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膽

張膽

張膽(1905-1927)原名張舉華,字芸生,福建省順昌縣洋口鎮石溪村人。求學期間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中國國民黨,後來秘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主要經歷


1925年出任國民黨廣西省黨部農民部秘書。1926年6月以國民黨黨務特派員的身份到柳州,負責整理和改組國民黨馬平縣(柳州舊稱)黨部。期間秘密籌建中國共產黨柳州支部。張膽到柳州后立即與柳州第四中學的中共地下黨員取得聯繫,於同年7月組成柳州第一個地下黨組織(中國共產黨柳州支部幹事會),任支部組織委員並負責建立共青團的工作。1926年8、9月間,領導組織以省立第四中學學生為主的柳江中學生聯合會和非基督同盟,開展反對帝國主義宗教侵略的示威活動,驅逐美國傳教士,砸爛封建會道門同善社。是年10月,他又支持和領導四中學生開展反對國民黨右派校長的罷課鬥爭,迫使該校校長去職離校。為了順利開展革命活動,他在東門枕江樓附近租一間房子建立秘密活動點,還創辦“生書販賣合作社”,專門出售和代訂《嚮導》等革命刊物。1927年1月,張膽奉命回南寧工作。不久,蔣介石叛變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年4月12日深夜,張膽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折磨,仍堅貞不屈。同年9月1日在南寧北門刑場英勇就義。時年僅22歲。

進步行為


他還經常深入柳城象州、石龍、穿山等地幫助組織農民協會,組織“革命青年社”,培養了一大批青年骨幹。當時,國民黨柳州縣黨部被一些反動官僚政客把持,他們爭權奪利,不實行三民主義。張膽緊緊依靠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團結國民黨左派力量,積極推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改組國民黨馬平縣黨部,將一些年輕有為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以國民黨黨員的身份派到該縣黨部任職,基本上掌握縣黨部的領導權。接著又幫助馬平縣黨部開辦民團訓練所,黨員訓練班,親自擔任政治教官,為學員講授辯證唯物主義,傳播革命的思想。