植物區系組成可以作為該地區自然環境特性的標誌,那末外來的歸化植物則是人為活動對環境影響的標誌。例如,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環境污染的影響,原有的某些植物區系組成遭受破壞,甚至消失,為某些歸化植物的侵入提供了條件。因此,近年來在城市生態系統研究中,多以歸化植物率作為表示城市化程度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